這種蔬菜你吃過嗎?

有沒有對這種植物很熟悉?或許熟悉的人也不是很多,因為它主要分佈在我國雲南、福建、浙江、四川、廣東、江蘇、北京等地,原產南美熱帶地區。

這種蔬菜你吃過嗎?

在讀書的時候,同桌送我一種花,說是田七,那時我正喜歡養花。

這種植物在我們那邊確實非常好種,成活率很高,生命力頑強,估計也是外來物種,因為在我們農村那邊也不是很常見,我就用一個大花盆種在我家後面。

在夏天曬得非常厲害的時候,它都不會被曬死,水也澆的不多。後來幾年我們不在家,家裡也沒人,但它還在長,沒有曬死,非常厲害!

後來我們家後面圍了個院子,它就長到院子裡去了,長的到處都是,好幾年,每年都除,也沒把它除乾淨。

有一次偶然我才知道,它叫藤三七,也叫落葵薯、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藥、土三七、藤七、馬德拉藤、洋落葵,部分地區民間亦稱其為“雲南白藥葉子”,但實際上雲南白藥裡的三七並非本植物,而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相差甚遠。

其實它不是田七,我一直都不知道,但一直以來也不敢把它當田七吃,只是養著玩,它的塊莖像田七,我媽叫它野田七。

它是一種多年生蔓生植物,它在我家後面攀援到處都是,牆上、果樹上。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頂端急尖,稍肉質,腋生小塊莖。栽培容易,病蟲害發生少。

這種蔬菜你吃過嗎?

其實這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其營養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Va和Vc。具有滋補壯腰膝、活血及消腫化淤的作用;味微苦,性溫,有活血補血之功能,可用於補腎強腰,散瘀消腫。主治腰膝痺痛,病後體弱,跌打損傷,骨折。能夠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促進骨骼生長。

藤三七的葉片、珠芽均可食用,具有全面的營養成分和特殊的功效成分。尤其是鐵的含量較高,每100克葉片中含鐵2毫克左右。

藤三七較性喜溼潤,耐旱,耐溼,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分佈較淺,多分佈在10釐米以內的土層。藤三七花為白色,較小,長花序,一序多花,花柱較長,花期6~10月。

藤三七原多為野生,作為一種藥用植物或野生蔬菜,在臺灣和廣東等省已有大面積栽培,並已作為蔬菜產品上市。

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莖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於成長植株的葉腋,摘取珠芽或莖基部的珠芽團,如用珠芽團則需剝離成單個珠芽,直接種於本圃,或利用育苗盆育苗,約3周左右,即成苗)。

藤三七是蔓生蔬菜,以採摘嫩梢和葉片食用。以採摘葉片為主的,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採用地爬栽培的方法,藤三七莖節上易生根,爬地栽培有利於植株吸收土壤的養份,莖葉生長迅速,採收也較方便。

藤三七的果實部分、葉子、嫩芽都可以吃。富嗮含量居全國之首,具有抗癌防老等特別功效,尤其適應運動員、風溼、傷殘患者、中老年人食用,可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這種蔬菜你吃過嗎?

藤三七的食用方法:

1、入湯:藤三七的葉片肥厚、枝莖嫩滑,在做各種湯菜時加入洗淨撕碎的葉片即可。如在即將出鍋的紫菜蛋花湯中放入幾片藤三七葉片,即點綴了食品的色彩又能健胃保肝。

2、清炒:將藤三七的葉片、枝莖洗淨控水,油鍋入油燒熱放入剁碎的蒜蓉炒香後將以上食材放入鍋中快炒一兩分鐘即可出鍋。

3、煎蛋:藤三七葉片洗淨剁碎後與打散後的雞蛋一起攪拌均勻,再加入少量的鹽稍攪拌。炒鍋燒熱後倒入少量的油,將以上攪拌好的汁液入鍋煎至兩面金黃即可食用。

4、和肉類同炒:肉片加澱粉、醬油、料酒攪拌均勻後放置十分鐘左右,油熱後入鍋翻炒,待肉快成熟時放入切好的藤三七,加適量的鹽,翻炒幾下即可。

5、藤三七塊根的食用方法:藤三七的根莖和洋姜的根莖很相似,呈塊狀。煲各種湯時可以將其切片加入,有補益肝腎、壯腰膝之功效。

這種蔬菜你吃過嗎?

我養的這種花,長得很好卻一直不敢吃,想不到營養價值還這麼高。以前看著它的葉子像菠菜,想摘它的葉子炒著吃,現在看來,果然是可以的。家裡覺得它沒什麼用,一直在除它,這麼久沒有回家,希望它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