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位址傳輸數據的NIDD

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地址傳輸數據的NIDD

以往網絡視像鏡頭、網絡監察感應器,都需要通過包含IP地址的數據傳輸技術,把資料從感應器傳送到數據中心。而IoT物聯網的發展日盛,為加強數據傳輸保安,日本軟銀Softbank積極研發毋須使用IP地址等通訊協定的NIDD商用流動網絡。這項技術可防止黑客透過IP地址入侵網絡,竊取視像鏡頭圖像等資料,而資料傳輸所耗用的電力亦能大幅下降。此項技術日前最近成功通過商用連接測試,預計在2019年春季於日本投入服務。

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地址傳輸數據的NIDD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發展迅速,保安視像鏡頭、溫度感應器等IoT裝置,單在日本數量就會達到數十億個。日本電訊商Softbank利用IoT專用LTE通訊規格"NB-IoT"發展出NIDD(Non-IP Data Delivery)通訊技術,在今年6月於網絡規格團體3GPP成功進行註冊。而近日他們就在商用環境下成功進行連接測試。

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地址傳輸數據的NIDD

NIDD技術毋須使用現有互聯網通訊協定。支持NIDD的IoT裝置毋須獲得IP地址,只會透過裝置獨有的ID來跟電訊商進行數據傳輸。這種連接方式可避免黑客透過IP網址連接IoT裝置,大幅減低受黑客入侵的風險。

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地址傳輸數據的NIDD

另一方面,NIDD傳送的數據封包,毋須加入記述裝置IP位置、IP版本、傳送目標IP位置的Header資料,令數據封包的數據量可得到削減,從而減少IoT裝置耗用的電力。現時一般IoT裝置在2-3年後就需要換電,一些裝置可用上10年,但使用最新技術後,電池的續航力可進一步加強。

NIDD技術也免去了初期的網絡設定手續。只要開啟裝置電源,就能同電訊商進行連接,可以節省大量網絡設定時間。

黑客都沒轍?日本軟銀Softbank研發出可脫離IP地址傳輸數據的NIDD

目前內置NIDD晶片組Qualcomm MDM 9206的溫度感應器裝置,在商用環境中成功通過測試,感應器所取得的數據,能在無通過IP網絡的情況下傳送到Softbank的服務器。而透過專用API,數據亦可從網絡基站透過傳統互聯網,上傳到微軟、Google、Alibaba、AWS雲端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