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兩招卸掉軟銀和雅虎控制權,第三招永除後患

在浮誇的中國互聯網界中、馬雲是一個異數,他似乎是所有互聯網公司老總的反義詞,李彥宏是搜索領域的世界級磚家,馬化騰是程序員背景,唯獨馬雲是從杭州師範學院跑出來的英語老師,不懂技術的他卻白手創建了一家BAT中技術最好的公司。

馬雲兩招卸掉軟銀和雅虎控制權,第三招永除後患

這家巨無霸公司在高速飛奔的路上,不少財團半路上車,馬雲一度要失去手中的方向盤,他卻從不按套路出牌,總能化險為夷。

有些創始人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中途被“下車”屢見不鮮。

1983年,喬布斯邀請時任百事可樂CEO約翰·斯卡利出任蘋果CEO,最後喬布斯被董事會踢出局;2000年,施正榮回國一手創辦無錫尚德,並將其推上紐交所,13年後被解除CEO和董事長身份;2003年,雅虎股價不斷下滑,雅虎董事會曾數次威逼楊致遠“靠邊站”,飽受投資人的抨擊;2010年,職業經理人陳曉上演一場商業片大戲“國美之爭”,黃光裕夫婦被逼宮險失控制權;2012年,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與風投爭端風波不斷,不但失去了控制權,還身陷囹圄。

馬雲兩招卸掉軟銀和雅虎控制權,第三招永除後患

諸多案例抓取了公司創始人的心病,說“養虎為患”也可,說“野蠻人”敲門也好,說“狼”來了也罷,股權之爭從來就有,這是懸在創始人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以“致命”。極少創始人能“走一遭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後,重新回到董事會,然後堅挺的生存下去。

1999年,蔡崇信搭橋,馬雲傍上了高盛的大腿。林夏如出面洽談,意欲用500w美元俘獲阿里巴巴大頭股權。馬雲向投資人陳情,阿里巴巴凝結了他全部的感情,是他的身家性命,不想將控制權拱手相讓。極力爭取後,雙方達成協議——高盛500w美元換50w股,佔半數股權,對於關鍵決策有一票否決權。

馬雲運氣好不是蓋的!投資委員會砍掉了林夏如170w美元的申請資金,那麼股權只能給到33%,這是馬雲第一次解綁。

2007年雅虎以10億美元和雅虎中國換取阿里巴巴39%的股份。同年,阿里旗下的B2B業務注入阿里網絡,並在港交所上市。第二年,楊致遠辭職雅虎CEO之後,雅虎在阿里董事會中的39%投票權開始成為馬雲的心病。

當時,軟銀和雅虎在阿里巴巴持股比例高達68.3%,卸載它們一部分股權被馬雲列入計劃清單。2010年,他祭出大招,剝離優質資產私有化,將支付寶所有權以象徵性價格3.3億轉讓給浙江阿里巴巴,然後跟兩位大股東簽訂了補償協議。對於這個行為,馬雲的表態是“這個決定不完美,但唯一正確。”馬雲也因先斬後奏,罔顧股東利益為資本市場所詬病。

劇情還在繼續發展,通過“支付寶vie事件”,馬雲向雅虎展示了他在阿里集團的震懾力。此時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雅虎在美國的業務正江河日下,馬雲也開始補刀了,動起了回購雅虎股權的心思。考慮到和阿里巴巴已經是共生關係,雅虎同意阿里回購一半股權,開出的條件是:阿里巴巴集團打包上市。阿里巴巴向股東承諾集團會在2015年12月前上市。

馬雲兩招卸掉軟銀和雅虎控制權,第三招永除後患

這一輪折騰下來,軟銀和雅虎投票權之和降至50%以下,雅虎將放棄委任董事會成員,也放棄對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馬雲和他的阿里系成為集團主力。

馬雲重奪控制權的方法不是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股分,而是讓雅虎和軟銀失去股分。其中孫正義一直是甩手掌櫃,握股不掌權給馬雲提供了很多便利。

一切平穩著陸,接下來就是謀求早日上市,實現2011年框架協議中回購雅虎股份的條件。

在上市之前,阿里系開始摸索如何一勞永逸解決控制權被彎道超車的問題。最後,合夥人制度橫空出世,18羅漢辭去創始人身份,返聘公司從零開始。馬雲和阿里系從此便是公司的主人,擁有較大戰略決策權。

馬雲兩招卸掉軟銀和雅虎控制權,第三招永除後患

華為沒有上市,任正非不用擔心控制權,地產教父王石卻因放棄控制權險遭野蠻人“驅逐出境”。劉強東也曾說“若失去京東控制權,我寧可將公司賣掉。”馬雲或許是骨子裡就是“股權控”,或者一路走來,見過無數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不甘於此!或者是阿里巴巴是他生命的全部,就像賈躍亭對樂視傾注所有。如同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說過,“衛星丟了,我無法交代!因為它比我的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