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

程老師侃史



因為僧格林沁的軍隊,是清庭最後可以控制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當然這裡的有戰鬥力,只是就冷兵器戰爭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當時清朝局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太平天國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軍隊,也不是綠營兵馬,而是曾國藩搞地方團練創建出的湘軍鎮壓的。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不只是曾國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著湘軍是當時最具戰鬥力的軍隊,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綠營,說白了這些軍隊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來,恐怕還不如放五萬頭豬讓對方抓呢,畢竟抓豬需要時間,而這些軍隊一觸即潰,跑的比兔子還快,簡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呢,早在太平天國北伐軍到天津一帶時,就展現出自己的戰鬥力了,鎮壓了這支北伐軍,當時咸豐帝高興之下賜僧格林沁“湍多巴圖魯”稱號,還進封為親王;更是因為僧格林沁與朝廷的特殊關係,可以說他率領的軍隊是朝廷最後可以依仗信任的軍隊了。

僧格林沁與朝廷是什麼關係?


按史書記載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也就是說他擁有黃金家族的血脈。

當然到了他這一代時,家裡也就是一個普通草原家庭,甚至還貧窮。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選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為養子,一步登天了,承襲為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

大家可能認為,一個蒙古郡王而已,能與朝廷有多緊密的聯繫呢,彆著急且看宋安之繼續說下去。

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確對於朝廷來說不那麼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慶帝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為養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咸豐帝的表兄弟。

正因為這層關係,所以清庭對於僧格林沁很是重視,屢屢加官進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圖報,對於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帶兵也有一套,在當時朝廷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不堪一擊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帶的兵,戰鬥力可謂是獨樹一幟。

正因為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有戰鬥力,本身也是身經百戰,會統領軍隊,所以是在湘軍崛起以後,清庭最後可以依仗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國被曾國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滅捻軍之時身中埋伏,戰死沙場。

他這一死,不只是意味著朝廷損失一位親王,損失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更是損失了朝廷對抗湘軍的最後依仗。

僧格林沁死後,湘軍可謂是徹底一家獨大,再無可以稍微牽制平衡之人,還好曾國藩並無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過自己的權謀之術,來打壓分化湘軍內部,才不至於使湘軍反客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說僧格林沁之死,的確可以稱之為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清庭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是湘軍一家獨大了,清庭只能採取分化打壓來維持平衡,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被壓制了二百多年的漢人勢力迅速抬頭,自此以後,清朝全國各地督撫基本上都是漢人擔任,中央朝廷式微,全憑慈禧的權謀之術維持最後的威嚴,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南方几省督撫甚至不遵朝廷詔令,直接進行了東南互保。


宋安之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員猛將,是蒙古人,人送外號"草上飛",不僅馬術非常好,箭術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遠充滿進攻性,永不言敗。

僧格林沁英勇善戰,為維護大清統治屢立戰功,道光說他是"國之柱石",咸豐誇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實僧格林沁一開始並不是靠本事,而是開後門進入統治官僚階層的。

嘉慶帝的一位公主被許配給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贅到了京城。但這位公主老是沒有生育,有點悶悶不樂。於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帶到京城,當時道光已經即位,見到僧格林沁也滿心歡喜,就建議公主認僧格林沁為子。就這樣,僧格林沁從一個草原屌絲,一躍成為道光皇帝的外甥,從此脫穎而出、平步青雲,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為這個關係,僧格林沁是道光、咸豐兩朝最得寵的臣子,沒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後來又連升三級,高升為領侍衛內大臣和正藍旗蒙古都統。對此,同是滿清重臣的曾國藩都羨慕不已,在日記中寫道:僧格林沁"獨受聖恩,無人匹敵。"

僧格林沁對滿清王朝的最大貢獻不是他鎮壓了捻軍起義,也不是他是指揮了大沽口海戰(那場被個別史學家大加渲染的所謂大捷不過是一場被誇大了的偷襲,對滿清命運是無關痛癢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鎮壓了蒙古人對滿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給如日中天的太平軍以迎頭痛擊,救了咸豐皇帝一命。

咸豐五年的時候(1855年),太平軍節節勝利,滿清岌岌可危,滿朝文武都是草包,沒有一個人能獨當一面、為咸豐分憂。咸豐每日長吁短嘆、燒香求佛、惶惶不可終日。

疾風知勁草,國難識能臣。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難時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豐請纓。那時候僧帥40來歲,英氣勃發、氣勢如虹,一身武藝、滿腹經綸有了用武之地。說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沒有把太平軍那些烏合之眾放在眼裡,他們根本就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果然僧格林沁旗開得勝,對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國北伐軍以迎頭痛擊。

兩年中,僧格林沁帥蒙古騎兵縱橫馳騁、所向無敵,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僧帥一人拿下林鳳祥、李開芳兩員太平軍驍將,遏止了他們囂張的氣焰,敲響了太平軍的喪鐘,延續了行將就木的滿清王朝。僧格林沁捷報頻傳,咸豐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凱旋而歸的時候,咸豐親自迎接,大擺慶功宴。僧格林沁從此享盡榮華,晉封為博多勒噶臺親王。

僧格林沁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時,百姓罷市,巷哭野祭。靈柩返回北京時,獻上的萬民傘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聲震地。

接下來僧格林沁再接再厲、又立新功,在二次鴉片戰爭中"痛打"英法聯軍,贏得了大沽口海戰的偉大勝利,震驚了全世界。僧帥又一次受到滿清嘉獎,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巔峰。

但大沽口海戰不過是一場偶勝,滿清全國上下被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被所謂的勝利衝昏頭腦,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聯軍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見,僧格林沁沒有了大沽口的幸運,只幾個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聯軍乘勝追擊,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處罰,失去了恩寵。

同年秋天,東部捻軍作亂,朝中無人平賊,僧格林沁又被滿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話沒說披掛出征。

瓦罐不離井上破,戰將難逃陣前死;僧格林沁在鎮壓捻軍的時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鐵盧。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軍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市)高樓寨中了捻軍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圍的時候被捻軍所殺,年僅55歲。僧格林沁陣亡的消息傳到京城,朝野一片震驚。清廷為僧格林沁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同治皇帝和慈禧親自祭奠,如喪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讓清廷失去了一個治國安邦的柱石,滿清從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僅是滿清軍事史上的轉折,也是滿清命運的轉折點。

因為,滿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滿清入關建立政權後,八旗子弟漸漸墮落,貪圖安逸、醉生夢死。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

滿清在治理天下的時候依靠漢人,但軍事上因為有洪承疇的前車之鑑,始終對漢人心存芥蒂。他們覺得漢人沒有底線,是牆頭草、隨風倒,跟滿清不一心。因此滿清對漢人將領只是利用,從來就沒有信任過,也不敢託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爭氣,只能任用腦後長反骨的漢人將領來維穩。

就在此時,僧格林沁橫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戰、有勇有謀,而且跟滿清關係非常,忠心不二。在滿清看來,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賴的靠山。

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等一批漢人將領出生入死、屢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終消除了匪患。但他們身上流的是漢人的血,漢人是註定靠不住的,因為在漢人心中,滿人是始終是外來戶,是征服者,跟漢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點血性的漢人,誰會甘當滿清的鷹犬呢?他們給滿清當奴才是權宜之計,一有機會就會起兵造反。

對這些漢人,滿清是一百個不放心。但僧帥陣亡後,滿清再也沒有出過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將領,滿清不得不任用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張之洞這些漢人來看家護院。滿清統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沒人,不得不讓強盜給自己當保鏢一樣,晚上睡覺能踏實嗎?

事實上,正如清廷擔心的那樣,很多漢臣表面上對清廷唯命是從、點頭哈腰。但心裡面還是一副有奶就是孃的做人哲學,並沒有把滿清當君父去看待。

義和團作亂,慈禧打算利用義和團,命令各地官員跟義和團合作,但不少漢人官員公開牴觸,依舊我行我素對義和團採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強宣戰,漢人諸侯們公開抗命,宣佈自己轄區為中立地區。

到了滿清末期,滿清政權更是被架空了,漢人官員陽奉陰違,把自己的轄區搞成了國中之國。武昌起義的時候,袁世凱那些漢人將領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間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義。

總之,失去僧格林沁後,滿清朝廷的中央集權受到削弱,滿清的統治受到打擊,滿清皇帝的權威受到挑戰。可以說,僧格林沁這樣的忠臣的死,意味著滿蒙八旗的徹底淪陷,讓滿清少活了幾十年。


歷來現實


僧格林沁在晚清時期,是清王朝最為倚重的國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為太平軍建都天京之後,僧格林沁成為了長江北岸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


安慶被湘軍攻下之後,在安徽境內的太平軍勢力一度引兵進入河南、陝西兩地,這些江北的太平軍餘部以西安、歸德、武昌為活動區域,屢屢侵襲各地。不僅如此,這股最後殘存的太平軍餘部,他們的戰鬥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軍統帥陳得才聯合山東的捻軍、陝西的回民,組建了一支江北聯軍。陳得才吸納捻軍的作戰方式,不在採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戰方式,而是採用遊走的作戰方式,以侵襲江北城鎮為主,以埋伏殺敵為輔。


這種全新的作戰方式讓清王朝在短時間毫無辦法。


僧格林沁為了能夠蕩平這股殘餘勢力,親率自己帳下的精銳騎兵,不停的遊走追擊,成為了江北地區拱衛京師的最大的一支騎兵力量。


當時的太平軍將領陳得才帶領著聯軍從河南境內一路攻佔山陽、華州、渭南,逼近陝西西安,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駐守在廬州的陳玉成被湘軍統帥多隆阿圍困,急忙向陳得才求援。


陳得才聽到求援之後,急忙引兵從陝西回援,可是陝西到安徽境內的路途遙遠,千里之地的距離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救援廬州。


陳得才挺兵抵達舞陽的時候,陳玉成在逃亡到壽州之後,被殺身亡。


此次救援行動宣告失敗,陳得才引兵進攻漢中,剛剛順利拿下漢中,天京又被湘軍圍困。他只能放棄漢中,再一次引兵進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內駐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戰機,死命的追擊陳得才的這股勢力。陳得才挺兵抵達麻城,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騎兵切斷後路,屢屢在後方掣肘,他一方面駐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則下令讓賴文光北上進攻僧格林沁的騎兵。


僧格林沁萬萬沒有想要太平軍竟然會突然揮兵北上,駐守在羅陽、信陽兩地的軍隊被輕而易舉的擊退。


陳得才和賴文光兩個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頓大軍,兵分兩路救援天京:


  • 賴文光沿長江北岸進軍,進抵太湖

  • 陳得才穿越英山、霍山,進入安徽


陳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擊陳得才的軍隊,僧格林沁屢屢追擊徹底激怒了陳得才,他下令在蘄州進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敗,陳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將馬融合竟然帶領著十餘萬的太平軍投降了清軍,軍心瞬間渙散,陳得才憤憤不已,服毒自盡。


如此一來,長江北岸的太平軍就僅僅剩下了賴文光統率的一股勢力。


賴文光再次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從來不會選擇正面進攻僧格林沁的軍隊,你僧格林沁的軍隊不是能跑嗎?


賴文光想了一個辦法,不斷的在河南境內奔襲,他帶領軍隊在各地瘋狂的侵襲,信陽、襄陽、鄧州、新鄭、睢州等地到處遊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馬乏。


僧格林沁在睢陽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有挺兵北上進入了山東境內。


定陶、汶上、武城、濟南到處都是太平軍的足跡,僧格林沁在短時間內也毫無辦法,他只能下令繼續追擊這股殘餘勢力。


僧格林沁統帥騎兵在濟南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卻突然南下途徑郯城、海州,從海州一個急轉彎又挺兵北上,途徑沭陽、鄒縣、汶上、濮州、曹州,終於停下了腳步。


此時的賴文光已經知道僧格林沁的騎兵縱然戰鬥力再怎麼彪悍,長途奔襲五千裡之地,戰鬥力早已經摺損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樓寨設下伏兵,同時派遣了一小股勢力前去引誘僧格林沁,這股誘敵部隊且戰且退,退到了高樓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詐,帶領著騎兵一路橫衝直撞的進入了高樓寨,被兩翼的伏兵進攻。他下令兩次突圍,一一失敗,最終戰死在了高樓寨。


此時事件之後,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無一倖存,僧格林沁的帳下騎兵不僅僅是對抗太平軍餘部的主力,還是平衡湘軍和淮軍的重要軍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間瓦解,此時的清王朝唯一能夠也依靠的也僅僅是漢人曾國藩和李鴻章組建起來的湘軍。


歷史總探長


僧格林沁死不死,對於滿清末年的政治格局沒有根本性影響。滿清失去對地方和軍隊的控制已成必然,大勢已去,垮臺是註定的。

與一般人的理解以及教科書上說的不同的是,滿清垮臺的根本原因不是孫大炮和革命黨,更不是什麼走向共和,而是滿清皇室與漢族高級官僚、知識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

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住中原,民族矛盾一直是清王朝若隱若現的一大隱患。早期,為了鞏固政權、安撫漢人,順治、康熙、雍正三代比較重視漢族官員,漢人擔任地方督撫、封疆大吏不在少數。到了乾隆年間,滿清統治已無大礙,於是開始壓制漢族。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找資料,比較一下滿清各代,地方督撫的滿漢比例。

鴉片戰爭爆發,滿清對外作戰無一勝績,喪權辱國,開始引起了部分漢族官員和知識分子的不滿。不過,此時滿清統治還比較牢固,即便太平天國起事,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精英依然選擇支持滿清,沒有藉機發難。但是,由於滿清八旗子弟太不爭氣,太平天國運動客觀上促成漢族精英階層脫穎而出登上了歷史舞臺的中央,並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著名的“刺馬案”,儘管曾國藩主動示弱解散湘軍,但朝廷一旦插手干預兩江地區,湘軍集團照樣激烈反彈,而慈禧竟毫無辦法。

當時,湘軍以及淮軍兩大集團已經掌控了滿清大部分精銳部隊,僧格林沁則是滿清皇室唯一能夠信任的精銳部隊,不過僧格林沁軍力有限、戰鬥力也比不了淮軍,根本不能改變當時的局面。

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滿清朝廷已基本失去了對軍隊和地方的控制。李鴻章們抗旨不遵,反而私下與敵國簽訂“東南互保條約”,甚至為朝廷準備預案,準備取而代之。事後,李鴻章們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都進一步得到重用。這事放在康雍乾時期,簡直不敢想象。李鴻章們不被滅九族,算是法外開恩了。

等到慈禧一死,滿清皇室已沒有強人壓制得住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結果武昌區區幾百黑社會就鬧得天翻地覆,成了滿清垮臺的導火索。假如,袁世凱能以曾國藩的態度對待裕隆太后和攝政王,說不定我們今天還留著辮子。即便僧格林沁還活著,最多給袁世凱製造一點小麻煩,但對大局已無決定性影響。

張之洞臨死前提醒攝政王載灃要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以保江山,載灃安慰他說“有兵在”。後世人譏笑載灃看不清歷史大勢,盲目無知。殊不知,載灃並沒說錯,只不過這“兵”已不在他們皇室手裡。

在阿Q、祥林嫂、華老栓、閏土們的國度,哪有什麼“走向共和”,只有“槍桿子裡出政權”。



江南俗士1972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後一個勇將。他的死標誌著清朝軍事力量的衰落,漢族大臣的軍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標誌著冷兵器時代結束,熱兵器時代的開啟。從此以後,清軍徹底放棄了衝鋒戰術,沒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國家外面又強敵,內部又內亂。太平天國起義,一支太平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一直從長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時的八旗子弟們已經習慣於遛狗鬥雞,早已經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紈絝子弟。於是咸豐皇帝緊急調僧格林沁進京勤王,這位蒙古小王爺並沒有被榮華富貴所腐化——他依然保持著草原勇士的勇猛,並且手下擁有一支2萬精銳騎兵。

採用的戰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過的——曾經用這個戰法橫掃了歐洲,打敗了南宋。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萬騎兵面對幾萬北伐的太平軍;他把騎兵分成5列,前面的兩列是手持長矛的破陣騎兵,後面三列是裝備弓箭的射擊騎兵。破陣騎兵和弓箭騎兵間隔30米,在距離敵人一百米的地方,後方的弓箭騎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會越過破陣騎兵落入敵陣。就在敵人慌亂時,破陣騎兵已經衝到了前面。把太平軍的幾十個大陣瞬間破掉,殺的太平軍片甲不留。

五年後,英法聯軍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萬精銳騎兵面對英法8000人聯軍,面對英法聯軍的方陣,僧格林沁決定給這群洋鬼子一點教訓,僧格林沁預估:英法聯軍的火炮會在200~500的距離上殺傷他一千名士兵,在衝到100米左右的時候,敵人的排槍可能會殺傷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們只有一次射擊的機會,因為他後面的一萬多騎兵會衝入敵軍方陣,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發起了進攻,但是他驚奇的發現——英法聯軍在500米距離的時候他們就開槍了。他並不知道,英法聯軍使用的是新式裝備——線膛槍和米你彈,而不是老師的滑膛槍。這意味著:敵人每次齊射的間隔只有7~8秒,自己的騎兵在衝到對方陣前的時候,將會遭受到十幾輪的射擊,而不是預想中的1~2輪。破陣兵全部陣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對手的射擊範圍內和刺刀面前,紛紛被射擊落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騎兵沒有一個撤退或逃走的,他們全部陣亡在了衝鋒的路上。僧格林沁大敗而歸,損失了2萬人,而英法聯軍只損失了十幾個人。僧格林沁成為了清軍歷史上,最後一個發動全面衝鋒的將領。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時代變了。

北京城洞開,咸豐皇帝跑到了熱河病死了,兩宮的太后掌權了,英法聯軍燒燬了圓明園。隨後,要找一個替罪羊,於是,已經沒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選。他被奪走了一切封號,而且被排擠邊緣化,最後逼迫他帶領他的殘存的騎兵,去幹意見不可能的任務,僧格林沁戰死沙場。

公正來講,僧格林沁是一個負責人的人,他的軍隊也是極其又軍事素養的人,他們沒有在戰場上怯懦,沒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熱兵器作戰,這本身就是不可能勝利的。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個人的努力也會成為悲劇。

僧格林沁死了,作為漢族大臣的曾國藩、左宗棠該登場了,他們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從鐵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場的——還帶著自己親手帶出的士兵。漢朝大臣顯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國藩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漢的時候,曾國荃帶兵衝鋒,損失了3000人奪下了武漢,曾國藩氣的直拍桌子,嚴令湘軍不準衝鋒,只准挖壕溝,用炮火和子彈殺敵。——曾國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後的下場,自己可以失敗,但是絕不能失去手裡的士兵,否則比僧格林沁的下場更慘,畢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啟用的。

從此以後,湘軍、淮軍大力購買先進的裝備,他們絕不衝鋒,而是用炮火和子彈消滅敵人,保住部隊就保住了自己賴以立身的根本。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湘軍、淮軍、左宗棠的部隊等都是裝備了世界上一流的裝備,甚至裝備了當時美國都不捨得買的機槍、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時候總是說敵人的炮火如何多,敵人的火槍多猛,自己打的是多麼的艱辛。其實一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勇猛,二是為了多向朝廷要軍費;三是為了自保。

曾國藩、李鴻展、張之洞、等洋務派,大力購買國外的兵工廠和先進技術,先進裝備。

靠這種方式,清朝在軍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國力也漸漸恢復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鮮,這個平衡才打破了。在雙方武器裝備等同的情況下,日本兵的衝鋒直接導致了淮軍將領直接棄城帶兵逃回來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鴻章的老本沒了。

就連當時的德國教官都奇怪,清軍在炮火和日軍對射的時候勇猛無比,但是對方一衝鋒,清軍就立刻跑了。到後來的甲午海戰,雖然海軍沒了,但是清朝的陸軍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進到後來的甲午海戰,雖然海軍沒了,但是清朝的陸軍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進;但是李鴻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須要拼命的,這會打光他的老本——沒了老本的李鴻章和他的家族將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還慘,其他的國內利益集團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更為關鍵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還有其他幾個列強呢。

翁師傅此時已經斷了海軍好多年的軍費了,這就是前車之鑑,更有僧格林沁的戰死沙場,不就是求和花點錢,總比把老本輸掉要號。

所以李鴻章去談判的時候,伊藤博文的讓步不僅僅是李鴻章的談判,還有他背後強大的陸軍。

清廷的毫無信用,淮軍的棄義,是國家制度的失敗,而戰爭的失敗,和武器無關,是清廷的自私,民眾的愚昧,是人的失敗。

武器是決定勝敗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決定勝敗的決定因素。


嘟嘟讀讀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郡王,後因鎮壓太平天國有功被清廷封為親王,其人驕橫跋扈,暴虐愚頑,屬非常典型的滿蒙親貴。他麾下的蒙古三盟騎兵剽悍善戰,曾是捍衛大清帝都北京的首要武裝力量,被清廷倚為長城。然而,自咸豐十年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在抵抗英法聯軍的戰鬥中卻屢戰屢敗,面對擁有熱兵器的西洋軍隊,能征善戰的蒙古人開始轉向能歌善舞。咸豐十年11月,僧格林沁奉命率部開赴山東剿捻,同治元年又奉命總督山東、河南軍務,勢力已達皖北,開始與在此剿捻的曾國藩部湘軍有了實際接觸。

這時,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已基本被太平軍摧毀殆盡,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部隊便成為清廷用以監視並抵制湘、淮系地方軍閥勢力的惟一可以依賴的一支武裝力量。然而從戰鬥力到作戰經驗來看,僧格林沁遠不是曾國藩、李鴻章和湘、淮軍的對手。但驕橫跋扈的科爾沁親王從不把曾國藩放在眼裡,他非常嫉恨與蔑視曾國藩和湘、淮軍,動輒上奏告黑狀、彈劾曾,無故尋隙欺壓,甚至故意慫恿反覆無常的苗沛霖率團練向湘軍挑釁,有時還突然攻擊湘軍。

僧格林沁唆使太平軍降將陳國瑞殺害淮軍李昭壽(也是太平軍降將)的部將,並將其功竊為己有,事後反誣李昭壽部將搶功殺人,上奏清廷要求嚴辦。李昭壽部當時歸曾國藩統轄,曾國藩頓感僧格林沁故意打狗欺主,囂張太甚。僧格林沁唆使部下在皖北向湘、淮軍屢屢尋釁,曾國藩皆不敢置辯,他忍氣吞聲,處處退讓,內心卻異常惱恨,雙方積怨越來越深。

湘、淮軍本是地方軍閥,門戶之見很深,不願聽從他人指揮,又聽說僧格林沁兇殘戾狠,待部下猶如奴隸,曾鞭笞湖北的兩位提督,因此遇到僧格林沁的部隊作戰失利,都袖手旁觀,不願出兵救援。清廷曾經下令將湘、淮軍劉連捷、劉銘傳部劃歸僧格林沁指揮調遣,到河南協助蒙古騎兵剿捻,曾國藩卻藉故拖延,二劉也望而卻步,拒絕北上。驕傲自大的僧格林沁也不願湘、淮軍來援,他認為湘、淮軍戰力低下,於是上奏阻止; 僧奏曰“皖軍為上,豫軍次之,楚軍為下”。皖軍是安徽道員英翰等人組織起來的地方部隊,豫軍是張曜、宋慶糾集的河南固始練勇 。這些雜牌軍欺負百姓還行,平時連苗沛霖、李昭壽的烏合之眾都打不過,更別提能和身經百戰的湘、淮軍比了。

僧格林沁一向嫉妒曾國藩兄弟立下的攻克天京、鎮壓太平天國的蓋世奇功 ,他這樣講,不過是故意貶低湘、淮軍,不願意承認他們是維護清廷統治的中堅力量,所以極力詆譭、輕蔑之。僧格林沁反對湘、淮軍北上,正中曾國藩下懷。他命劉連捷退守皖北,劉銘傳回到原來的駐防地,湘、淮軍袖手作壁上觀,靜等僧格林沁敗亡的消息。

僧格林沁驕狂愚頑,湘、淮軍冷眼旁觀,這時機對捻軍來說可謂極其寶貴。同治三年冬天,捻軍在鄧州唐坡伏擊僧格林沁的部隊,僧格林沁輕敵冒進,被打得大敗虧輸,他僅率數十騎逃出戰場,竄入鄧州城裡,才免於被全殲的的悲催命運。不久,捻軍圍攻南陽,再次挫敗僧格林沁。同年底,行蹤飄忽的捻軍在河南魯山大敗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陣斃蒙古悍將恆齡、蘇倫堡。僧格林沁屢吃大虧,氣的暴跳如雷,惱羞成怒的他以救援不力為由殺了部將富精阿,以洩其憤。捻軍和太平軍不同,以騎兵為主,打法機動靈活,非常適於在北方平原地區作戰,很少和敵人糾纏打惡仗、死仗,尤其擅長打伏擊戰、運動戰。捻軍先後在葉縣打敗了河南巡撫張之萬的軍隊,在汝寧包圍了團練大臣毛昶熙的練勇,並乘機在當地大肆招兵買馬。

補充了兵員、擴大了隊伍後,捻軍渡過黃河進入山東西南部。僧格林沁報仇心切,一心要找捻軍主力決一死戰,他率蒙古馬隊跟在捻軍後邊日夜狂奔,窮追不捨,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竟然馳騁了3、4千里地。捻軍利用僧格林沁求戰心切的急躁心理,故意避而不戰,每日驅馳1、2百里,領著清軍來回兜圈子。捻軍士兵每人配兩匹馬,經常替換乘騎,因此速度大大超過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捻軍利用速度優勢,經常可以乘隙稍事休憩,而清軍則日夜兼程,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騎兵尚且如此,跟在後面的步兵就更苦不堪言了,他們用兩條腿跟著四條腿的馬兒跑,有時幾天都疲於奔命,水米不進,被累死、餓死不少,非戰鬥減員十分嚴重。僧格林沁急欲報仇,他常常率少數驍騎脫離大隊人馬,跟在捻軍後頭銜枚急追,為捻軍聚殲這支兇悍的蒙古騎兵部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捻軍見時機難得,當初制定的計劃已初步實現,便在前面佈下了天羅地網,專等僧格林沁自投羅網。同治四年4月底,捻軍派小股騎兵將僧格林沁誘入早就佈置好的埋伏圈內,準備關門打狗,將其一舉殲滅。

捻軍設伏的地方在今天的山東曹州(今菏澤)西北方向一個叫高樓寨的村莊裡。僧格林沁稀裡糊塗地闖將進來,卻被捻軍團團包圍。彼時,數萬清軍步騎被遠遠甩在後邊,僧格林沁身邊只有陳國瑞等少數幾個將領和數千騎兵跟隨。結果除陳國瑞帶傷僥倖逃脫外,其餘的全部被殲滅,不可一世的科爾沁王爺僧格林沁被一個年僅16歲的捻軍小兵張皮綆殺死在麥地裡,真乃見慣大風浪的人卻在陰溝裡翻船。

僧格林沁敗死,彪悍的蒙古馬隊覆滅,令清廷大為震恐。當初,慈禧太后本想讓僧格林沁單獨率滿蒙騎兵將捻軍鎮壓下去,以提高清廷的威望,以掣肘並打壓新近崛起的最大地方實力派曾國藩、李鴻章的湘、淮軍事集團。後來發現他僅憑一己之力對付不了捻軍時,又想讓湘、淮軍助剿,並有驅使湘、淮軍拼命,讓僧格林沁收功的險惡用心。無奈曾國藩老謀深算,湘、淮軍藉故拖延、觀望不前,僧格林沁又恃勇排斥,想獨佔大功,清廷被迫撤銷了此計劃。捻軍從河南轉戰山東後,清廷以及曾國藩都察覺到僧格林沁已中計入套,如不改變對敵之策,難逃徹底敗亡的厄運。怎奈剛愎自用、狂妄橫蠻的僧王一心要和捻軍決戰,已經喪失了理智,拒絕了一切勸諫,遂至命喪高樓寨,全軍崩潰瓦解的可悲下場。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馬隊覆亡後,清廷手中唯一的一支可以依賴的武裝力量灰飛煙滅,只好利用湘、淮等地方實力派來對付捻軍、抵禦外辱。僧格林沁的敗亡,也讓湘、淮系地方軍閥無所顧忌並乘機坐大,逐漸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成為既維護又威脅清廷統治的主要力量,也是民國前期各路軍閥的鼻祖。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在瀋陽法庫西北20公里處,有一個四家子蒙古族自治鄉公主陵村。清王朝最後一位橫刀立馬的王公、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孫——僧格林沁親王,曾經葬於此地,如今唯石碑獨存。

僧格林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斯爾的後裔。這個家族也沒少出外冒貴人,在清朝皇后太后出了不少,康熙的祖母孝莊皇太后便是其中之一。

僧格林沁生於嘉慶十六年,父親是科左後旗臺吉家族的四等臺吉。臺吉,據說是源於漢語皇太子、皇太弟的稱呼。僧格林沁雖擁有高人一等的臺吉身份,可到了他出生時家境已經沒落。因此,當時人都戲稱僧格林沁的父親為“雅瑪臺吉”,蒙古語意為給人放羊的臺吉。

僧格林沁因家境貧寒,讀書不多,很小就跟隨父親到別人家放羊。

後來,也就是從他12歲開始便突然開掛——放羊娃、喇嘛、科爾沁郡王等等身份不斷轉換,也出現了不少的傳說。成為道光帝親姐的過繼子,是僧格林沁一次極大的人生轉變時期。

在過繼過去之後,就奉命御前行走,賞戴三眼花翎,成為他日後的崛起之處。此後,僧格林沁沒有辱沒他祖輩的名聲。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和英國不斷的侵略中,都一直衝鋒在前。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歷任御前大臣、都統等職。

至今在清史學者間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再沒打過一場勝仗。

並非是一場勝仗沒打過,而是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的滿漢權力爭奪失衡了,直至清朝的滅亡。

僧格林沁作為朝廷親貴,利益捆綁,對朝廷極為忠心。朝廷對他一則可以放膽任用,二則可以此牽制漢族官員的武裝,個人原因加上晚清權勢的分佈特點,是僧格林沁得沐殊遇的原因,史稱“曾主南事,親王僧主北事”。僧格林沁也深知朝廷的良苦用心,也與漢人官員屢起爭端,這是滿族統治者的如意算盤,也是僧格林沁的個人出路。

僧格林沁歿後,朝廷無體己親貴可用,慈禧太后遂命曾國藩等人督剿捻軍,從此,軍權落入湘軍的曾國藩、淮軍的李鴻章等人手中,滿漢之間的權力爭奪也直到清朝滅亡。

僧格林沁死後,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賜諡號曰“忠”,配享太廟,並繪圖紫光閣,其子世襲王爵。

隨著僧格林沁的而去的,還有那令人膽魄的蒙古鐵騎。自此以後,大清再無八旗勁旅,只有漢人的湘軍和淮軍。


王銘葦


因為,僧格林沁可以說是清廷最後的“宗藩力量”。

僧格林沁,蒙古貴族出身,道光五年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他善騎射,戎馬一生,活躍於晚清多次對內對外戰爭之中,先後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平定北方捻軍起義等戰爭,並且軍功卓著。因此,被清廷示為“國之柱石”,頗受清朝統治者所倚重。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族人所建立的政權,最後趁明末天下大亂之際,入主中原,並最終一統中國。清朝在入關前就已逐步完成了八旗制度的整編,形成由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組成的八旗軍。可以說,早在入關前清朝就建立起滿漢蒙的軍事同盟。

但相比之下,滿洲統治者始終不信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而更信任蒙古族。因此,在八旗中,蒙古八旗的地位是僅次於滿洲八旗,而要高於漢軍八旗的。

這是因為,滿蒙之間是世代聯姻的,比如皇太極的皇后孝莊就是蒙古族,她的父親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通過滿蒙聯姻,滿清統治者與蒙古建立起十分牢固的軍事和政治同盟。所以,在軍事上,滿清更加信任滿蒙之間的軍事同盟。

而到了晚清,由於清朝初期建立起來的八旗和綠營已經不堪重用。尤其是席捲半壁天下的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八旗軍和綠營兵的不堪一擊,使得清朝不得不依靠南方地方漢族實力派官員自行招募和團練的軍隊。

於是,伴隨著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湘、淮漢族軍事集團崛起。雖然,湘軍和淮軍成功的平定了太平天國,但這些由地方漢族實力派官員掌握的強大軍隊,卻又開始成為滿清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於是,在此後平定北方捻軍起義的戰爭中,清廷就打算扶持自己的“宗藩”僧格林沁,打算讓他率領滿蒙騎兵將捻軍鎮壓下去,以此來提高清廷的威望,進而制衡日益強大的漢族軍事勢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僧格林沁卻在與捻軍交戰中敗死,而伴隨他一同被消滅的,還有清廷十分倚重的蒙古騎兵,這支軍隊可是當時清廷手中最後一支可依賴的武裝力量。

因此,僧格林沁之死,實質上標誌著滿清統治者最後一次奪回軍事力量控制權行動的失敗,同時也標誌著滿清統治者從此失去了制衡地方漢族軍事集團的力量。

從此以後,滿漢軍事力量全面失衡,清朝當局對地方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被況日下,不得不完全依靠湘、淮等地方漢族軍事集團來對付捻軍、抵禦外辱。最終,也使得湘、淮系地方漢族軍閥不斷坐大,擁兵自重。而這些漢族軍事集團,在維護清廷統治的同時,也為日後推翻清廷統治埋下了伏筆,因為他們其實就是民國前期各路軍閥的鼻祖。



這些歷史要讀


僧格林沁的死代表了大清兵權從滿蒙勢力轉入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漢人勢力

在雍正乾隆時期,即便有年羹堯、嶽鍾琪等將軍的存在,大清的將領還是以滿清、蒙古為主。大清的兵權還是緊緊掌握在滿蒙勢力的手裡。

從天平天國之亂、捻亂、陝甘回變、雲南回變、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等戰爭,滿清將領慢慢戰死而新生力量有沒有得到補充,湘軍、淮軍於是崛起:

《八里橋之夜》展示的英法聯軍佔領八里橋之後的戰後情形


1、和春,滿州鑲黃旗、欽差大臣,在第二次圍困金陵時,被李秀成攻打杭州不得不分兵而失敗戰死;

2、烏蘭泰,滿州正紅旗,擅長訓練、火器,在追擊太平軍的昭平山中被擊敗戰死;同時戰死的有滿州正白旗的長瑞、昌壽。

3、文瑞,蒙古鑲藍旗,守杭州時戰死;

4、雙來,漢軍正白旗人,攻打揚州時戰死;

5、勝保,滿州鑲白旗人,被東太后慈安賜死;

6、託明阿,滿州正紅旗人,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因傷退休。

7、德興阿,滿州正黃旗人,1867年去世。

8、舒通額,滿州鑲白旗人,同治三年在平定捻亂中戰死;

9、恆齡,滿州鑲黃旗人,同治四年在平定捻亂中戰死;

10、蘇克金,滿州正黃旗人,同治三年在戰鬥中突發疾病而死。

11、何建鼇,漢軍鑲紅旗人,和僧格林沁戰死;

12、樂善,蒙古正白旗人,在大沽炮臺中戰死;

在僧格林沁死後,滿清勢力基本上沒有有能力的將領,只有依靠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形勢圖:用障礙攔截河口,導致英法船隻集中並進入射線範圍,左邊的岸炮猛轟

僧格林沁是冷兵器時代的代表?

很多人認為僧格林沁的死,是代表了大清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認為僧格林沁在八里橋之戰的失敗就在於僧格林沁頑固的使用蒙古傳統騎兵戰術對付英法聯軍導致的。

那麼僧格林沁真的是隻懂冷兵器和騎兵而不懂火槍嗎?

1、在挫敗太平軍北伐中就有兩次明確使用火炮攻擊的記錄:

“毀堆村、連村、杜場諸賊屯,炮殪悍酋吉文元”
“悍黨詹啟綸出降,焚西連鎮賊巢,僅餘死黨二千餘人,以大炮環擊。”

2、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的勝利就是僧格林沁善用火炮伏擊的證明。

3、八里橋之戰戰敗是敗於英法聯軍武器升級而非僧格林沁只懂騎兵衝擊。根據俄國布克斯蓋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條約》的記錄作戰過程:

A、騎兵以樹林為掩護同時襲擊法國炮兵和英國陸軍並意圖突入後方,但被照明彈被迫中止;

B、在八里橋墓地附近,騎兵再次試圖衝擊英法聯軍,同樣失敗;

C、在八里橋橋堍,清軍和英法聯軍在這裡進行激戰——這裡是清軍最後的防線。清軍的27尊炮兵連和埋伏的清軍,被八門法國線膛炮摧毀和射殺。

D、法軍度過運河佔領八里橋後,清軍才撤退。

參戰的法國將領蒙託邦如此回憶:

“八里橋成了這一天最動人的一幕。早晨還鬥志昂揚的那些清軍騎兵,現在都已消失得無蹤影了。這座橋是一種古老文明造就的偉大古蹟。那些衣著華麗的騎兵,在橋道上揮動旗幟,毫無掩護地以一種對我軍大炮和火炮無能為力的炮火反擊。”

即:英法聯軍的線膛炮,是八里橋之戰清軍失敗的原因。

從俄羅斯人的記錄來看,僧格林沁的戰術是用騎兵同時衝擊英法聯軍,一是讓英法聯軍軍亂,二是用大規模騎兵來引誘英法聯軍追擊進入僧格林沁以27尊火炮和禁旅八旗為主的埋伏圈。

僧格林沁的騎兵衝擊是誘敵之計,但兩次都沒有能夠成功,反倒被英法聯軍步步為營進攻而發現了埋伏,最終失敗。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時所拍攝的戰後所拍攝炮臺照片


綜述

僧格林沁在八里橋之戰時,並沒有喪失八旗精銳。八旗精銳的喪失,是在剿滅捻亂之時。根據俄羅斯人伊格的估計,八里橋之戰投入5到6萬兵力,損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計為3000人),戰損率2%,不算高。

我不知道大家所說的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精銳)盡失,是根據什麼來的。但從斯蓋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條約》中:

“一部分軍隊奔向北京,而大部分則向北跑回草原老家。”

的記錄來看:蒙古騎兵精銳並沒有全部戰死,或者大部分戰死,而是跑回蒙古。

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基本上都是在平定捻亂時戰損的。當時曾國藩、李鴻章的湘軍、淮軍採取圍堵策略,而僧格林沁都是主動率軍直入大戰:

“自蘇克金、舒通額、恆齡等歿後,得力戰將漸稀。朝命先調湘淮軍著名兵將,多觀望不至,僧格林沁亦不原用之。”

騎兵主力的戰損記錄:

“僧格林沁所部騎兵最號勁旅,驍將以舒通額、恆齡、蘇克金為最”

而上面也說了,舒通額、恆齡、蘇克金都是在同治3、4年戰死的。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應當是跟隨三人戰死而喪失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爾濟吉特氏(與孝莊太后屬同一家族),蒙古族,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上。從世系上來說,僧格林沁血統相當高貴,他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也算是蒙古草原上的“黃金家族”成員之一。不過,既然已經是26代孫,那自然是家道中落,整天為衣食溫飽問題而奔波忙碌,日子過得相當艱苦。少年時,僧格林沁替富人放牧,是典型的草原放牧娃,這點與明太祖朱元璋很相似。但是,僧格林沁又是幸運的,因為他的伯父沒有子嗣,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

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人生就此逆襲。此後,僧格林沁官職一路飆升,道光去世時,擔任鑲黃旗蒙古都統,顧命大臣之一。


就在道光駕崩後不久,洪秀全、楊秀清等在桂平縣金田村舉起反清大旗,建號太平天國,覬覦華夏神器。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首都,正式與清朝對峙。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兩萬老兵北伐,同年九月,北伐軍抵達天津城下,舉朝震動,咸豐皇帝打算逃往承德避暑山莊,以避鋒芒。此時,僧格林沁臨危受命,組建“勤王軍”,率蒙古馬隊與東三省馬隊南下阻擊北伐軍。僧格林沁到前線督師後,發現太平軍非常善於搞流動戰,勝保所部屢次被牽著鼻子走。此外,清軍攻堅能力不強,若是強行攻擊太平軍營壘,也是死傷慘重。為此,僧格林沁決定搞“長圍”,挖掘“壕溝”,堵死太平軍可能突圍之路。果不其然,在僧格林沁指揮下,林鳳祥、李開芳相繼在連鎮、馮官屯被俘虜,而後押往北京凌遲,北伐軍全軍覆沒。


消滅北伐軍後,僧格林沁名聲大震,成為大清王朝中興之希望。為此,咸豐皇帝封他為博多勒噶臺親王,世襲罔替,儼然就是鐵帽子王。要知道,大清王朝親王一大堆,但能夠享受“世襲罔替”之待遇,寥寥無幾。入關前,有禮親王、睿親王、肅親王、豫親王等八大鐵帽子王;入關後,能夠享受“世襲罔替”待遇的只有恭親王等四家。作為非皇室成員,僧格林沁能夠享受“世襲罔替”之待遇,可謂是皇恩浩蕩了。既然大清王朝如此看重自己,那不賣點力就說不過去了,必須要報答咸豐知遇之恩才行。1859年,僧格林沁前往大沽口布防,阻止英法聯軍登陸天津。不久,聯軍艦隊無視中國主權,強行進犯大沽口,僧格林沁下令部隊堅決抵抗,擊毀英軍戰艦3艘,英軍死傷464人,英海軍司令賀布受重傷,聯軍被迫後撤。此戰,乃是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反侵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就此而言,僧格林沁算是民族英雄,彪炳史冊。


英法聯軍在大沽口被僧格林沁擊敗後,惱羞成怒,於是繼續增兵中國,將戰事擴大化。1860年8月,英法聯軍憑藉船堅炮利之優勢攻破大沽口要塞,天津就此淪陷,僧格林沁率馬隊後撤至通州八里橋,並擺下陣型,繼續抵抗。9月,現代化裝備的8000英法聯軍抵達八里橋,雙方展開血戰。此戰,僧格林沁直接讓蒙古馬隊拿著大刀、長矛以及少量抬槍、鳥槍正面衝擊聯軍方陣,騎兵一度衝到距離聯軍20—30米處,戰況相當激烈。不過,由於裝備存在明顯代差,戰術又失誤,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慘遭失敗,聯軍就此進犯北京,火燒圓明園。但是,僧格林沁敢於抵抗列強之精神還是令人敬佩。保爾·瓦蘭在《徵華記》記載說:“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戰敗後,英法聯軍乘勝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被迫逃往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為此,咸豐下令剝奪僧格林沁一切職務,但任然保留他欽差大臣之頭銜。就在僧格林沁被革職一個月後,北方捻軍死灰復燃,他們聯合太平軍縱橫河南、湖北、陝西、山東、江蘇,大清在中原的統治根基動搖。為此,咸豐只好再次恢復僧格林沁職務,讓他繼續統帥蒙古、東三省馬隊南下剿捻,保護京畿重地安全。僧格林沁剿捻效果顯著,捻軍首領張洛行就被其所殺,餘部曾一度銷聲匿跡。1864年11月,僧格林沁在霍山黑石渡擊敗太捻聯軍,俘虜十幾萬人,又打散十幾萬人,扶王陳得才在絕望中自殺。黑石渡之戰,清軍損失也相當慘重,而僧格林沁此時卻不顧士兵疲憊,繼續追殺捻軍,以致釀成災難。1865年5月,僧格林沁在山東高樓寨中了賴文光埋伏,7000餘人陣亡,自己也身受重傷,在逃往麥田躲避時被16歲少年張皮綆斬殺。


聞知僧格林沁陣亡,慈禧太后痛哭失聲,直言“毀我長城”,“亡我大清”。原因很簡單,僧格林沁是當時唯一拿得出手的滿蒙將領,他一死,大清就只能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地主武裝來維持統治了,晚清軍政格局就此改變。試想,若是僧格林沁不死,大清也沒必要過多依靠湘軍、淮軍等私人武裝,近代中國是否就可以避免出現軍閥割據混戰之局面呢?要知道,湘軍可是近代軍閥之雛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