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天高雲淡,碧草如茵。走進海拔48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瑪多鄉的“黃河源頭民兵第一哨”,方圓百里之內只有一戶人家。遠遠望去,屋頂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在藍天雪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豔。屋子的主人格求是一名民兵生態管護員,他每天都要在黃河源頭巡護40多公里,隨身攜帶的小本子滿滿記錄著這裡的野生動物活動情況、植被數量和雪線位置等數據。這一身綠色的迷彩,不僅是三江源的一道亮麗風景,更是這片高原淨土的“守護衛士”。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如今在河湟兩岸、青海湖畔、三江源頭,一支支民兵小分隊活躍於雪域藏鄉,守護生態、宣講政策、助力扶貧。青海民兵正朝著“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方向,走出了一條軍民融合、軍地共建,服務地方發展的“民兵+”新路子。

民兵+生態管護員 打造生態保護“先鋒隊”

“駕、駕……”在三江源頭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當地人民武裝部政工科長索南扎西正策馬揚鞭,帶著管護馬隊在草原上巡邏。作為一名從牧民家走出來的民兵,索南扎西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我們在進行國防訓練的同時,現在日常更多的任務就是開展生態巡護。按要求,我們每3天就要巡護一次,巡護一趟要幾十公里,沿途不僅要巡邏,執勤,還要為當地群眾宣講生態保護政策,亦兵亦民的身份更方便我們開展工作。”索南扎西說。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以來,青海省軍區與玉樹州政府用活生態管護員政策機制,充分發揮生態管護員特殊的地緣血緣優勢,創新“民兵+生態管護員”模式,地方優秀的生態管護員被吸納進民兵隊伍,同時也向在編的民兵隊伍賦予了生態管護的職責使命。

“民兵生態環境管護員常年生活在自家的草原,具有適應氣候、熟悉地形、分佈廣泛、便於執勤等獨特優勢。”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昂旺索南說。同時,民兵訓練也加入了生態宣傳、草山巡護、護林防火、保護動物等多項專業性訓練,構建出了具有高原特點、藏區特色的新型生態保護區民兵隊伍和基幹力量。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今年8月,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莫雲鄉人武部部長索南旦增等人,在前往野生動物調查的路上發現了一隻被困泥潭的小野驢。索南旦增和工作人員們二話不說捲起褲腿踏入冰冷的沼澤中,用了近半個小時終於將小野驢拖出泥沼。前不久,曲麻萊縣“長江源頭民兵第一哨”接到群眾舉報有人疑似盜獵,擔任戰備值班任務的約改鎮民兵應急排協助地方公安成功抓獲了2名盜獵人員。

像類似的場景,如今經常會在三江源頭髮生。“8000餘名民兵生態管護員常年活躍在三江源頭生態保護第一線,政治上,因民兵的身份,隊伍更有組織性,管理更加規範嚴格;經濟上,每月1800元的生態管護員工資也能助力他們實現增收脫貧。一套人馬,兩支隊伍,三江源生態保護更加充滿活力與力量。”稱多縣人民武裝部政委劉輝說。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軍地共建,共謀發展。秉承著廣泛深厚的軍民雙擁基礎和愛護生態的自然信仰,玉樹在軍民融合雙促共贏上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把民兵與生態保護相結合,既傳承深化了玉樹軍民雙擁的優良傳統,發揮了民兵隊伍的優勢,也把生態管護員隊伍有效管理和運用起來,提升專業化水平和凝聚力、責任感,對民兵工作促進地方發展建設起到了示範作用。”玉樹州副州長才玉對人民網青海頻道說。

“民兵+”以改革強軍隊 立地方促發展

民兵是我黨領導的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新時代新體制下,民兵這支隊伍怎麼定位、怎麼建設、怎樣發揮更大作用,成為擺在軍區和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個問號。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不斷深入,民兵成為省軍區領導管理的主體力量。打造一支多能高效的民兵隊伍,是適應改革轉型、助力穩定發展、破解民兵建設困局的現實需要。青海‘民兵+'就是我們的一種有效創新和探索。”青海省軍區司令員曲新勇說。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何為“民兵+”?加的是什麼,怎麼加呢?正如曲新勇對人民網青海頻道的詮釋,加的是軍地資源的深度融合,加的是強軍隊興地方的重要作用。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家住巴溝鄉下阿格村的藏族村民多加靠著牧牛牧羊和草山補助等收入,徹底摘掉了“窮帽子”。誰知家中突遭火災,一夜返貧,4口人艱難度日。

得知消息後,巴溝鄉人武部第一時間派出民兵幫扶隊,不僅幫助多加修繕房屋,還以鄉黨委的名義遞交了“返貧救助基金”申請,一筆5萬元的救助金讓多加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脫貧攻堅作為地方的重要任務,人民子弟兵也責無旁貸。扶貧不能搞一錘子買賣,而是要跟蹤問效,不徹底摘掉窮帽子,絕不撒手。”青海海南軍分區司令員嚴康林說。為提高脫貧質量效益,該軍分區開展“民兵+脫貧攻堅幫扶隊”建設,以“1個幹部+3個民兵+1個貧困戶”的“131行動”,充分發揮雙擁共建的強大生命力,幫到點子上,扶到要害處。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今年6月,青海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正式確立了以“著眼全局統籌、納入體系統建、軍地合力統抓、遂行任務統用”為思路,以軍民融合發展為途徑,以發揮“八隊”作用為目標,以實現“九化”為標準的新時代“民兵+”建設新模式。

在西寧,“民兵+搶險救災突擊隊”為地方搶險救災打造了一支靠得住的“突擊隊”;在果洛草原,精通藏漢雙語的“民兵+政策宣講員”隊把黨和國家的“好聲音”傳到牧民百姓心中。“民兵+”青海模式正深刻詮釋著人民軍隊為人民的目標和理念。

“‘民兵+'實現了民兵力量結構佈局由好到優的‘+';黨的組織功能由弱到強的‘+';履行職責範圍由小到大的‘+';遂行任務能力由低到高的‘+';使用管理模式由老到新的‘+'。”曲新勇說。緊貼國防動員主責主業、緊貼軍地橋樑紐帶屬性、緊貼地域發展節奏,“民兵+”讓建設新青海的集結號聲更加鏗鏘有力。(楊陽)

青海“民兵+”:綠迷彩守護江源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