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警察故事丨張玲:做百姓最貼心的「小棉襖」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張玲,女,1989年4月出生,彝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貴州赫章縣人,2015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戶籍民警。初來乍到,業務知識是橫在張玲面前的一道坎,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張玲同志利用下班時間、週末和節假日認真學習鑽研有關戶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遇到問題虛心向前輩請教,很快成為了派出所的業務骨幹。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高效服務,當群眾的“暖”心人

戶籍室作為公安機關直接與群眾打交道的對外窗口,猶如一面鏡子,照亮的是整個公安隊伍的形象。張玲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嘴要甜,手要快,腿要勤,眼要明,心要實,情要真”,她用耐心的服務和真誠的微笑熱情地為每一位群眾答疑解惑,很快贏得了轄區群眾的廣泛稱讚。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2017年10月一天的上午,新店鎮的王某因為結婚需要將戶口遷至雲南省麗江市,由於家中突發急事已預定下午2點的高鐵趕回麗江,王某心急如焚的來到新店派出所戶籍窗口諮詢。張玲瞭解情況後,立即按照規定為其辦理遷移證,在辦理過程中派出所突然停電了,程序未能申報成功,遷移證無法辦理。她急群眾所急,主動與平溪派出所戶籍民警取得聯繫請求協助辦理,並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驅車趕往平溪派出所戶籍窗口順利為王某辦理了遷移證。2018年春節,張玲收到了王某從雲南寄來的新年賀卡,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熱情服務,用行動為群眾辦實事

2017年10月24日,轄區一老人來到派出所戶籍室反映戶口問題。張玲經過詳細地詢問,得知老人在上世紀80年代從岑鞏縣嫁入新店鎮新店村後,便長期在新店村居住,沒有將戶口遷到新店轄區。2007年岑鞏縣公安部門在將轄區人員錄入系統時,因老人老家親戚不瞭解情況漏將老人戶口信息進行登記,造成老人沒有了戶口。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為了幫助老人解決戶口問題,張玲積極和社區民警一起入戶核實老人基本信息,經核實調查後張玲與同事一起去到老人原籍地進行走訪,收集了相關證明材料後,順利幫助老人上報了補錄戶口材料。當張玲親自將辦好的戶口本和居民身份證送到了老人家中,老人激動地握著張玲的手說:“警官,太感謝你了,你讓我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創新服務,多措並舉解民憂

在平時工作中,張玲除了從事戶籍工作外,她還兼顧派出所內勤工作。戶籍內勤是派出所的大管家,既要為辦理戶籍事務的群眾服務,也承擔著派出所文字材料、綜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務,張玲每天的日程都被排得滿滿的。為將這些繁雜的事務處理好,她不斷改變工作方式方法,她告訴自己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才能保持高效優質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效率。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為最大限度地節省辦事群眾時間,避免群眾跑冤枉路,張玲所在的戶籍室堅持實行首問負責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認真落實上門服務制度、預約服務制度、錯時服務制度,將優質服務做到每一位百姓的心裡。針對轄區老年人、殘疾人、外出務工人員和學生等群體出門難、時間緊張的實際狀況,制定了戶籍服務“365天服務無盲區”制度,週六正常上班,週日、節假日每天都有值班人員,在宣傳欄公開自己微信、qq、手機號碼等聯繫方式,保證隨叫隨到,急百姓所急,最大限度地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在平凡的戶籍窗口崗位上,張玲用細心、耐心、愛心地接待每一位辦事群眾,用熱情服務點亮“窗口”形象。

審 核:張 輝

編 輯:潘起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