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多大才合适呢?

为什么我们买房时需要关注房子的公摊面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房子的使用面积。那么房屋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算?是开发商说多少就是多少吗?当然不是

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多大才合适呢?


所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如今,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商品房都有公摊面积。一般是指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共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主要包含电梯井、垃圾道、变电室、管道井、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等建筑面积,通常以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


除此之外,公摊面积还包括两房之间的公共分隔墙和外墙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需要注意的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库和为多栋楼服务的警卫室以及管理用房则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产权是归整栋楼的业主共有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业主对其享有权利,并承担责任。

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多大才合适呢?


公摊面积应该怎么算呢?一般公摊面积可以住宅楼公摊系数为参考数值来计算:一般用各单元参加公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摊面积。当然,这需要公摊的面积要由产权部门测绘队实地测量。

住宅楼公摊系数=需要公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公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

通常情况下,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大于多层。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不过每个楼盘甚至楼盘中每栋建筑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公摊面积还是需要实地测量,具体要根据房子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明确的范围标准。

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多大才合适呢?


对于公摊面积,不少人总觉得越少越好,这自然是对的,但目前市场中,不少人总会将得房率作为判断公摊面积少的少有标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由于建筑设计的提升,不少户型中都有了赠送的空间,无论是地下室、阳台还是飘窗,很多开发商会将赠送面积算入到套内面积计算,由此计算对于公摊来说,面积不光一点都没减少,相反却能获得很高的得房率。为此,高得房率≠公摊面积少。

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多大才合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