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赵述岛,坐落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七连屿,是一个仅有0.22平公里的小岛。数千年来,海南渔民在这里耕海牧渔,来了一批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又走一批。因为长期没有建设规划、没有淡水、没有充足的电力,渔民的生活极其原始、简单。为了加强对七连屿的行政管辖和建设,2014年,三沙市在赵述岛成立了七连屿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至今仅四年时间,赵述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渔民生活得更有尊严。2016年,赵述岛被评为省级三星级美丽乡村,2017年七连屿管委会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赵述岛如何华丽转身,从一个脏乱差偏远小岛蜕变成全国文明岛屿?我们走进赵述岛,探寻这里文明建设的艰辛足迹,循访这里盛放的文明之花。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绿色的赵述岛。许文 摄

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就是物质文明是文明建设的基础。

赵述岛的文明也是从改善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开始的。

谢胜清已经在赵述岛生活了二十多年,一开始是打渔,后来专门收购渔货。岛上的艰苦条件,他记忆犹新。

“缺水少电,那时的日子真是难过啦。”谢胜清说。

当时,谢胜清自己买小型发电机发电,一天只能发电四五个小时。这些电既不能保证生活用电,也带动不了冰柜,也不敢多收渔货,怕因没电而变质。别的渔民家连做饭、烧水的电都没有。不少渔民在岛上砍树做柴烧,对岛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而现今,谢胜清家有六个大冷冻柜,每个大冷冻柜里满满是刚收购来的各种渔货。其它渔民家家户户都有大冰柜,做饭、烧水用电足,渔民再也不用砍树烧柴了。

“有了电,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发生了大的变化。”谢胜清说。

七连屿工委管委会成立后,立即着手解决渔民的用电问题。赵述岛先后购置两台150千瓦发电机组,实现赵述岛居民用电“双保险”,保证了居民一天24小时用电。

用水问题也是七连屿工委管委会要立即着手解决的。

过去,赵述岛渔民用水靠两个途径,一是装雨水喝,二是有收购渔货的船从海南岛带淡水过来。淡水贵如油,那是赵述岛的真实写照。赵述岛一年四季高温高湿,渔民出海打渔,外出干工,常常汗流浃背,洗个澡的淡水都没有。如果遇上台风天,没船来,吃的淡水都紧缺得很。

2014年,七连屿工委管委会先后在赵述岛购置了两台平均日产100吨的海水淡化设备,建设了海水淡化厂,不仅保障了渔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保证了岛上的建设用水。有了水,渔民们不仅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澡,洗衣服,渔民家还可以种菜。赵述岛一畦畦的菜地里,有南瓜、黄瓜、葫芦瓜、蒜苗、青菜,一有尽有,基本解决了赵述岛渔民蔬菜供应。

“以前想都没想到这里还能种菜。现在有了水,家家户户都种了菜。”渔嫂王春珍说。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渔嫂在赵述岛菜地浇菜。许文 摄

2015年,7800吨的三沙一号船正式启航。此船强大的补给能力也给赵述岛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饮用水、所需的油盐柴米等各种生活必需品,每周运到永兴岛,再用小船从永兴岛运往8 海里外的赵述岛,补给及时而充足。

补给能力增强,还加快了各种项目的建设,特别渔民定居点的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15年开始,七连屿工委开始在赵述岛建设渔民定居点。目前,渔民定居点第一期16栋26套二层楼房已经建成。渔民定居点内道路已铺设好瓷砖,路边空地上都种了草皮、树木、三角梅等,展现了海岛新村风貌。第二期9栋48套楼房正在建设。这些楼房建好后,将分配给渔民居住,渔民的居住条件也将大大改善。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赵述岛渔民定居点。宋起来 摄

精神文化有了长足发展

孙海珠是琼海谭门人,跟随爱人来到赵述岛已经有六年多了。刚上岛这一两年,做做饭,晒晒渔货就成了孙海珠的日常工作,没什么娱乐生活,日子过得平淡无味。

为了改善渔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七连屿工委管委会专门从海口请来广场舞专家,教渔嫂们跳广场舞。经过一个多星期培训后,孙海珠等十多位渔嫂都学会了跳广场舞。现在每天吃完晚饭,渔嫂们就来到工委办公大楼前,跳广场舞。悠扬的舞曲声在宁静而偏远的小岛之夜响起,显得是那么清脆而沁心。渔嫂们爽朗的笑声,划破夜幕,萦绕在微凉的海风中。

“渔民日子过好了,我们就要想办法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七连屿工委书记王春说。

几年来,七连屿工委管委会不仅在岛上改造了数字电视,能收看60多套电视节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致力于打造文化品牌。

上世纪七十年代,赵述岛渔民就地取材,用珊瑚石建造具有岛礁特色的珊瑚石屋。在赵述岛的规划建设中,七连屿工委保留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石屋,作为还原祖辈渔民在七连屿生活的一处人文景观,并进行了修缮。如今,石屋内展示有更路薄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美丽七连屿图片和渔民的生产生活画面,赋予了珊瑚石屋更丰富而深刻文化内涵。这里也已经成为了上赵述岛的人们感受岛礁文化的必去之处,成了岛礁文化品牌。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珊瑚石屋。许文 摄

在赵述岛渔民定居点一期建设中,七连屿工委管委会树立岛礁文物保护意识,宁可少建一栋房,也要特意留下了旧的居委会办公室,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一新一旧办公地的对比中,让人感受到过去工作的艰辛,和现在办公环境改善的不易。同时,工委管委会在环岛路用花圃园艺打造各类特色景点,在海边沙滩上打造滨海风情文化长廊,让七连屿文化韵味更足。

文化能荡涤人的心灵,而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还要从细微的实处着手。

设市前,岛上没有厕所,渔民都在野外解决。岛上天气炎热,不少渔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膀子四处走动。随着赵述岛建设进程加快,上岛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不文明现象不改变,不仅有碍观瞻,还影响赵述岛的文明建设进程。

2014年,七连屿工委管委会就制定了赵述岛《文明公约》,但真正执行起来相当困难。自由惯了的渔民,并不想受到太多的约束。

“要渔民改变过去一些不良习惯,真难呀。”赵述岛居委会干部詹道全感慨道。

七连屿工委管委会在赵述岛建设了公共厕所,让渔民逐步改变了在野外解决“内急”的现象。后来,又给渔民家都建了厕所。

倡导文明之风中,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带头遵守乡规民约。班子成员还利用晚上时间,深入到渔民家,跟渔民聊天,教育渔民改变不良习惯,了解渔民的需求和困难。对有困难的渔民,工委管委会派人帮助解决,让渔民真正感受到工委管委会就是他们的“家人”。

长期的细致工作,感化了渔民。如今,在赵述岛,人们再也看不到光膀子四处走动的人。赵述岛已经形成人人自律,争当文明公民良好风尚。

“渔民非常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大家都很文明,很自觉。”七连屿管委会主任科员刘明秋说。

生态环保有了明显成效

9月6日,知名作曲家孟军赴赵述岛采风,沿着赵述岛环岛路看点看景,不由地发出了连声赞叹:干净、美、震憾!

虽是上午十点左右,气温达到三十多度,孟军一行走在赵述岛环岛路上,还是显得荫凉。

设市后种下的道路两边的椰子树,已经长得四五米高,有些已经结果了。在海风的吹拂下,挺拨苍翠的椰子树婆娑起舞。椰子树下的草皮,已长得厚厚实实的,青翠可爱。路上不时还看到鹭鸟安静地觅食。海边细沙,清澈透明的海水,是这样的纯净。这些无不引得孟军一行赞不绝口。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赵述岛环岛路。许文 摄

赵述岛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原来,赵述岛生活垃圾、螺壳、海漂垃圾随处可见,渔民村到处都有垃圾堆放点,蚊虫滋生,环境卫生脏、乱、差。七连屿工委管委会上岛后,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历时15个天,清理出各类垃圾50余吨。随后,在村中安放18个环卫垃圾箱,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对渔民村、办公楼等各区域的卫生保洁,做到“一日两扫、全天保洁”,实现岛礁卫生无死角,保持了赵述岛干净整洁的面貌。

随后,又加强了赵述岛的建设规划,建设了赵述码头,可以停靠大型船只。在岛上新种植树木60多亩。

种树是艰难的。每棵树苗都要用船从海南岛运到永兴岛,再从永兴岛用渔船运到赵述岛,再由吊机吊上岸,人拉肩扛运到种树地。同时种一棵大树要一吨黄土,小树也要几十斤,这些黄土同样要从海南本岛运来。树种上了,还要浇水、锄草。每种活一棵树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从2017年9月开始,七连屿工委管委会还在七连屿实行了“岛长制”,岛长负责岛礁的绿化、生态保护、垃圾清理等。 “岛长制”实行后,赵述岛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 “岛长制”进行了专门报道。

如今,人们站在观景台俯看赵述岛:满目葱茏,绿树成荫。环境的改善让多年不再上赵述岛的成群鹭鸟又在这里“安家落户”了,赵述岛已经从一个脏乱的小岛华丽转身,变成了文明整洁美丽的海岛“村庄”。

文明之花在赵述岛处处盛放!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文明建设的力度,为三沙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王春满怀信心地说。(文/宋起来)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赵述岛海滩。许文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