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成看病|控癌有“玄妙”?

癌症可怕,世卫组织最新公布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球每年死亡总人数近六分之一,在中国每分钟有7人确诊癌症,4人死于癌症,它往往来势汹汹,“杀”人无情。

癌症不可怕,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一种“慢性病”对待。不少癌症患者与癌共存,长期生存。这其中,除得益于科研技术外,还有什么辅助之法?

这天的徐克成专家门诊,来了一位佛山的中年男子易先生。易先生是直肠鳞状细胞癌Ⅳ期病人,伴淋巴结、肝多发转移。2017年3月确诊后,开始顺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原本5个疗程的化疗,只做了4个他再也坚持不下去。对肝部肿瘤,做了射频消融和肝动脉造影+TAE术。当年10月开始行PF方案化疗6程,后因骨髓抑制暂停。

这个病把他折磨得痛不欲生,身心俱疲。这个时候,他开始跟随妻子接触佛经,行善积德。“彷佛打开了一扇窗”,让走投无路、痛苦沮丧的他豁然开朗不少。有了信仰后的易先生变得积极乐观,求生的欲望也渐强。

看完易先生的报告,徐克成教授感慨,“你活到现在不简单啊。”他表示,也许信仰在其中确实起了一些作用。徐克成教授联想起前不久见到的Z市的一位退休副市长L女士。L女士讲述了自家堪称“神奇”的患癌故事:

L女士的家公98岁,患前列腺癌十多年,没有开刀,也没有做放、化疗。至今存活了十几年,每天还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跑。

她自己的父亲,患肠癌,开刀后仅做过一次化疗便放弃了。

她的丈夫,是非小细胞性肺癌,开刀后吃了一个月的靶向药,感觉副作用太大就停掉了,至今存活10年。

她的婶婶63岁,乳腺癌,发现时已有转移,没有经过大动干戈的常规治疗,至今存活已5年。

她的康复之法可归结为:1、保持心情愉快;2、保证营养平衡;3、维持适度运动;4、常泡温泉“排毒”。

徐克成教授听完L女士的介绍大感震惊。作为从医数十载的临床医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这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又恰恰如此,他认为这是需要长期研究的。

出现在L女士家用非药物治疗的“奇迹”印证了中国一句俗话“无药是良医”,同时也说明“消灭”+“改造”的“中国式控癌”很有道理,把“心灵、营养、运动、排毒”作为癌症康复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徐克成介绍,负向情绪会使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促进癌症发展和转移。那么,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是否能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虽然在世界文献中,没有找到可信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作为癌症患者,他认为,在自己13年的控癌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乐”。

另外,L女士提到的泡温泉,徐克成表示,有文献指出温泉中硫化氢能减轻炎症,增强免疫功能,对癌症也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究竟硫化氢的效用如何,他本人并未进一步研究过,因此不好下定论。

徐克成认为,目前看来,吸氢气是最佳的“排毒”方式。它可以清除过量、有害自由基,保护线粒体(和细胞核)。一方面可以抑制癌细胞,另一方面可能保证机体有足够能量供应,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氢,能治病,自然是“药”;但它却无毒,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健康法宝。



徐克成看病|控癌有“玄妙”?


徐克成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总院长、国内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

早年从事消化病、肿瘤肝癌和胰腺癌临床和研究,主编中国最早的消化病专著《消化病现代治疗》和中国第一本胰腺病专著《临床胰腺病学》。近年,潜心研究以冷冻消融为主的肿瘤微创治疗和以免疫、中西医结合为中心的肿瘤康复治疗,主编专著9本,其中主编中国第一本《肿瘤冷冻治疗学》和中国第一本《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涉及肿瘤消融和免疫治疗的SCI论文100余篇。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名誉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法人和名誉主席。中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编著肿瘤科普读物:《非常故事》《我与癌症患者讲实话》《跟着我抗癌》《与癌共存》《践行中国式控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