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賣書起家,兩家企業爲何相差300倍?

同是賣書起家,兩家企業為何相差300倍?

這幾天有一條消息被刷屏了,亞馬遜股票市值超越萬億美金大關,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市值過萬億美金的企業,另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蘋果。而作為亞馬遜的老闆,貝佐斯的個人財富也是水漲船高,已經遠遠的把老牌的全球財富排行榜的常客比爾蓋茨、巴菲特等,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而在國內,也有一個和亞馬遜起家一樣,都是從賣書開始的,這家電商平臺叫做噹噹網,噹噹網成立的時間比亞馬遜晚了4年,也是從賣書開始,模式基本上覆制了亞馬遜,噹噹網作為電商企業,起步在國內算是比較早的,那時候,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都還沒有出生呢。雖然起步近似,時間也相差不是很大,但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兩家企業的差別可謂是天壤之別。

噹噹網在國內電商界,早已淪為配角,到目前仍然無法擺脫圖書銷售的定位,其銷售額在電商中所佔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目前最後可能的結果就是被收購,噹噹網最為單獨的電商平臺存在的價值已經不是很大,最終要看哪個大佬出手了。而亞馬遜則從圖書起步,到現在已經成功轉型成為線上百貨全球最大的電商商務平臺。不僅在電子商務,在服務雲,線下無人零售領域內,亞馬遜都頗有斬獲,貝佐斯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宇航公司,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為什麼同是賣書起家,十幾年的時間,兩家企業為何會相差如此之大呢?

噹噹的起步不可謂不早,機會不可謂不多,噹噹網上市的時候,淘寶還不成氣候,京東更不值得一提,外部環境確是中國電商商務的大爆發,而握有先發優勢和上市現金在手的當當,卻選擇了最為謹慎的發展策略。雖然保守的策略在有些時候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但在一個爆發期的行業裡,這種謹小慎微的發展思路,將最好的發展時期眼睜睜的錯過了,而同時期的淘寶和京東在大刀闊斧的發展策略下,迅速崛起。更不用說國外的亞馬遜了,成功從圖書銷售商轉型了線上商超,目前已經蛻變成一家高科技公司。

噹噹戰略失誤的另一個原因,和李國慶俞渝夫妻的做事風格相關,兩個人的性格都偏於保守,缺乏狼性,喜歡過安穩的小日子,因此,在公司面臨大的決策的時候,往往瞻前顧後,決策較慢,在執行過程中又缺乏果敢,很多想法都是挺好的,在淘寶推出了toC的模式後,噹噹曾經也推出了自己的“噹噹寶”,當經營沒有一段時間,便偃旗息鼓,不了了之了。對於圖書的侷限性夫妻倆也是看到了,也知道要進行轉型,但是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是以圖書為核心,放不開,一切的轉型都圍繞圖書來展開,最終其他的轉型都成了圖書的陪襯,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擺脫圖書的標籤。反觀京東,也是從3C起步,但目前3C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經成功轉型綜合線上商超。

當然,這其中有當當的失誤,而在亞馬遜的發展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大的波折,每一步都走的很穩,走的很解決,無論是從圖書向綜合線上商超的轉型,還是現在向線下,無人零售的轉型,都走的既快又穩。而服務雲的業務更是撐起了亞馬遜發展的另外一片天空,如果說服務雲是現在的話,那未來亞馬遜也早已做好了謀劃,其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將對10年,甚至更為長遠的企業發展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貝佐斯的眼光不得不讓人折服。

大家面臨的環境差不多,企業起步的時間也差不了多少,在十幾年之後,兩家企業的市值相差幾百倍,這對於我們所有的經營者來說,是非常好的參考案例,一個好的領導者將帶領企業披荊斬棘,迎風破浪奔向未來,而一個糟糕的領導者,也會將一把好牌打爛,錯失發展良機,最終優勝略汰,成為歷史流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