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在抗日时期是什么处境?

等风来9966


国宝熊猫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那估计还是现代的时候,听过最多的估计也是熊猫外交,因为这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同时外国人也很喜欢这种特别的动物,所以在促进和谐的同时又让老外真正的一睹它的风采,虽然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熊猫的身影、或者听到熊猫的新闻,但是在抗日还有更早的古代时期熊猫的存在感都比较低。

首先,在抗日的时候,可以说是最紧张的时候,那可是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很多人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关注熊猫老弟在干啥,而那个时候熊猫也比较老实,自己就活在四川那边的深山老林中,也没有人打扰,日子过得也算是滋润。



其实近代的时候老蒋也给美国人也送过两只熊猫,时间点正好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候的中国实力不强,所以蒋介石想寻找外援,于是就找到了美国头上,而交接的事情就交给了宋美龄,宋美龄听闻美国人早就对于熊猫有特殊的热爱,所以就送了两只给美国人,这是除了最近听说的熊猫外交之外的又一次,而且时间还是抗日时期,那么以前的外国人怎么知道有这么个物种的呢?还特别的喜欢。



当年欧美那边的人知道是因为当年有欧美人在中国游玩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神奇的物种,把消息带回去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人都有好奇心,总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后来美国又有一支探险队,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个物种,后来他们成功抓住了一只并且做成了标本带了回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后来又有探险队陆续从中国运走几只活的熊猫,看了真的熊猫之后,美国人更是喜欢的不行了。



其实除了在抗日时期宋美龄为了建交送给了美国人两只熊猫之外,在公元685年,武则天也是为了和当年的日本建交,也送了两只活的熊猫给日本。其实说到我们对于熊猫的保护问题上,我们显的有些被动,因为并没有一直将这个物种保护起来,而是在发现很多人喜欢之后,同时也是因为熊猫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然后才开始重点保护熊猫。

值得庆幸的就是曾经日本侵略的时候并没有打入四川,这么可爱的国宝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虽然早期有外国冒险队进行了捕杀,但是随着熊猫在抗日期间和美国的建交效果,我们也对熊猫慢慢的重视起来。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熊猫在广为人知、取得今日的国宝地位之前,其历史是被猎杀和捕获的历史。这个过程从古代持续到建国,以1869年为分水岭,之前全是杀害,此后捕、杀各居其半,而其成品无一例外,全部都走私或贩卖到了美洲和欧洲,这个时间段自然也包括了抗战时期。

在获得异国他乡广泛的曝光与关注度之前,最初只有熊猫出没区域的山民对其进行猎杀,理由很实际,因为它偷吃了庄稼或吓到小孩子;1869年之后,外国人也加入了这场狩猎,这是一种在各种理由之下的有组织、有目的行为。重点说说后者,其理由至少有三:

1、夸耀自己的美德。

首次射杀大熊猫的小罗斯福兄弟之父、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是二战期间那位连任四届的大佬)曾说:

(猎人)必须身体强健、心智成熟,而且必须集精力、决心、刚毅、自信与自助能力等品行于一身。

2、为博物馆寻找生物标本。

这是同一时期几乎所有欧洲人的共同目的之一,因此他们远渡重洋及其后一系列费用大半都由大公司或博物馆资助。

3、借助猎杀以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以博物学收藏巩固证据基础,促进现代的野生动物保护机制成形。

如1886年,美国捕猎者威廉·霍纳迪首倡设立保护野牛及其他濒危特种的动物园。

这个理由让人茅塞顿开,同时也让人感慨欧洲人的无耻狡诈。这条理由出自《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本文所基于的时间脉络及故事梗概也来自这本书。

一、杀害

1869年,一位来自法国且热衷于博物学的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1868-1870年的探险之旅中来到了四川雅安邓池沟天主教堂,有幸成为了第一个目睹熊猫这种神奇动物的西方人,当然,是死去的而不是活着的熊猫。且慢喷,熊猫并不是被他所杀,而是山间猎户的战利品。

戴维意识到这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从未出现的物种,他本身便受巴黎博物馆的资金支持,为该馆寻找动、植物标本。回到教堂后他雇佣山间猎户对这种“完美的、黑白相间的熊”进行追踪,很快,猎人们就为他带来了一只年轻的黑白熊。

解剖后的熊皮及一封单独的信同时被寄往了巴黎,在信中他写道:

我未曾在欧洲的博物馆看过这种特种,而且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种类;也许它将成为科学上的新发现!

戴维斯之后,又有英国人(威尔逊等)、德国人(魏戈尔德等)、澳大利亚人(埃德加)、英国人(佩雷拉)等次第来到,其中

德国人在山民那儿买了一只婴儿熊猫,澳大利亚人见到过一只貌似熊猫的动物,余者皆一无所获。

1929年,小罗斯福兄弟说服了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支付远征队的费用,前往中国。他们说:

我们此次旅程的“金羊毛”就是大熊猫。

金羊毛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稀世珍宝,人们都想得到它。

同年4月13日,兄弟俩在大森林中发现了熊猫的足迹,在他们的追踪之下,最终发现了前方摇摇晃晃行走的金羊毛,两人几乎同时开枪,也同时命中。

一个月之后,这只大熊猫被剥皮,运往芝加哥。

小罗斯福兄弟由此成为首次成功射杀成年大熊猫的西方人,同年底,两人出版了远征传记《追寻大熊猫》,风行一时。

他们是荣耀的,也是卑劣的。

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各大博物馆竞相攀比,各大熊猫猎杀远征队肆无忌惮地涌向中国西部,开启了一个群体的兽性和卑劣。

1931年,费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远征队猎杀了一只熊猫幼崽,加上从当地猎户那里购买的好几只,一起剥皮送回费城。

1934年,美国自然博物馆赞助的队伍成功猎杀一只成年大熊猫,并举行宴会,吃熊猫肉。他们捕猎的具体过程,曾写成文章刊载于《博物学》杂志,里面充满了自夸之意。

还是这家博物馆,早在1919年便资助了格雷厄姆这位旅居四川多年、博学多闻而狡猾高效的传教士。截止1934年,他在宝兴、汶川一带,他交给该馆超过20只熊猫标本,且很多是以整只遗骸的方式运走的。

1935年6月,红军长征路过川西夹金山脉,和他们擦肩而过的密林中,还有西方人捕捉熊猫的忙碌身影。英国上尉布罗克赫斯特,在自费开展的熊猫狩猎行动中,可能就在红军征程几百里的范围内,成功射杀了一只大熊猫。在回忆文章里,他用不知廉耻的笔触写道:

我不辞万里,从28000英里外的远方而来,就是为了射出这发子弹。

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攀比之心,在精英们向往的欧美,在他们认为的“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的异域,这种攀比只会催生比黄色人种更恶劣、更无耻、更疯狂的变态行为。


二、活捉

菲尔德博物馆在展出小罗斯福兄弟猎杀标本的同一年里,再次派遣弗洛德·坦吉尔·史密斯进入大熊猫栖息之地,希望厘清那里的动物生态。

史密斯野心勃勃,妄图成为第一个活捉熊猫的人。他建立营地,雇佣猎人,构筑了庞大的捕捉网络。但他最终一无所获。

1934年9月,哈佛大学毕业的哈克尼斯誓言成为将活着的熊猫运出中国第一人。但壮志未伸,便在1936年2月在上海辞世。

1936年,哈尼克斯的妻子露丝·哈克尼斯抵达上海,决心完成亡夫的遗志。在这里,她遇到了上文提到的史密斯,虽然最终两人没有组队去西部,但显然,从史密斯的嘴里,露丝学会了日后对她至为重要的一些经验。

和露丝组团的,是曾协助小罗斯福兄弟创造历史的探险队成员之一、中美混血儿杨杰克之弟杨昆廷。

他们在汶川建立了三个营地,同年11月初,露丝从一个巢穴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了一团黑黑白白的小东西,这就是熊猫宝宝。

她为其取名“苏琳”,在疏通海关官员后,得到了一纸“狗一只,20美元”的许可证,顺利回国。

在美国国内,苏琳所到之处,露丝都会被蜂拥而至的记者所包围。在汹涌而来的访客中,包括前各大远征队成员,在看过可爱的熊猫宝宝之后,小罗斯福兄弟听说要剥皮展览,说,“这听起来就好像要剥了我儿子的皮一样!”另一位曾亲自射杀过大熊猫的人也坦言:“我以后对熊猫都下不了手开枪了。

这只熊猫宝宝没多久就卖给了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一星期之内,门票收入就将付给露丝女士的款项支出摊平。


三、抗战时期的熊猫

大约在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同时,露丝再次回到了中国,准备第二次的熊猫探险行程。在上海,她入住的饭店被炸弹摧毁,而露丝并未知难而退,反而决定毫不畏惧,继续前行。

应当承认,露丝·哈克尼斯女士确实具有远超常人的坚强品质,或许就是这种品质,让她在寻找熊猫的过程中两次中奖。1938年1月,露丝再次捕获一只熊猫宝宝,最终取名为美美(Mei-Mei),4月1日,苏琳感染肺炎死去。

露丝第三次赶往四川,从前协助她并与她有露水姻缘的杨昆廷此时捕获了两只熊猫养在成都。这两只熊猫的命运是,其中一只突然发狂,被射杀;另一只被露丝放归山林,重获自由。由此,露丝成为了第一个把活的熊猫运到西方、第一个将活的熊猫放生的人。总的说来,这位女士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犹然找回了本心,是令人敬佩的。

1938年6月10日,成都一位大学教授(应该是外国人),赠送给布朗克斯动物园一只母熊猫,被命名为潘多拉。

而此时史密斯终于也有收获,他抓到了六只熊猫,已经运到成都。1938年6-10月,武汉会战爆发,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史密斯为此困在成都半年之久。露丝曾看到被其圈养熊猫的惨状:

他把它们养在脏兮兮的小笼子里,任由烈日暴晒,没有遮蔽,没有自由活动空间。他只专门大批猎捕熊猫,而完全不顾它们的死活。

这六只熊猫最后经由香港运抵伦敦,其中一只早在到达香港前便已死去,到伦敦后,最老的一只也死去,还有一只被卖给德国商人,巡回各地展览。剩下三只进入伦敦动物园,连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也与姐姐玛格丽特公主一道来观看首次出现于英国本土的熊猫。

群众中还有一位早年移居英国的中国诗人蒋彝,他为熊猫写下了两本童话书,一本是《金宝与大熊猫》,一本是《明的故事》。在后一本书中,他写道:

明是中国的真正代表。它天真善良又好客,跟中国一样。它很有耐心,就好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它择善执守,中国人也是一样。它打算下半辈子都住在这里,与英国人成为永远的朋友。

是啊,蒋彝先生以作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熊猫背后所代表的中国人品德,择其善者而从之,执其毅者而守之。这当然是不具侵略性的,正因如此,才被更具侵略性的外国人所欺侮压迫。

经由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再迟钝的国民政府都察觉到了西方对于熊猫的痴迷,综合当时的艰苦环境,决定了熊猫的作用必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美国成立了“援华联合会”,国民政府回赠了一对熊猫以表示感谢,它们以“潘弟”和“潘达”的名字抵达美国,成为首次跃上国际政治舞台的熊猫。

宋美龄借助此事对美国民众发表了演讲:

我们……将这一对讨人喜欢的、黑白相间的、毛茸茸的熊猫赠送给美国。我们希望它们可爱逗趣的模样可以将欢笑带给美国的小朋友,一如来自美国的友谊之情所带给中国民众的喜悦一样。

在伦敦动物园接连死去两只熊猫后,英国商会打算以提供一个全额资助的名额为交换,换取一位中国生物学家及熊猫前往英国科研机构学习一年。1946年,随着这个设想的变成现实,中国首次经由熊猫出口获得了实质利益。

而此时,随着两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投下,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投降。

4年之后,新中国成立。

西方对熊猫的种种犯罪和剥削就此终结。

而对熊猫的保护和研究,才蹒跚学步、慢慢开始。


这就是我们的国宝的艰苦岁月,也是吾国吾民的艰苦岁月。

滚滚被猎杀被奴役的苦难史,也是吾国民被猎杀被奴役的苦难史。

落后就要挨打,丧失了尊严和自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但国家如是,人民如是,便连动物也如是。

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禽一兽、一草一木都不再被欺侮,不再被伤害,这就是国家强大的意义。


参考书籍:《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

————完————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主攻南北朝历史、武侠中的历史及神话历史,认真的扯淡,认真的考证。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及关注~~~~


王事情


公元685年九月十八日,中日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出现了,武则天送给日本的两只活体大熊猫从长安上路,揭开了中日两国外交的新篇章。

公元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日本少壮派军人的挑衅下,中日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一页,对于中国来说,也是苦难的一页,长达14年的对日抗战由此开始。

熊猫在民国这14年期间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从籍籍无名,发展成了中外亲善大使。

1869年,一位法国神父意外“发现”了这种不一样的熊,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欧美,引发小规模的小众关注。

1929年,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组成的探险队,前来四川一带射杀大熊猫,他们成功猎杀了一只雄性大熊猫,他们把这只标本带回美国,并成功的引来了更多国际捕手前来探险。他们持之不懈的从中国运走十几个活体熊猫,当有一只叫苏琳的熊猫在美国的动物园公开展出时,小罗斯福再度与这种动物相逢,他流下了痛悔的泪水:

“假如现在让我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当成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用我的儿子小小罗斯福来代替!”

连当年的刽子手小罗斯福也被熊猫滚滚融化,可以想见当时滚滚们在西方的受欢迎程度,也正是因为西方人持续的造势,也使得民国政府深刻理解到了熊猫的珍贵性和重要性,三十年代后期,政府开始对野生大熊猫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捕禁猎、禁止运送出国境,外国人再也不能跑到中国猎杀熊猫了。

原本带到国外的活体熊猫数量太少,又极其分散,形不成繁衍生育的起步标准,而民间熊猫热又持续升温,呼唤更多的熊猫走到他们的视野中,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民国政府也开始利用这种可爱的动物打起了熊猫外交牌,并获得了成功。

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之前,国民政府一直寄希望于美国人的调停,由于宋美龄的留美背景,这副重任就交给了她。她敏锐的注意到了美国民间的熊猫热,于1941年11月代表国民政府宣布赠送两只熊猫,引发了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一个月后,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与中国彻底站在了同一处战壕。

宋美龄与熊猫同框

宋美龄与熊猫玩偶

与中美两国热烈的熊猫外交奠定的盟友友谊相比,敌方日本国内的报纸当时对熊猫也有报道,但日本人始终没有打到熊猫的地盘,无缘亲近芳踪,也就没有在国内掀起熊猫热潮,直到战后的六十年代末,他们才如梦方醒,并终于在1972年获赠大熊猫“康康”和“兰兰”。


历来现实


在民国开始的时候,大熊猫几乎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里,曝光率很低,再加上当时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吃饭都是个问题,就不会去在乎大熊猫的问题了。

大熊猫地位的提高来自于它们在欧美国家的成名,之前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奇怪的物种,所以在一名欧洲神父发现的熊猫的踪迹并将熊猫的信息带回了欧洲后,当即在欧美国家引发了对熊猫的热潮。


熊猫外交在现代的出现

不过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刚开始欧美国家的人根本就没有被这种可爱的动物给打动心扉,他们对熊猫的表达方式就是猎捕。

他们拿起枪支来到了四川,猎杀了起码几十只熊猫制造成标本,并最终带回了国内,随着这些标本在欧美国家的展示,熊猫的热潮在欧美国家越发高涨起来。

而欧美人对熊猫的看法是在有人把熊猫活着带回到他们国家后发生改变的,活着的熊猫让欧美人感受到了这种动物的可爱之处,所有人的心都被这种可爱的动物给萌化了,因此在很多人的抗议下,再也没有人敢到中国猎杀熊猫,他们开始把熊猫摆上了神坛。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开始积极寻求起了美国的帮助,宋美龄在美国展开募捐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了解到了美国人对熊猫的喜爱,所以当即决定送了两只熊猫给美国人,这是熊猫外交的初端。

而宋美龄的这个举动,也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对后来的人给予了很多启发。

熊猫在历史中出现的身影

想必大家对熊猫的了解是只限于现代的,但是据某些专家的估测,熊猫在上古时期其实就已经和人们有所接触,在黄帝和蚩尤展开大战的时候,黄帝一方是骑着巨熊和蚩尤作战的,当时蚩尤一方的坐骑名叫食铁曾,而食铁兽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熊猫。

而在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在给日本这个国家取名字的时候,也送了两只熊猫和70张熊猫皮给日本人,相比于宋美龄的做法,武则天是要早一千多年时间的。

欧美人对熊猫的喜爱以及熊猫的高昂租金

接下来我们再说到外国人对熊猫的喜爱,熊猫在现代之后一直在外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了我国与许多国家友谊的象征,刚开始的时候是有送出过不少熊猫给外国的。

不过当国家意识到熊猫的珍贵之后,就在上个世纪末期终止了赠送熊猫的行为,把送熊猫改为了租熊猫。


而租熊猫的价格现在是一对一年100万美金左右,也就是一对一年60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在熊猫租出去之后,每年的熊猫的食物费用也高达100万美金,总的相加,外国租中国的熊猫, 花费的金钱是一对一年1000万左右。

外国的动物园并不是做慈善的,他们之所以会为了熊猫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熊猫能为他们赚到更多的钱,外国人对熊猫的喜爱是无以复加的,单单是人们买门票看熊猫的钱,就足以弥补他们付出的天价租借费用。

我忘了是哪个国家了,他们有一个动物园在临近破产之际,花了大价钱从中国租了一只熊猫,在熊猫进园之后他们的客流量开始增大起来,随着熊猫的到来,他们也摆脱了破产的危机,生意开始变得红火起来。


所以说熊猫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寻常,后来是受到了欧美国家熊猫热潮的影响,国民政府才开始重视起了熊猫,才开始给予了熊猫一丝关注,不过当时的老百姓们对熊猫却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当时人们正处在战火的威胁下,连能不能活到明天都是个问题,谁有精力去关注动物问题?


孤客生


一个有趣的问题。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世所珍爱的珍稀动物。它们憨态可掬、人见人爱。中国人民起始于1930年代的抗日战争异常艰苦卓绝。到了最困苦的阶段,“第一夫人”宋美龄曾往美国寻求美援。此时,中国的国宝熊猫也为抗战也踏上了异国的旅程,“熊猫外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41年11月9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广播大厦举行了隆重的熊猫赠送仪式。国民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赠送活动。当时,国际局势是美国和日本尚无交战,所以,将熊猫赠送给美国政府是不太妥当的。但是,“曲线”一下,赠送给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和纽约动物学会倒也于情于理说得过去。是日,美国驻华大使出席了典礼,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官方媒体现场直播。之后,蒋介石还与外交部长、中宣部副部长等政要一起宴请中外来宾和记者。当时气氛之热烈,情绪之高涨,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国民党当局发挥着“夫人外交”,优雅智慧的宋庆龄上台,向大家讲述赠送熊猫的美意,最终是为感谢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帮助和友谊:“君等借联合救济会之工作,正在解救吾国人民之苦痛,并在救护无数无辜受伤之吾民,吾人为表示感谢之微意,敬以熊猫一头相赠,吾人希望此项礼物予美国儿童以非常之欢乐,犹如美国对吾民之友谊。”尤其指出给美国儿童以“非常之欢乐”。

憨态可掬的熊猫给美国带来了莫大的欢乐气氛。颇受美国民间欢迎,也引起美国主流媒体如《时代》《生活》等杂志的青睐。甚至,连军事领域也有了它们的“身影”,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中的二中队便命名为“熊猫队”。

以“熊猫外交”表示两国之间的友谊,非常隆重而喜气。也因此,大家对熊猫更多了一份喜爱。据统计,抗战期间,西方国家一共收到十四只由国民政府赠送的熊猫。


老照片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是在上世纪的战乱年代根本没有人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进行保护。而且大熊猫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所以相对的曝光率极低,其生活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熊猫在1869年法国神父戴维雇佣猎户捕获了一只大熊猫,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决定带回法国巴黎,但是这只大熊猫经不起颠簸,所以在路上就死了,结果被戴维制作成了世界上第一只熊猫标本,并且存放在了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

大熊猫的发现,立刻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轰动,他们争先恐后的来到了我国四川地区,一时间捕获猎杀了许多大熊猫,但是始终无法把活着的大熊猫带回西方世界。大部分被制作成了熊猫标本。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人露丝雇佣美籍华人杨昆廷来到了汶川地区,两人在1936年11月9日捕获了一只仅有3磅重的雌性熊猫,给它取名苏琳。然后迅速到上海坐船回到了美国的旧金山。

大熊猫苏琳到达美国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在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展出时,一天之内有4万人观看,打破了这个动物园有史以来的记录。大熊猫也成为了动物界的巨星。



这一次的轰动使得西方国家争相来到中国捕猎大熊猫。1936年到1941年之间,美国从中国带走了9只大熊猫。1936年到1939年英国人也来到中国收购9只大熊猫,并且成功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英国人收购的6只中,有两只在运输的途中死亡,一只卖给了德国商人,并且在德国纳粹的动物园展出。其余三只运到了伦敦动物园,被命名为唐、宋和明。这三只大熊猫的形象迅速占据英国的大街小巷电视报纸的头条。

在英国抗击纳粹最艰苦的岁月中,大熊猫“明”在德军飞机的轰炸下镇定自若,也因此成为了英国人心中的英雄。最终活到了1944年。



在这期间大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于是在国内的地位也迅速攀升。1939年重庆动物园也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会,其中的熊猫标本也引起了众人的围观,由于中文书写的习惯是从右往左读,所以猫熊也被观看的众人称作了熊猫,并且沿用至今。此事之后,政府也限制了外国人捕猎熊猫的活动。


我是越关


熊猫在蚩尤和皇帝的战争中是战神坐骑,在抗日战争中是吉祥物。

熊猫学名是猫熊,因为他属于熊科而不是猫科。熊猫在古代曾被叫做“貔貅”“白罢”“貔”“貉”“貘”等。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再次发现熊猫,给他命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

猫熊变熊猫,可能来自于近代读写方式变化的讹误。不过叫做熊猫自动多了一些萌萌的可爱感觉。

蚩尤和黄帝作战时,据说骑得就是食铁兽,食铁兽中国名字目前为止只有熊猫用过。蚩尤是我国古代一直敬奉的兵神,骑着这么萌萌的熊猫上战场,画面敢好强烈!

不仅是蚩尤,我们古代动不动就说虎豹熊罴这些战斗英雄,罴就是熊猫!

1869年大熊猫被发现并命名,可是很多人认为那是假的,是北极熊化妆而来。直到1936年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人露西才从四川捉到了活体的熊猫,并且带回美国,进入芝加哥动物园,成为了美国人最喜爱的动物。

所以,抗日战争期间,很多四川的猎人受雇于西方人,在山里捕获大熊猫,然后送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



因为熊猫捕捉已经成为产业,熊猫可以可能因人们的喜爱而灭绝,国民党政府只好限制相关活动。

于是,熊猫成了政府的外交砝码了!

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了一对熊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大熊猫一只,正式开始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上个世纪,基本上可以说,谁和中国关系好,就会得到活的熊猫。尤其是1972年之后,我国陆陆续续向美国,法国,德国,墨西哥等国赠送大熊猫。

1982年,大熊猫生活环境恶化,为避免大熊猫灭绝,我们停止了熊猫外交,开始了“熊猫租借”。每只熊猫出国一年,就可以为国家赚到50万美元,可是比起来熊猫在国外取得的经济效益,这点钱不算什么。

为什么这么可爱的熊猫要面对灭绝危险?除了政治和商业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熊猫本身不孕不育症状十分明显。

科学家统计,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78%的雌性大熊猫不育。极低的生育能力,让大熊猫在人类无微不至的关爱下,仅存活1500多只。


历史知事


熊猫外号滚滚,是我国的国宝级动物,在全球的名气都很大。别看它们如今越来越稀有,但据说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地球上的“活化石”。



熊猫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是被当做有传奇色彩的异兽,只不过它的名气是呈曲折波动上升趋势的。

它在中国历史有明确记载的时候就已出现,在《史记》里熊猫叫做貔貅,据说是黄帝驯养的猛兽之一,曾在炎黄大战中,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春秋时期,貔貅的皮(大熊猫的皮)是当时进贡的珍品。貔貅在《山海经》中熊猫又叫做食铁兽,传说相当凶猛,是蚩尤的坐骑。



魏晋南北朝以后,它是义兽,叫做驺虞,象征和平。唐时期女皇武则天也曾将一对大熊猫和70张熊猫皮作为国礼送给日本,象征友谊长存。

不过到了之后,熊猫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毕竟后来战乱越来越频繁,熊猫离人类越来越远,也使得大家无暇顾及熊猫,熊猫这一珍宝好像大家都忘了。


直到抗日战争,还是保持中立的美国人来到了中国,并在没有沦陷的四川生活,他们无意中发现了熊猫这种动物,被这种从来没见过的动物吸引了,回到美国后,大肆宣扬,因此源源不断的美国人来到了四川看熊猫,产生了一股熊猫热。他们乘中国还在打仗,无暇顾及熊猫的时候,也大肆猎杀熊猫。他们只想把熊猫带回美国,不管死的活的。

熊猫在抗日早期这个时候虽不受战争侵扰,但时不时要担心外国捕猎者的偷袭,也是十分危险的。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宋庆龄访美后,得知美国民众十分喜欢大熊猫,也为了减少熊猫被捕杀的局面,于是赠送了两只大熊猫给美国,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在抗日中后期,熊猫名气越来越大,人们重新想起了熊猫这个忘了很久的珍宝,于是开始重点保护熊猫,熊猫重新成为了外交的桥梁,被大多数人所喜爱。

总的来说,熊猫处境在抗日时期分成两段,抗日早期经常受到外国捕猎者的猎杀,处境很危险,中后期送了两只给美国后,引起了重视,熊猫处境才逐渐好转。不过好在不管啥时候,日军都没有打到四川来,要不还不知道他们会对这些熊猫做些什么残忍的事!


夏目历史君


这里有一个故事,被称作“熊猫外交”。



1938年某一天,这天很特别,伦敦迎来了几位东方的客人。这是倒卖的结果!这次本来有十余位,不幸中途夭折近半,几经波折辗转到香港,五只熊猫被送往了西方。

没多久,一个叫奶奶的家伙患病去世,一个叫乐乐的家伙被贩卖到德国,最后到美。剩余三个则是被卖到伦敦动物园。分别取名为“唐、宋、明”。不到两年,园内剩下孤零零的“明”。

当时二战爆发,人们并没沮丧,仿佛明为他们带来了欢快,许多艺术家接连赶到动物园,那里的市民也排着长长的队伍,目的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位神秘的家伙。



在伦敦被轰炸时,他被转移到安全地方,也时常回到伦敦,“会会朋友”。

可惜,1944年刚过完圣诞节,“明”逝世了,全国哀悼,《泰晤士报》还发出讣告。

36年到45年,西方国家一共收到14只由国民政府赠送的熊猫,1941年,宋氏姐妹向美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赠两只熊猫,特感谢协会在抗战中给予的援助。而在36到41年间,美人用不同手段带走了九只!



由于篇幅限制,对“熊猫外交”感兴趣的朋友去瞅瞅,会有意想不到的恼火,还有难过。



非常茴香豆


大熊猫是国宝级的动物,是世界珍惜濒危的物种,目前不足2000只。它在地球上存活了800万年,比人类的文明史不知长多少倍。它萌萌的样子,让所有人见了都会心生喜欢,心生爱意。


然而,就是这稀有国宝级的动物,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命运多舛,遭到外国人多次捕捉猎杀。

美国的罗斯福兄弟先后两次来到中国捕杀大熊猫。第一次捕捉到一直活体大熊猫,偷偷转运美国,由于路途遥远,造成大熊猫死亡,如今这只大熊猫标本收藏在芝加哥博物馆。

但他们并不死心,第二次来到中国,潜入四川凉山地区,并在那里猎杀了一只大熊猫。据他们回忆录写到:那家伙悠哉悠哉地走出来,块头很大,我们朝它的背影开了枪,打中两枪,它难受的左右遥望不知敌人来自哪里,然后,跌跌撞撞跑向积雪洼地……我们再次开枪,它倒下了,试图在爬起来又倒下了……


最臭名的莫过于美国的熊猫夫人。她在1937年,将一只小熊猫猎捕偷运到美国,这应该是第一次运出中国活体熊猫。她以9000美元卖给一个动物园,由于对熊猫习性不了解和照顾不周,这只熊猫一岁时就命丧异国他乡。园方却不以为然,说中国有的是熊猫,再弄来几只就行了。在此后几年间,这位熊猫夫人先后数次带人来到中国,捕捉了五只大熊猫运到美国,被美国人赞誉为熊猫夫人。最终,这五只大熊猫和第一只大熊猫一样客死异乡。

根据现有资料,总共有70具来自中国的大熊猫被做成标本,展示于西方各国博物馆中。

国运衰,大熊猫的命运也跟着坎坷不平,几乎到了灭种的边缘。如今的新中国再也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大熊猫命运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成为中国的一张明信片。大熊猫的命运史何尝不是中国由贫穷落后走行伟大复兴的真实写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