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政府在晚年的时候十分腐败无能,那为什么还会留下960万的国土呢?

帅气的猫不帅


与其说清政府留下了960万的国土,还不如说他留下一个烂摊子。如果没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出来扭转乾坤,中国很可能分裂成欧洲一样众多小国。

民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统治,也没能把中国真正统一,当时的山西、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等都处于半独立或实际独立的状态,根本做不到政令统一,加之列强从中作梗,有些地区随时都有脱离中国的危险。

是共产党、毛主席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彻底消灭民国时期的割据军阀,让山西、宁夏、新疆、西藏彻底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让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并彻底废除列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让租界成为历史,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一去不复返 。从此,在中国的内河上再也没有外国军舰耀武扬威的影子,在中国土地上再也没有高人一等的洋人。是毛主席让中国人重新站了起来,是毛主席让中华民族又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清政府在晚期的确十分的腐败无能,西方列强随时都可以来胖揍清政府,然后索要一大笔赔款及其它权益。后起之秀的日本也经常来欺负清政府,索要领土与巨额赔款,清政府对于日本的要求无不答应。然而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却给中华民国留下了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为什么呢?

一、中国地大物博,清朝领土更大

中国从秦朝统一华夏后,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不断的扩张,其中汉、唐、清三朝对领土的扩张居功至伟!清朝前期致力与统一明朝的疆域,清朝中期则致力于统一边疆地区,清朝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统治是中央直接管理,而不是藩属国的羁縻关系,或者仅仅一个都护府在边疆管理各个小国,在这一点上清朝超过了汉唐。

客观的讲,清朝前中期在政治制度、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艺术方面皆无建树,甚至有严重退化;但是在对领土的扩张与控制上,清朝远超前朝。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最终落后于世界列强,综合国力不强。清朝被列强胖揍无数回后,才开始改革,但却只是隔靴搔痒,远没有日本的变革力度大,最终清朝沦为半封建与半殖民地性质的王朝。

二、中国仁人志士奋争、列强矛盾重重,无法瓜分中国

中国人的统一思想早就融入血液之中,因此列强们想瓜分清朝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丧权辱国的条约是谁也不愿意签的,但是实力摆在那里,清朝不签就会被打,打到签为止!因此清朝晚期先后有不少的领土被迫割让给了列强,但是核心领土并没有割让给外国,沿海港口多数是租给外国的。列强入侵中国也遇到中国军民的激烈反抗,义和团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等事件让列强们明白彻底瓜分中国是不现实的。另外列强内部矛盾重重,他们在华的利益各有冲突且无法调和,三国干涉还辽就是明证。因此清朝没有被列强们如同印度一样直接变成殖民地。

三、清朝领土丢失与收复情况

(1)香港租借给英国99年,1997年收回;

(2)澳门租借给葡萄牙99年,1999年收回;

(3)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收回;

(4)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萨哈林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割让给沙俄,未收回;

(5) 新疆西帕米尔高原约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沙俄,未收回;

(6)外蒙古地区约156.65万平方公里领土国民政府承认其独立,现为蒙古国。

从以上数据来看,清朝丢失且未收复的领土有150万平方公里之多。国弱无强军,军弱无国防,无国防则领土就会被别人惦记抢夺。清朝给后人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百年屈辱告诉后人一定要发愤图强,强国强军方可立于世界之林,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自会受到别人的欺辱!


大秦铁鹰剑士


确切地说,1912年清帝逊位时,清朝留给民国整整1141万平方公里的继承领土。而民国到新中国只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了。缺失的国土包括外蒙古、藏南的江心坡南坎,以及黑龙江北边等地。



历史上清朝领土广袤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为何会留下如此广袤的领土?首先是从明朝手里继承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其次就是满族人自己手里占据的东北地盘,最后是开疆扩土武力征服的地区。

由于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满人不仅能征善战,而且雄心勃勃,再加上清朝前中期的统治者比较能干,对于名声政绩非常看重,所以就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开疆扩土的战争,清朝鼎盛时期领土多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


自打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割地赔款似乎成为了日常常态,西方列强也像喂不饱的狼一样一直向中国讨要殖民地。直到辛亥革命后,多省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开始了北洋混战年代,后来国民革命军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这期间不得不提的是周边国家的趁人之危,北有沙俄的步步蚕食,南有印度、越南等国的侵扰,内忧外患的中国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又丢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鸦片战争后的清廷虽然腐败无能,但在守疆护土方面还是贡献挺大的,在民族危亡之际也涌现了一大批前赴后继的爱国志士,这些英雄值得铭记。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谈史,欢迎关注互动。


纳兰谈史


这个问题的数据有问题,当时清朝的土地不止这么多。在清王朝的全盛时期,领土达到了1320万,即使是到了末期也有1141万。人口最鼎盛时期达到了4个亿。可以说相对于前朝来说,一个即将灭亡的朝廷确实不容易。

其实网友们对于“清朝领土继承论”及“二战领土战果论”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的清朝领土继承论的意思是现在中国对于新疆、西藏、满洲、台湾、内蒙“自古以来”的统治权,是基于清朝对于这些领土的军事管辖。但是我一直觉得,中国之所以能保下这么多领土,乃是当年抗日战争之中,十八省军民用鲜血之躯换来的。

清朝之前没有所谓的疆域的概念,只有势力范围。这么说吧,强者的马蹄子踏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不可否认清朝在治理其他民族问题上确实有自己的手法,在历史上设伊犁将军,对蒙古的各项管制措施,对汉民族的软化政策……这些的确是清朝统治者统一国家想出来的法子。

相比于明朝的边疆不稳,在面对外敌的时候轻易就被攻陷,清朝的边疆算是比较稳固的了,清朝对中国的疆土是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在的。所以后来解放军出兵蒙古、新疆和西藏的时候才能称为“收复失地”,国际上也是承认的。如果对这些地区缺乏管辖,在列强侵略进来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很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永远就这样独立出去了。

当然,满清的政策只是一方面,能够在晚清留下这么一大片领土,还是汉民族的官民铮铮铁骨发挥了保卫国家的主要作用。比如左宗棠在朝廷漠视的情况下一次一次进谏,一定要出兵新疆,保住了新疆这片土地,让我国的土地保持了完整性。还有就是清政府封禁了东北的“龙脉之地”,反而让外敌乘虚而入,俄国曾经对我国东北虎视眈眈。日俄交替之后,日本企图向东北大量移民,后来张作霖因为统治需要,向东北输入了几百万的移民,使得日本妄图吞下东北的计划泡了汤。

当然,当时列强对于如何分割中国这块大蛋糕还是有分歧的,谁也不想在利益分配这方面落后于人。这种情况之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蚕食,甚至于在1922年出现过美国和英国逼迫日本吐出中国部分权力的事情。


木剑温不胜


首先,清政府给民国留下的土地不是960万平方公里,而是1100多万平方公里。其次,满清末年虽然腐败无能,但在遭受列强侵略的时候还是做出了一些抵抗的,再加上祖宗的庇护和外部局势的帮助,保下1100万平方公里也就不意外了。

祖先的庇护不可或缺

自从中华民族形成的一刻起,中华民族在东亚地区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属于强势存在。所以,能在这里最好的土地上扎根,以至于到清朝时期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的人口至少有95%以上。

主体民族在数量上的优势,确保了中华最精华之地得以保全,确保了任何一股分裂势力都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保证了在没有外部势力介入的情况下难以独立。

到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的努力,让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远超前朝,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优势。

以上,可以说是祖先的庇护。

外部局势的变化

这要分成两方面来说,第一是俄国、日本这一的邻国。第二是英国这样的海外强国。

对于俄国和日本来说,由于和大清较近,他们和大清的竞争对土地的占领是极为可怕的。相对于大清租借香港这弹丸之地,大清对日本和俄国都割让了数十倍甚至是数百倍的国土。

《瑷珲条约》《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直接让100多万平方公里拱手让人。如果沙俄不是大清的陆上邻国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沙俄还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渗透,致力于将这里变成远东的黄俄罗斯。所以,沙俄在东北地区大量移民,乃至于属于河北地区的北戴河都建有大量沙俄贵族的住宅区。

长此以往,东北地区肯定也会失去。

日本与沙俄相比毫不逊色,只不过他崛起较晚。所以,只在甲午战争后占领了台湾,并向东北渗透。

但是,西方列强对满清这块肥肉的争夺反而给了满清维护领土的一线生机。

由于日本的崛起,再加上英俄之间的矛盾,让俄国和日本得以大打出手。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取得惨胜,逐渐驱逐了东北的沙俄力量,因此俄国几十年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后起之国日本想要吞并东北地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让东北不至于在大清年间丧失,反而让东北被列强占领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所以大清没有失去东北。

(日俄战争)

也就是说,外部局势的变化,帮了大清!

大清自己的努力

早在《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将军就上奏朝廷,希望向东北移民,借以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到丁戊奇荒后,为了分流人口压力,大批中原人前往关外谋生,到清朝结束,这里已经拥有上千万人。人口的增加,让东北免于像外兴安岭地区一样被沙俄轻松吞并。

面对阿古柏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为首的主战派敢于向侵略者亮剑,以武力为后盾,终于确保了新疆主要领土的安全。

与此同时,西藏人民的反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对西方列强的打击,让西方人深知,通过武力分裂大清是不可能的,所以转而将大清扶植成半殖民地半封建政府,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让大清在维护领土完整时,多了一个筹码。

所以,大清上下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政权的和平交接也不能忽视

辛亥革命后,宣统和平退位,让大清和民国两个朝代和平交接政权,避免了国内混战,也避免了内外敌对势力浑水摸鱼,对维护领土完整也是不能忽视的。

大清灭亡后,川岛芳子的爸爸曾经资助过蒙古独立。但在大清和平交接政权的背景下,这无疑是非法行为。

以上种种,让清末民初时期虽然国内混乱不堪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但至少在名义上大清还是有1100万平方公里的。


历史风暴


首先更正一下,大清留给民国的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至于为什么大清回留下这么大的家底,其实很简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是继承关系,民国政府通过《大清皇帝退位诏书》继承了清政府的主权和法统。正如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所说的,这只是国号的变更,国家主权和领土没有改变。
当然,现在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主权,什么是领土,什么是继承,并产生了很多令人发笑的言论。

说到底,中国不管是古典王朝,还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还是共和国,本质上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不管叫什么国号,都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华夏大地近三百年。清朝统治期间不仅仅是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达到了封建王朝历史上的顶峰。就连清政府实际统治的领土面积也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从1840年至1912年,虽经历了七八十年的战争、赔款、割地、求和,在清王朝与西方列强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蚕食瓜分之下,我国的固有领土不断地在减少。然而,清政府下台之时依旧给我们留下了面积达1100余万的国土面积。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也超过了昔日汉朝、唐朝、宋朝以及明朝的国土面积。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历史事实。

毫无疑问,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和统治者们不断的开疆拓土,为后代君主打下了基础。无论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将北边的边境推到了库页岛、外兴安岭以北地区。还是多尔衮入主中原,接手了明朝的全部疆域。还是后来的康熙时期收复喀尔喀蒙古草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叛乱和西北地区葛尔丹的准噶尔王国。还是雍正皇帝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都为维护国家统一,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王朝做出了贡献。也正是因为“前人种树,后人才可乘凉”。虽枝叶有所损缺,但主干依旧。


汉满蒙回藏,民族共存。

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有了广袤的国土,自然也生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因而,清朝皇帝本身作为满满族人,一方面不断加强与蒙古之间的政治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另一方面,尊孔开科取士,倡导满汉一家亲的大一统思想。另外通过宗教信仰来达到统治藏族和回族等各部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满族统治者为了是游牧善战的蒙古族稳定下来,积极鼓励蒙古族人信奉藏传佛教,兴建寺庙,进而起到了通过宗教文化来稳定各民族的目的。康熙更是声称:“一座庙,胜过十万兵”

而且为了更好的加强在藏族的统治。清朝皇帝除了可汗和皇帝两个称谓外,还有一个身份是“文殊菩萨转世”。进而对藏区有了一种特别的统治力。


王朝末路,山河破碎。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一直做着天朝上邦梦的满清王朝迎来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时间峰回路转,一直瞧不起西方人的清政府统治者们开始栽了跟头,割地赔款,不惜民力、物力、财力结与国之欢心。结果到头来,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更多的西方列强瞄上了中国这块辽阔的肥肉。更多的割地赔款随之而来。清王朝从强盛时期的国土面积不断失地,国土沦丧,列强蚕食。致使在1912年清帝逊位之时,国土还剩下1100万平方公里。


民国代清,失地不止。

1912年,清朝虽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接手清朝的统治地位的民国实际上不升反降。国际地位进一步降低,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上升,内耗加剧,军阀割据,周边地区继续被列强虎视眈眈,进而不久之后,外蒙古在苏联的干涉下形成了实际独立,后经蒋介石为得到苏联的支持而主动放弃了对外蒙的索求,进而将中国的领土减少为了960万平方公里。才形成了今天的国土面积。



话外篇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清王朝的落后势必给中国百姓带来无尽的悲痛。部分流失的国土和文物至今无法索回。成为了国民心中抹不去的隐痛。只愿国家永远富强,百姓生活幸福,中华民族永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珞珈山的猫


清朝留给民国的可不是一只9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而是一片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的秋海棠(这里包括外蒙古地区的唐努乌梁海地区),是当时国土面积仅次于沙俄,位列世界第二。

最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清朝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朝代。

一方面,清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很多现代人心中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


在入关之初为了统治需要,屠杀了大量汉人,包括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还发动了文字狱,禁锢人民的思想;闭关锁国,导致晚清时期被列强任意蹂躏,丢失了大片国土!

另一方,清朝时期的领土面积在乾隆打败准格尔之后,达到巅峰,总面积达到了131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元朝时代的面积。

实际上,明朝在取代元朝之后,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已经大幅度缩水。在万历皇帝朱棣年间,明朝的领土面积已经是惨不忍睹了,东北、西北全都不在中央政权的掌控之中。


清朝建立后,最为爱新觉罗的龙兴之地,东北再一次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而不是羁縻制度;同时,清朝解决了蒙古问题,将蒙古也纳入了中央政权的之下;在乾隆时期打败准格尔之后,新疆一带也重回中央政权(后来左宗棠再一次收复新疆);而台湾,也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正式纳入版图!

总之一点,清朝是一个很矛盾的时代。他在继承明朝领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领土版图进行了扩张,全盛时期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但是在清朝末年,积贫积弱,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都丢掉了包括库页岛、果敢地区在内大片领土,外蒙古地区也处于独立的边缘!



但不管怎么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仍旧给民国留下了1141万的领土(包括外蒙古地区)。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 ,导致了沙俄和苏联的趁火打劫,外蒙古地区在1946年正式通过公投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三,形状如一只雄鸡!


胡史乱翔


看到某些人在那无脑喷现有国土是后来人打下来的,无语了,拜托某些脑残去看看书可以吗?

首先,清朝留下的不止是九百六十万领土,而是一千二百多万领土,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变成了九百六十万。

第二,领土这个概念是西方传来的,近代明确意义的领土自1648年开始,领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边界。所以清代之前不存在多少领土的概念,只有疆域的概念。清政府在西洋传教士的帮助下,很早就设立边界(卡伦和界石)。后来到了近代签订了条约,形成了具有国际法性质的版图,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清末全图。也就是说,清末的领土都是条约承认的,是各国确定的。包括西藏(现在我们和印度关于西藏边界的纠纷,都是民国时期产生的两次交涉问题,在清末,1907年英国保守党内阁承认西藏主权,这才有1913的西姆拉问题),新疆,蒙古,东北(与俄国和日属朝鲜都有明确的边界条约)。综上,清朝末年的领土是确定的,且是国际法承认的。



第三,关于国家领土继承问题。提到领土,就必须先有国家概念,近代国家概念自十七世纪形成之后,国家就不再是原有的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形成了中国的概念。在之前,某朝即为某国,但民族国家形成后,无论清还是中华民国,亦或是我朝,都只是中国的一任政府,清和民国也都是国号。所以清亡了,中国还是中国,民国之后亦是如此。领土不因政府更跌而改变,每一任合法政府有权继承上一任的合法领土。所以我在另一个位置问答中,也明确讲过我潮完全继承了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签订的领土条约,这也是我国领土现行的法律依据



第四,关于租界和领土出租问题。我看见下面一群人把租界当成割让,完全是在瞎扯。租借领土和割让领土是明确的两个概念。租借是暂时将行政权利或者是其它权利让渡给外国,这些是由签订条约规定的,但需要十分明确的是租借不影响其领土主权,也就是说租界的前提是你要先承认这块地方是被租借国的领土。比较典型的就是目前的军事基地,世界现行的军事基地一般都是完全的自主权,就是本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内,其实所有事务完全有本国处理,包括司法行政。但你说你有这个军事基地这就算你的领土了?美国可从来没有说过横须贺是美国的固有领土,包括中国也有海外军事基地,在吉布提,我们国又有了新的领土了?这不是开玩笑的吗?还有一个,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美国租用100多年了,但美古的数次谈判,美国都明确表示是租用,关塔那摩的领土主权是古巴的毋庸置疑。租借与割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租借你有合法的理由去收回。


第五,势力范围等于领土。我看其他几个货一直在扯势力范围有多大?租界你好歹还有行政权力的过渡,把势力范围等同于领土完全搭不上边。势力范围是什么?指的是某国在这个范围内有一定的经济特权,或者是政治特权。但是和主权差的特别远。我们说期末的时候列强已经在中国画好势力范围,中国被瓜分殆尽。但我们实际看,比如说长江流域大多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长江附近的省份,他的铁路主要是英国人建的,还有这地区英资比较厉害。所以我们说这个地区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其他列强在这个地区经济实力都没有他强。除此之外,这个没有其他的特别了。长江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主权,一就是中国的,官员是中国派的,赋税是交给中国,司法和文化也是中国,你跟我说这些是外国的领土?按这样说,张之洞应该是英国人的走狗。包括世界现在也有势力范围,比如我们一直说拉丁美洲地区是美国人的势力范围,这话一点都没问题,美国人在拉美控制着各国的经济命脉,比如中美洲产热带水果,而控制这个水果生产的是美国的公司。再比如治理的同框也是美国公司在把持。还有阿根廷的牧业,巴西的咖啡业,很多企业都有美国资本的影子。美国资本在拉丁美洲是很厉害的,但是不代表人家不是国家,人家领土主权被让渡了,拉美各国仍然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完整的国土,否则中国为啥还要去那投资呀?

所以说势力范围不影响领土主权,拜托各位不要随便歪歪啦



第六,清朝多次失败,都被列强两次破北京,还有什么领土啊?拜托,能不能看看世界历史?自1790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人多次被兵临巴黎,皇帝都被别人流放了,拿破仑三世更是沦为了阶下囚,不照样是列强吗?德国一开始都是四分五裂,意大利是被奥匈帝国和法国占领,奥匈帝国就更不用谈了,那兵临维也纳那都是随意的事。但当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兵临巴黎时,不比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强,法国领土照样保持很多吗?他是否打过败仗,不太影响他还能保持多少领土?

第七,所谓辛亥革命时清政府已经没有多少领土了。我们先不说,到辛亥革命时清朝对北方的控制力,在国际法上只要新的合法政府尚未成立,旧合法政府仍然具有代表性,国内存在独立势力或者是判断不影响整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只要这个地区没有建立独立合法的国家,那在国际上仍然属于原国家的一部分。我举三个比较现实的例子,第一个是缅北的游击队,在果敢地区的独立分子早就建立了自治政府,但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地区。第二个例子就是东乌克兰,东乌克兰现在是实质上独立了,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说东乌克兰不是乌克兰的领土。第三个例子就是之前的IS,他们当时占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多少地盘,但没有谁说那不是伊拉克或是叙利亚的领土了吧?国家内部的独立或者是判断不影响国家的领土主权,只要他这个内部的叛乱或者是独立,没有成为合法政府,那他就是原国家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1911年外蒙古独立无效,徐树铮可以直接去收复,而到了1945年这就有效了。因为1911年独立没有人认的,你这就是叛乱,中央政府有权收回。但1945年人家先经中央同意其公投成立了的蒙古国,他就是合法的独立国家。所以说,辛亥革命时期的南方各省独立和外蒙古独立,不具有国际法合法政府效力,也就是从国际上来看,当时的南方各省和蒙古国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清政府仍然是他们的中央政府。


第八,所谓二战奠定领土论。我特别好奇,二战奠定了什么领土?麻烦你们去查二战所有的历史文件,中国在二战及二战之后三年的历史文件,关于领土方面的址包括几个地区,外蒙要独立,东北日本要归还中国,台湾日本要归还中国,日本占有中国的所有领土要归还。其他如新疆西藏等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没有涉及,这些地方难道是白送的?所谓二战奠定领土论完全站不住脚。

第九,所谓我军奠定中国领土论。我们当时说的是叫解放全中国,也就是说先有全中国的概念,才有得解放。这个全中国领土概念从哪儿来的?就是之前的清朝和民国。 解放军为什么不打朝鲜呢?因为朝鲜之前不是我们的领土。解放军为什么打到新疆就不在打外西北呢?因为新疆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但外西北清末就割出去了。我们解放全中国实质是重新将中国统一,不是开疆拓土,我们去打的地方,以前就是中国的,是由法律根据的。再退一步,如果说我军奠定了中国领土,我们1950年的时,香港澳门还在外国人手中,那就不是中国了?包括现在台湾还是民国政府手里,那就不属于全中国了?那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清政府奠定了中国近1200万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拜托,那些明吹清黑们,多去翻翻书好吗?


李子木沆


首先,清朝给后世留下的,不仅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是1100多万平方公里,因为当时的外蒙古也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

我们很多人痛斥清朝后期不断的丧权辱国、丢失领土。但是,过去很多朝代走到末路之时,领土的丢失情况都是很严重的,盛极一时的唐朝如此,号称“不割地,不赔款”的明朝更是如此,明朝到崇祯年间,疆域就之剩下380万平方公里,也就只控制着汉地十八省。相比之下,清朝直到灭亡还保存着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其实已经不算差劲了。

再说,关外广袤的领土,本来就是满清入主中原时所带来的“嫁妆”,也正是清朝前期几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才奠定了我们今天的领土规模。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清朝后期的懦弱和罪过,就忽略了其前期对中华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再说,清朝最受诟病的,其实不是割地,而是赔款,而是丧权辱国。割地基本上就是割给野蛮的沙俄,而且损失的地方本来就是边远的极寒之地,远离中央,鞭长莫及。因此,这些土地的丢失,对于后期积贫积弱的清朝而言,是没办法的。

至于东部沿海的割地,其实真心不多,就是像香港岛这样的小岛,其他的其实都是租界,是可以收回来的。

清朝后期的懦弱对中国近代破坏最深的,其实是赔款和丧权,是不断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因为,一次次的赔款亏空了国家;一次次的丧权使得中华民族沦为任由宰割的悲惨局面;一次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了“东亚病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