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為了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陳雲生平與思想研究貫徹十九大精神,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和龍巖學院、陳雲紀念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合作,於6月7日至8日在福建龍巖舉辦了主題為“陳雲研究與改革開放新時代”的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研討會現場。國史學會供圖

研討會開幕式上,龍巖學院黨委書記王耀華和中共龍巖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詹昌建分別致了歡迎詞,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理事長、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致了開幕詞,“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顧問、陳雲同志長女陳偉力代表陳雲同志親屬講了話。“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顧問、國家安全部原部長許永躍和中心副理事長、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齊德學,陳雲同志的子女陳偉華、陳方,以及入選論文作者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媒體記者近百人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龍巖學院黨委副書記朱閩主持。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參加研討會的部分嘉賓。國史學會供圖

詹昌建代表龍巖市委、市政府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他回顧了陳雲同志為蘇區經濟和工人運動的發展建立的卓越歷史功績, 並介紹了龍巖的市情和全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圖為中共龍巖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詹昌建。國史學會供圖

王耀華代表龍巖學院向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歷程,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傳承閩西紅色文化、研究蘇區革命歷史、促進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的積極作用。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圖為龍巖學院黨委書記王耀華。國史學會供圖

朱佳木說,“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自從2006年創辦以來,一直沿著陳雲在革命年代和新中國建設時期的足跡,與有關地方和單位合作辦會,並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研討陳雲思想與生平,今年已是第十二屆,剛好走到革命聖地之一的龍巖。1933年初,時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陳雲是由上海經粵東北和閩西龍巖地區進入中央蘇區首府瑞金的,並兩次赴今屬龍巖市的汀州調研工人狀況和蘇區《勞動法》執行情況。所以,龍巖也是陳雲留下過革命足跡的地方。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陳雲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理事長、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國史學會供圖

朱佳木指出,陳雲自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黨中央副主席後,作為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改革開放做了重大貢獻。他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主要體現在協助和支持鄧小平把握改革開放健康發展的三個關鍵性問題上,即一是在改革開放的核心問題上,主張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做到在宏觀控制下搞活經濟;二是在改革開放的方法問題上,倡導先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三是在改革開放的方向問題上,強調不能放鬆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敗壞黨的作風,損害人民的利益。

朱佳木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貫通總結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的歷史經驗,在改革開放的核心、方法、方向等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成熟的方針和措施。我們研討陳雲與改革開放新時代,就是要用這一研究,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更多有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的智力支持。

陳偉力說,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本屆研討會的主題定為“陳雲與改革開放新時代”,具有極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她代表陳雲同志的子女向主辦單位為會議籌備而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向入選的論文作者表示祝賀,並希望與會學者在會議期間踴躍發言、相互交流,通過深入研討陳雲同志的生平與思想,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貢獻更多智慧。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圖為陳雲同志長女陳偉力。國史學會供圖

本屆研討會共進行了一天半,12位入選論文作者先後作了大會發言。與會者還在分組討論中,交流了學習和研究陳雲思想生平的心得體會。最後,由朱佳木主持了閉幕式,各小組代表分別介紹了本組的討論情況,國史學會秘書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張星星作了會議的學術總結。

第十二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龍巖舉行

國史學會秘書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張星星。國史學會供圖

本屆研討會經專家評審,入選論文72篇,內容涉及經濟和改革、政治和黨建、文化和思想方法等廣泛領域;作者中年齡最高的為82歲,最小的2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