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计算错误真的就是“马虎”吗?


孩子在考试中的失分点到底在那里?其中一个不被重视但是失分却很多的是马虎。“不是不会做,就是马虎、粗心。”经常听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那么,您了解孩子做题粗心的真正原因吗?

其实一个题目的难度是由文字难度、逻辑难度和计算难度决定的。只有在逻辑上出现错误,孩子才认为真正的错误。

其中“马虎”分为两类:一看错题了(文字难度的考察)。二计算错误(计算难度的考察)。

观点一:计算上的诸多问题其实根本上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关。

考试计算错误真的就是“马虎”吗?

学习习惯

a.求速度、缺乏耐心、求快不求准;

b.追求答案、忽视计算过程和验算过程;

c.心理不重视、只看不写。

学习方法

a.对数字不敏感、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

b.对计算方法和计算效率重视度不够。

考试计算错误真的就是“马虎”吗?

观点二:计算错误的分数在各种考试中到底能占多少分呢?

1、对各种杯赛和小升初考试一等奖的孩子进行统计,纯计算得分率高达97.3%;

2、除了个别的逻辑推理题,大部分题目都会涉及到计算。

考试计算错误真的就是“马虎”吗?

观点三:计算失分点孩子应该怎样的避免呢?

1、从心理上重视:不要认为计算错误只是马虎,只是在考试后看完分数才懊悔几分钟,平时把课堂上老师给结果的题目,自己回家在认真计算一下。

2、从战术上重视:先把基础计算的所有知识点烂熟于心,达到纯计算达又快又准的做出来。培养孩子的“数感”。通过对数字的敏感度,可以一眼预测结果的范围,避免严重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