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还有一类女性也不能嫁人

前几日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上有无地位的问题,作为一个对此类问题有所了解的小萌新,还特意去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不经意间就想到了关于“自梳女”的问题。

中国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还有一类女性也不能嫁人

其实,我国历史发展的早期,女性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甚至可以比拟一国之主,且在婚嫁方面都很自由。

举个例子吧,我们都是商朝武丁的妻子的妇好吧,她的墓葬近些年被研究的比较透彻,虽然还存在着众多未解的秘密,但极大的证明了商朝妇女的地位并不低,要知道妇好墓里的陪葬品的质量在殷墟都是排的上号的。而且,相关资料也显示,妇好可以征战四方,也可以主持某些重要的祭祀。

古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能参与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也可证明其地位并不低。

至于妇女的地位从何时起一落千丈,这主要和宋朝开始的“三纲五常”关系密切。至于,具体原因如何,暂时不去深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自梳女”。

自梳女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和尼姑、道姑一样的存在,但其社会地位远不如后者,具体可见于她们频死及死后的处境。

在我国古代,已婚的女子会在出嫁的那天把头发盘起来,在成为人妇后也会一直把头发盘起来。自梳女,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把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盘起来,其实,也不是自己盘起来,而是由老一辈的自梳女帮忙盘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像大家表明终生不嫁、孤独终老,以示自己对男性无限压榨女性的不满。

简而言之,自梳女就是自行盘发,盘发之后,就不能嫁人了。

中国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还有一类女性也不能嫁人

明中叶以后,养蚕缫丝的发展,为沿海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这极大的催生了自梳女的出现。那么,在古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梳女呢?

首先,需要决心成为自梳女的女子表明心意。

然后,村中族人为其选择良成吉日。

之后,由族中德高望重的婶婶主持祭祖。

最后,举行“自梳”仪式。可自行盘发,也可请资历深的自梳女前辈盘发。

完成仪式后,就成为了一个公认的自梳女了。那要是有自梳女遇到可心人,想要再嫁可以么?

答案是不可以。成为自梳女之后如果发生了越轨的行为,会被族人所不容,会被当成淫妇遭受严刑毒打,甚至被浸猪笼。且死后,父母不得收尸,得由村中的其它自梳女收,如果村里没有,就会被扔进河里,随着水流飘向远方,成为鱼虾的食物。

如果你觉得这样就已经很惨了,那你就小瞧古代的“制度”了。

中国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还有一类女性也不能嫁人

按照惯例,自梳女虽然可以长时间住在母家,辛勤劳作,但是绝对不能死在母家。那晚年的自梳女该去往何处呢?幸运的可以去当地的“冰玉堂(自梳女的住所)”,不幸的就要为自己买坟地了。

怎么买?直接买块墓地么?不可能的。自梳女毕竟是“反封建礼教”的存在,哪里会让她们活的那么“轻松”呢?自梳女可以通过“守墓清”获得墓地,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两种。

一是“墓白清”。具体方法为嫁给早已死去的男子,当然,自梳女是要出钱给“夫家”的,并且在完成一定仪式后,要定期给“夫家”银两,并行“儿媳”之责,如此,死后方能葬入“夫家”。

二是“当尸首”。方法为嫁给死了还没有及时入葬的男子。同样得尽“儿媳”之责,且当“夫家”稍有不满时,可被逐出家门。

其实,说白了,都是嫁给死人,为自己挣得一块土地,以掩残躯。

中国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还有一类女性也不能嫁人

可见,从宋开始开始至清代结束,中国古代的妇女一直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而“自梳女”是唯一敢抗争的女子,其勇气可嘉、精神可表,相较于他们,我们有什么理由颓废?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终身幸福奋斗呢?

文 汪鸳渊

所用图片皆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