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古人的政績觀

「荐读」古人的政绩观

古代一些官員在為官過程中,尤其是在基層為官過程中,非常重視民情。他們秉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一些官員在任職期間,瞭解存在問題、解決疑難雜症、化解各種糾紛、注重民生問題,做一些打基礎、作鋪墊、利長遠的事情,最終做出了政績,贏得了百姓愛戴。

注重“潛績”

嚴象祖在宋理宗紹定五年被授吉州判官。上任之後,面臨盜寇猖獗的現實情況,有人提出“清野”之策。嚴象祖認為這樣做不可以,並給出了理由:“寇未逼城,先使萬家之民破屋廬毀生,理不可。”嚴象祖認為如果採取堅壁清野的政策,固然會消滅盜賊,會出一時政績,但會產生危害百姓的後果。嚴象祖通過“嚴保伍、結士兵、聯廂禁”這樣強基礎、壯實力的舉措,最終平穩地消除了寇亂。

42歲的黃莘田在雍正二年出任廣東四會縣知縣。《麟峰黃氏家譜》記載四會縣“邑舊有堤,綿亙數十里”,雖然有舊堤這個防洪的良好基礎,但是也抵擋不住洪水的侵襲。黃莘田在前人基礎上,繼續做打基礎、利長遠之事,“畚築厚且堅”,對舊堤進行修繕和堅固,最終起到了良好作用。黃莘田的政績被人稱道為“有古良吏風”。

嘉慶二十二年8月,阮元出任兩廣總督。當時嶺南地區比較偏僻,文化屬於不發達地區。在粵近十年間,阮元看到廣東“束書不讀,不立文字之流弊”,決定大興文化之事。當時在粵興文,雖然推進過程比較艱難,但是非常重要,阮元下決心著力打造文化政績。在粵期間,阮元修《廣東通志》,創學海堂,建三水行臺書院,培養漢學人才,開廣東近代文化興盛之端。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廣東近百年的學風,由他(阮元)一手開出。”

以民為本

餘廉徵在順治六年中進士,被授予平順縣知縣、蘇州知府,在任職期間,“簡靜宜民”“整躬率屬”,他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對他亦好。其為官有“古君子風”。毛際可在順治十五年中進士,被授予彰德府推官。在他的為官過程中,能夠為民做實事、做好事。“修湑河五門堰,溉田五萬餘畝”,百姓非常受益,“至今賴之”。方象璜是順治十六年的進士,被授予湖南理刑,任職期間,為民除盜患,政績卓越。後在合肥任職期間,在包拯祠住宿,以“誓將黽勉清節是砥,倘不恤民,有如此水”為自勉之詞。除火耗,革職弊,“代民償槽米七八餘石”,當地百姓對他感恩戴德。

徐士訥在康熙十五年中進士,被授河南嵩山縣知縣。上任之後,堅持以民為本。徐士訥開荒闢土,獎勤罰惰,革除無名雜派,建伊川書院,修邵康節祠,親自講學教化,經濟由此發展起來,當地百姓視之為父母官。當時名臣湯斌讚譽他:“冰清玉潔,實心愛民,第一廉吏也。”因其愛民心顯,政績卓越,被提拔為山東濟寧知府。徐士訥在這個新的崗位上,仍然能夠堅持以民為本,為民做實事。當時濟寧面臨饑荒,徐士訥率先捐俸,並倡導富民捐資,賑濟貧困,“活十餘萬人”。黃河決口,“患及濟寧南鄉”,徐士訥親自到一線瞭解災情,“浚河治水”,“工程已達十之七”,因其積勞成疾,在任上病逝。

侯鳴珂在同治四年被任命為陝西孝義廳同知。當時孝義廳遭災,戶戶斷炊、餓莩遍地。看到此情此景的侯鳴珂給自己立下誓言:“不解民倒懸,鳴珂寧願一死!”上任之後,一方面,侯鳴珂向朝廷彙報災情,請求賑濟,等到賑濟下來之後,他親自趕著騾馬將糧食運送到各地,拯救災民兩萬多人;另一方面,侯鳴珂號召百姓搞生產自救,與百姓一塊上山挖地、下田插秧。侯鳴珂更以儉樸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他給自己和家人定下的規矩是:“一日三餐,不得過斤;洋芋、包穀、糠菜各三一,不得妄加細糧。”侯鳴珂所在廳衙有一個叫餘言吉的小吏,不甘忍受儉樸生活,向百姓勒索了十斤豬油,自己留下五斤,將剩下的五斤暗地裡送給侯鳴珂夫人。侯鳴珂知道此事後非常生氣:“刮民脂膏,如殺我父兄;百姓倒懸,爾等安享清福,不堪造就。”隨後,將餘言吉削職為民,責令其妻將五斤豬油還給百姓,並以受賄罪杖打四十。侯鳴珂率先垂範,贏得了百姓愛戴。等到侯鳴珂離任之時,當地百姓為了感謝他,敬送給他“仁德如春”巨匾。

求真務實

林則徐在各地為官過程中,其治水之功常被百姓稱讚。他在江蘇主政時間較長,其在江蘇治水業績亦頗為顯著。“吳中稱為數十年之利”。當時江蘇澇災嚴重,林則徐就如何疏浚除澇進行積極地調查研究,為科學制定治水政策、切實解決水患問題打下紮實基礎。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林則徐發現疏浚河水直通海口這個方案花費太大且沒有切實效用,故採取就近疏通到河的方案,既疏通河水,又可以利用此水灌溉農田。林則徐建議,在河口建閘壩,既防潮汐泥沙進入,又可使所積之水從所建之壩歸海。閘壩建好之後,林則徐親自察看和把關,如遇堤壩“有崩塌的危險”,便下令逐段“挑砌加固”。水利工程完成之後,在以後的水利應用中受到檢驗,成效顯著。林則徐根據江蘇不同地區、不同水情具體情況而採取不同應對之策。在高堰,他多設閘放水,減輕壓力;在太湖,他側重在下游進行疏通,防止侵佔蕩田;在海州,他注重疏導防澇:在徐州府,注重河道挑挖,因地制宜,成效明顯。如果自己沒有調查研究和實證分析,林則徐是不敢提出相應治水對策的。正如他在致鄒錫淳信中所說:“此事弟未習地形,亦不敢妄議。”從中可見他的求實精神。

乾隆七年,鄭板橋出任範縣知縣。上任之後,經常帶一名衙役,扮作村民模樣,到田間地頭察看農情和民情。鄭板橋在《自詠》中記述微服私訪時的情景:“春雨長堤行麥隴,秋風古廟問瓜田。村農留醉歸來晚,燈火千家望不眠。”當時許多民間實情都在鄭板橋的探查走訪中被獲悉,他再以此為基礎制定對策。有一年大旱,災情嚴重,百姓到龍王廟求雨。看到此情此景的鄭板橋積極地與群眾進行交流,還寫下了一首打油詩以開導民眾:“吃齋能行善,騾馬上西天。禁慾能益壽,太監活千年。求神能下雨,沙漠變綠原。若不疏浚河,怎能灌良田。”他還把這首詩歌當成告示四處張貼,讓老百姓知曉其中的道理,放棄祈雨這個行為,轉而行動起來,走引水灌溉之路。經過努力,災年變豐年,出現了“種得新蔬雨後肥”的局面。鄭板橋求實的行為為範縣帶入一股清風,通過幹實事、察實情、出實效,作出了他的政績。正如清代鄭方坤在《鄭燮小傳》中所說:“既得官,慈惠簡易,與民休息,人亦習而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