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不要把你的焦虑传给下一代

吴军:不要把你的焦虑传给下一代

上期回顾

上周和大家分享了吴军老师从计算机中的“递归原理”谈到“生活中的死循环”的观点。

当面对这种困境,该怎样走出这种死循环,获得幸福呢?本周继续和大家分享吴军老师的观点:我们应如何走出生活中的死循环。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同样整理自吴军老师得到APP专栏《谷歌方法论》。

吴军:不要把你的焦虑传给下一代

1 不要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焦虑

焦虑成为了今天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

人为什么会焦虑?因为他得不到想要得到的,而且对未来感觉一点把控都没有。你可以看出焦虑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有追求、有欲望,却实现不了,二是凡事都想自己把控。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一个是放弃一些妄念,包括觉得自己应该把控未来的妄念,二是提高成功率。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很好,巧者劳而智者忧,无为者无所求。真的要是能做到无欲则刚,他也不会焦虑了。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像哲学家一样无欲则刚。不过保留欲望,放弃妄念还是可以做到的。很多人觉得对未来不可控,希望能由自己控制。

其实未来从来就不太可控,因为有很多随机的因素,我喜欢把它叫做天命,或者上帝的安排。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人说成迷信,但是承认天命,承认自己不能控制一切,反而是不迷信的表现;不承认这一点,

觉得凡事人定胜天,从本质上讲反而是迷信的表现。既然我们不能控制未来,就不要指望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都由下一代来实现,赶快自己行动起来,能做到多好算多好。这是消除妄念

再说提高成功率。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能保证成功的因果关系,只是成功率高低不同而已,否则也是妄念。比如我之前说过,从统计上讲,学位越高,收入越高,但并非你读了大学一定就比不读大学的收入多,只是可能性很大而已。如果一定要较这个真,你的思维方式就有问题。

成功率高的最好办法,除了少做事情,降低分母之外,就是尽可能地从成功中学习。一些读者问我,失败者给的建议难道都没有道理么?你当然能找到一些可能合理的建议,但是这种概率极低。从逻辑上讲,如果他们的建议很管用,他们自己就未必是失败者了,因此他们的建议,就如同噪音,或者像莎士比亚讲的,一堆麦糠中的两粒谷子,不听可能反而好些。

特别要说的是,和上一次错误不同的答案,也未必是正确的答案,因此不要迷信吃一堑就一定能长一智。如果一个人,曾经把2+2算成了5,即便他告诉你2+2不等于5,你也少听他的建议,因为和5不同的数字千千万,但绝大部分都不是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知道2+2=4的人直接问问就好。

因此,如果不知道孩子将来该怎么发展,不如直接放手让他们去发展,而不是传授不管用的经验,或者虽然曾经管用但是已经过时的经验。给后代传递的经验越多,越让后代继承了自己的焦虑心理。当然,如果你有办法在他的周围聚集起优秀的人,那就相当于给他输入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美国著名政治家,《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和我多次提到的富兰克林,都强调一个观点,就是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作为共和民主党(即民主党的前身)的创始人,杰斐逊在任上培养了小伙伴麦迪逊和更小的伙伴门罗等人,8年后退休时才65岁,当时他人望极高,大家挽留他再干一届,杰斐逊谢绝了众人的挽留,表示要遵循华盛顿留下的任期不超过两届的传统,同时表示后面的人一定做得比他们那一代人要好,要有这个自信。

要防止一代一代步入死循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一代人之间有一些隔断,以至于以新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

在美国有一个怪现象,很多艺术家的孩子学工程,而很多工程师和企业高管的孩子却学艺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交叉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每一代人将生活相对隔断后,以新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的结果。艺术家通常比较穷,他们的孩子看到老爸只会搞设计,不会做东西,赚不到钱,而邻居老王家是工程师,挣钱多,于是就要当工程师,把设计出来的东西做出来。

而工程师的孩子,觉得自己老爸的艺术细胞不够,做出来的东西太难看,就要学艺术

最后,无论是从小有工程熏陶的艺术家,还是有艺术熏陶的工程师,做东西都能做得比较好,用今天的话说,叫做T型人才,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下一代要从上一代的生活中走出来。相反,如果上一代用下面一种态度给下一代传递想法,就会适得其反。比如,老一辈讲,你千万不要搞艺术,艺术不挣钱,我这辈子不懂工程,总是被工程师挣到了大钱,你一定要学工程,像谁谁的爸爸,到处接项目。孩子最后就算是学了工程,也是为父母学的。

2不要把上名校当成中进士

今天媒体上常常用“高考状元”四个字来吸引读者,比如某某省高考状元如何如何,把升学完全当成了科举。而那些真得了所谓省市状元的人,有些真把自己当成明清时代的状元了,殊不知两者有天壤之别。

古代每两三年全国才能出一个状元,今天中国每年每个省都有高考第一名,而且常常有四个,文理科分开就有两个,算上加分和不算加分的第一名通常不是同一个人,于是又多出来两个,这么算下来,一年所谓的省一级的状元有一百多。这些人如果真放到明清,未必能中得了进士,更不要说状元了。

清代是中进士最多的朝代,267年产生了26800名,大约一年100名。至于所谓县的高考状元,放到古代连个举人都不如,清代每两三年不过产生1000~1500名举人,而中国今天有4000个县。我讲这些,倒不是打击那些高考不错的同学,而是觉得今天大家把高考和过去科举等同起来后,误解了学习的目的。更何况即便当上了省一级的状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过去中进士这件事,除了可以成为官员,还可以光耀门楣,但是它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或者说对会考试的褒奖。过去只要中了进士,国家就把你的一生包下来了,今天,社会不会对那些高考状元们负责到底,这是有很大差别的。

高考考得好,进入名校,只是进了门而已,以后事情还得自己一件件地做,这是今天和过去的不同。一个人进入名校读书,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当然最好是成为一个年轻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开始,而不是吹牛的开始,更不要成为一种负担。

如果一个县里所谓的状元,都要让小编搞一个“标题党”吸引一下眼睛,这或许是小编太没有见过世面,或许是低估了读者的见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和斯诺讲,他到了湘潭县城,才知道韶山冲小,看到了世界地图,才知道中国小。

因此,高考考得好一点,没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年轻人和父母都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在清华读书时,按照今天的标准,班上有两个省一级的状元,几年后我当班主任,带的班也有两个这样级别的状元。在这样的环境里算是见识到学霸了吧,其实放到更大的环境中都算不上什么。我到美国后,见到的聪明人和学霸比这高出一个量级,那感觉真像毛主席说的“到了湘潭,了解到世界之大才知道韶山冲小”一样。

明确读书在一生中作用的人,会把各级学校,特别是大学当成登山的阶梯。

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的人,会把四年读书生涯当作很不情愿的3000米长跑,每过一个学期,就如同咬着牙跑了一圈,心里就在想还剩5圈,还剩3圈,每一步都是痛苦。等到了毕业,拿到了那张纸,恨不能把所有的书都烧了。因此,对读书这件事不同的看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几个月前国内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觉得事业遇到天花板,想到美国来充电,读一个MBA,之前他其实在国内一所很知名的商学院已经有一个MBA学位了。我问他放弃一年的工作,企业交给别人管,到美国来读一年书,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读MBA?他说MBA容易读,他只想要一个美国名校的头衔,就选了MBA。先不管他理解的MBA容易读这件事对不对,其实对他来讲,那个虚头衔真没有用,何况他将来也不在美国发展,读MBA混的圈子也用不上。而他过去从来没有好好学过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做生意完全是野路子,在过去请人吃吃喝喝能做生意。照说这种情况下,应该踏踏实实学点新东西,提高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张文凭。你能想得出,这样的人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在想着最后一天。

其实,从大学里走出来,拿到那张文凭,并不是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很多人把大学毕业当成终点,以至于拿到名校毕业证的时刻,成为了人生的最高点。当然,这样用不了几年就会遇到职业天花板,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

所谓终身学习,是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而不是比谁的学位高,谁的学位多,谁上了多少门课,谁多读几本书。搞不清这一点,任何在学业上的成就,只是终点不是起点。任何是终点的事情,就不可能有未来。

3 多了解孩子,树立榜样

“常青藤爸爸”的创始人黄任有一次和我讲了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周末的时候,一群妈妈开着车,把孩子送到一家很贵的补习班补习功课,然后这一群妈妈就在楼下车里坐着,每个人都在玩手机。据说,那个补习班收的费用,比那些妈妈们同样时间挣的钱,应该高出四、五倍。他就觉得,这些妈妈们,自己也都是大学毕业,还都不到40岁,小学数学和语文应该还是辅导得了的,与其将孩子甩给补习班,为什么不自己在家辅导孩子,又省时间又省钱。

我对他讲,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长自己的懒惰,另一个是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家长的。不过,有一个看法我们俩是一致的,

如果家长真的不愿意了解一下孩子的功课,而是简单甩给补习班,其实补习的效率是极低的。今天,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某一次拿回一个满分的卷子,他们想当然地就认为孩子是完美的。如果拿回一个80分的卷子,常常是一顿数落后,给孩子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不管能不能达到,怎么达到,仅此而已。

通常,从小学开始,低年级的时候大家都能考比较好的分数。然后,彼此的成绩就拉开了。照说拉开了完全应该能赶回来,但对大部分人来讲,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这里面,家长对孩子不了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不了解,也就难以想出改进的方法。于是宁愿相信那些“摸得着、看得见、花了钱、费了事”的教育方式。实际上,他们只要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看看有什么问题,多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就可以取得比培训班有效得多的结果。

清华企业家协会的金学成博士,成功地创办了两家公司,他自己非常忙,但是孩子培养得非常好,曾经获得全美少年组花样滑冰的第一名,后来上了哈佛。我们有次聚会问他怎么会有时间管孩子。他讲,平时拉着孩子一起做事情就可以了。他自己创业,就让孩子照猫画虎也创业,孩子于是就创立了一个慈善机构,后来发展的规模还不小,靠着这些社会工作,被哈佛录取了。我们问他孩子怎么有时间练滑冰,金学成讲,他自己创业很忙,锻炼都在晚上,孩子看他这么抓紧时间锻炼,自己就也挤时间训练。很多时候,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时候,那里的公共卫生学院正在帮助美国政府和烟草公司打官司,因此作了很多关于吸烟的研究。后来那些专家和我讲,孩子染上吸烟毛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因此今天美国影视作品中是限制吸烟的镜头的。美国在最近的20年里,吸烟的比例下降了1/3,其原因不是治疗,不是宣传吸烟危害,只是限制了在公共场所吸烟,而且允许吸烟的场所越来越少。这说明,吸烟并非很多人所说的,是非吸不可的事情,但是却是能传染的事情

类似地,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中,家长回家后除了必要的家务事,晚上会读书学习,大部分家长恐怕都是在各种娱乐中度过的,这些家长即使能要求孩子读书到半夜,效果也好不了。

4 学习不是中彩票

世界上买彩票的主力军是穷人,因为稍微有点数学头脑的人都能算清楚,买彩票的收益相比支出是小于一的。但是,穷人们为什么愿意买彩票呢,真是算不清楚么?其实不然,他们大多数知道买彩票赔钱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依然想买彩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首先,指望自己运气比别人好。

其次,懒得花时间通过努力来获得财富,而买彩票最省事。

在美国,穷人懒得攒钱,因为那样积累财富要花时间。穷人总的来讲不注重保健,懒得锻炼,因为锻炼效果来得慢,他们宁可得了病吃药,因为吃药省事,效果还来得快。

中国家庭普遍有存钱的习惯,这一点比美国父母强。但是在教育上却急功近利。对于升学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大家就趋之若鹜地去学,对长远有好处的,在短期出不了成绩的,大家就没有兴趣。不仅如此,很多成年人对自己也是如此。

一些年轻人对我讲,能否教他们一些编程的捷径。我说,编程比你好的人多的是,你就算赶上他们,也不过是数不清会编程的人之一。如果指望掌握这门手艺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不妨慢慢来,假以时日,一定会见效。但如果指望半年就能超过别人,那还不如去买彩票。

很多的家庭,今天依然是将教育当作一种彩票,而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孩子去上学,自己把补习班的钱花出去,万一学得好,考入了名校,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变全家的命运。当然,如果没有考上,就认命了,钱就算打水漂了,因为邻居老王的孩子也没有考上,不中彩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把教育当成人生的必需品,做法就不一样了,就如同昨天吃了饭,今天还要吃一样,会不断继续下去,如果想到学习是学不完的,也就不用着急半年把两年的内容囫囵吞枣般地学完,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一点点学下去。这样,教育就不再是买彩票,而是投资,时间越长回报越高。

5 学会生活,学会花钱

一个人有多大出息,你看他把钱,特别是闲钱和闲暇时间花在哪里就知道了。

著名记者、政治幻想小说《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在描述英国穷人的生活时这样说:

特别遗憾的一点,(他们)手里的钱越少,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当(他们)陷入失业状态,并不想吃口味清淡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便宜而味道却很重的食品。

美国不少调查显示,越是穷人,越是会把钱用在阻碍他们上升的地方。比如,他们很少去购买书籍,获取信息,学习技能,也很少参加对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生活。一旦有一点闲钱,多用于购买糖、烟草、酒精上。即使有一些文化生活,他们会选择最偷懒的方式,比如看肥皂剧和电视上的球赛,同时喝掉很多的啤酒,吃掉很多的零食。中学辍学的孩子,书包里没有书本纸笔,却有廉价的手机。

美国2008年大选时,两党为了拉选票,一致批准过两次给每一个中产和中产以下的家庭现金补助,每一次补助发放之后,从Google上可以发现,赌博和色情的流量剧增。几年前出现中东难民潮时,波兰人惊讶地发现,从中东步行走到那里的难民,遇到救助人员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要吃的,而是问手机在哪里能充电。

今天,女孩会为iPhone去抵押自己的裸照借高利贷,甚至有人会为了买iPhone而卖肾,但是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抵押裸照借钱买书。

钱花在上述地方,不仅对自己无益,反而妨碍自己进步。

类似地,走不出贫困的人常常不知道该把时间花在哪里。

其实,判断该怎么花钱,往哪里花时间并不是难事。钱和时间都是资源,可以投入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增值,也可以浪费掉,甚至可以作为妨碍自己成长的工具。

花钱之前,问自己一句,这钱花出去,一个月后的我,是否比今天更好就可以了。同样地,花时间做一件事情,问问自己,

是否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接近了?我过去的老板诺威格博士讲,有一个五年的目标(算是长期目标)是件好事,但接下来,一年后它应该变成四年的目标。如果一年后还是五年的目标,要么目标设置错了,要么自己做错了。你看到很多人试图戒烟或者减肥,任何时候,他们距离自己的目标都还有两年时间。

6不要迷恋公务员

世界不少研究机构对全球各国穷人的调查,有一个惊人相似的结论,就是穷人最常见的梦想就是成为政府职员。比如,在非常贫穷的马达加斯加,70%的家长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会得到一份政府工作。对“政府工作”的憧憬,表明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渴望,在他们看来,这类工作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一般都很稳定。这种想法很容易理解,穷人往往没有一个固定收入的工作,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设想的时候,公务员就是他们理想的“好工作”。

中国大部分家庭其实已经脱离了贫困,超越了需要当公务员才能体面生存的阶段,但是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依然选择去考公务员。或许是大家看到某些公务员得到了人生中不应得到的灰色收入,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现实的环境已经不会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了。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中国第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恰恰是那时从体制内走出来的,而他们绝大部分的同事,早在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就悄无声息地从岗位上退下来,成为了诸多精力依然充沛但无所事事大军中的一员了。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回报和风险是共存的,高风险未必有高回报,但是低风险一定没有高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