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7月24号,澎湃新闻发文称:“上海每天250万单外卖,每年31亿件快递。”由此可见,外卖和网购,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外卖和网购,还属于新兴服务业,平台为了规范行业,出现了服务评级制度。也就是俗称的给好评给差评。

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人们能切身体会到,这个制度带来的好处:外卖员和商家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而且给了客户巨大的优惠。另一方面,这个制度存在弊端:好评不代表服务好,差评不代表服务差。

由此,出现了两类人:有人只给好评,有人只给差评。并且衍生出两个职业:刷好评和刷差评。这两个职业的出现,极大的破化了互联网线上消费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武汉晚报曾发文:“小宇是一名普通的汽修工,偶然在QQ群里发现有一则招聘,要求是只要会使用手机,动动手指就能月入上万。记者卧底调查后发现,他们给差评就像保护费。有的相当隐晦,只和客服说茶水费。有的则在付款后,直接开口要钱,否则差评。”据了解一般索要金额不得超过二百块。这也是为了避免对方报警,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为什么商家拿他们没办法呢?

“拿淘宝店来说,小店子吸引顾客的唯一依据,就是好评率和评价内容。刚开业的小店,如果销量10件,有2个差评,那么这百分之二十的差评率,足以让店铺关门,”网店交易平台易佰店的职员还透露,“在网店转让和买卖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好评率,如果好评率太低,也就意味着这个店铺人流量不会太多,从而导致交易的价格大降低。”

刷手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普通消费者。但是大多数消费者的评价,难以反映真正的服务质量。

“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有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即使是外卖被弄丢了;迟到了两个小时;外卖小哥态度恶劣等情况,都不会轻易给出差评,甚至一律好评。可是这些同情的好评,是更多人的参考标准,不仅不利于其他人点餐,也不利于外卖员改进自身服务质量。

有网友发帖:给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刚才给了外卖员一个差评,我过分吗?”

名为墨山仙人的网友回帖:

我知道楼主的意思,看过一本书,在一个监狱里,一个犯人如果不听狱卒的话,那么整队的犯人都会受到惩罚,比如狱卒命令所有人都要脱掉裤子,其中一个人觉得人格受辱,拒不服从,然后整队的人因为他的连累,一整天都没饭吃。大家都在责怪他,都是男人脱个裤子能怎么滴?因为这件小事连累大家没饭吃,这人怎么这么过分!现在问题来了,过分的是这个人?还是制定规则的狱卒?

要怎样给评价,从事电商行业的彭先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每一个职业,都要讲究职业道德,医生遵循医德,老师遵循师德。外卖行业也有相应德行。

2.消费者网购之前参考评价,网购之后认真填写评价,不能因为商家送了三块钱红包就丢失原则。客观的评价是对商家的督促,也是对消费者的提醒,

3.多一点爱,多一点理解。谁都不容易,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4.消费者评价对卖家很重要,对于其他买家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