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尘小土2


在我们常看的古装剧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古代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而其中最让大家奇怪的,就是常常在夜晚场景中听到那一声声敲锣声:咚!咚!咚!——“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咚!咚!咚!——“寒潮来临,关灯关门!”咚!咚!咚!——“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打更是什么?为什么要打更?

我们都知道,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是没有时钟,人们在白天时可以根据太阳的影子来判断大致的时间,但这样的计时方法却不能判断出准确的时间。到了晚上,天光暗了下来,没有了太阳,人们便不知道应该如何判断时间了,特别是在人睡着以后,对于时间的概念就更是不知道了。

而这时,打更这种古代中国民间的夜间报时制度便诞生了,由此产生了还有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他们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打更人一般是两人成为一个队伍,一个拿着锣,一个敲,一唱一和,这样的组合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给彼此壮壮胆。

“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量夜时的称呼。古人将夜时分成“五更”,所以打更人一个晚上需要敲五次的锣,人们可以根据他们敲锣的规律来判断时间。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为“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时,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为“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为“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为“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为“咚——咚!咚!咚!咚!”。

古时候的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更夫每两个时辰打一次锣,打了五次之后,也就是五更天了,这时候鸡鸣了,天也蒙蒙亮了。一般听到更夫打到五更的时候,大家就会开始起床干活,皇帝也要准备上早朝,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古时的更夫非常辛苦,他们需要与人体的生物钟对抗,晚上不能睡觉,而是要时刻守着滴漏或燃香等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打更人不仅仅要打更,他们还要充当古代的“电话传真”,负责防火、防盗、防突发情况的发生,并要在发生意外时采取紧急措施。要知道,人们在古代没有电话的时候,更夫就是最好用的一个跑腿人士了。

古代没有电话,也没有监控,要是家里进了盗贼和小偷,或是半夜家中失火,那真是防不胜防,这时候更夫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他们一见有事情发生,便立刻敲响锣鼓来引起他人注意,让附近的人支援他们解决事件。尤其是元朝、明朝之时,由于夜间巡逻,若是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的,可以立即向官府衙役禀报,若是抓到了盗贼,还能领到一笔丰厚的奖赏呢!

当然,更夫这个职业,在古代民间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古时候并不像如今有丰富的夜生活,若是夜里生病需要请郎中的话,就能够让打更的人帮忙,因为在夜里,妇人家是不方便出门的,因此就可以让更夫帮忙,将大夫郎中请到自己家里,为病人看病。

打更的历史中其实也包含着不少封建迷信的传统。打更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那时只有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来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都保留了打更驱鬼的习俗,如著名的《红楼梦》就有这样一段描写道:“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妇儿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打更在古代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甚至很多农村城镇直到现在都有打更的人。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除了文字记载,我们看到最多的打更就是在影视剧中。


有书快看


打更人一出现,意味着有事情发生,这是电视剧里的经典桥段。打更人过去又叫更夫,很早很早以前,打更主要是为了驱鬼,它的起源是巫术,这个打更可不是随便谁就能够打,需得是巫师来做。



后来,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白天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日晷等仪器来判断时间。

但晚上,黑灯瞎火,月黑风高,怎么判断时间?更夫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手持一灯笼,穿着一马褂,提着一铜锣,沿着街道敲打铜锣,边走边喊,犹如商贩的吆喝。



“咚—咚”,一快一慢,高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意味着一更天了,也就是晚上七点;接着“咚!咚!”打一次,又打一次,高喊“关门关窗,防偷防盗”,意味二更天,晚上九点到;之后“咚—咚!咚!”一慢两快,高喊“平安无事”,意味三更天,是十一点整;然后“咚—咚!咚!咚!”一慢四快,高喊“天寒地冻”,意味四更天,第二天凌晨一点至;最后“咚—咚!咚!咚!咚!”一慢四快,高喊“早睡早起,保重身体”,意味五更天,三点了。

听到什么声音,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成了一种习惯。古时候的人早睡早起,打更也只到五更天,凌晨三点,纷纷起床,做家务,皇帝也准备上朝,新的一天就此开始。

除了报时,打更还充当110、119、120、巫师这四种配角。月黑风高,便宜行事,打更是在警醒,遇到偷盗则报案,遇案子则协助,遇到起火则喊人,遇到人生病则叫大夫,一声声“咚……”,是在驱鬼辟邪。



所以说“更夫”地位极其重要,而“打更”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一旦危险降临,首当其冲。同时,也是累活。从晚上七点起,到第二天凌晨三点结束,不但要盯着时间,还要敲锣吆喝。累不累?

老百姓根据“打更”确定时间,更夫又根据什么确定呢?更夫属于公务员,或者是官方人员,那官方肯定会给予一定条件,可以通过燃香、沙漏等来计时。

后来,随着钟表的普遍,“更夫”这种职业也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非常茴香豆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

古代缺乏有效的计时工具,白天可以依据传统经验或者使用日晷等仪器计时。到了晚上,由于没有了日光,计量时间就变的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更职业就应运而生了。

一、打更人是怎么计量时间的呢?

古代人的智慧丝毫不输于现代,他们可以借助外物如燃香、滴水、流沙等方法计量时间。除了借助于外物,还有一些很有技术含量的方法如依靠天上的星辰,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

由此可见,打更也是一门技术活。

二、打更的口号和时刻

打更是有口号的。电视剧里最常听到的便是那句熟悉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除了这个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如关门关窗,防偷防盗等。大抵就是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安全,防止隐患等等。但口号也不是乱喊的,一般是到了具体的时刻才会喊。

一更(19点-21点)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二更(21点-23点)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三更(23点-1点) 平安无事

四更(1点-3点) 天寒地冻

五更(3点-5点)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三、打更的人员组成

民间的打更,一般是两人一组。待更鼓过后,其中一人执锣,另一人手拿梆子,按一定的节奏敲打,走过各个街道,各个巷口。除了给人们通报时间以外,还兼有巡逻和保安职责。不管天气如何,打更人常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收入却很少。而且一旦遇到险情,打更人自然是首当其冲,危险系数很高。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钟表等仪器的发明,人们早已不需要人工的报时。打更这个职业也慢慢的退出了自己的舞台。但在一些偏远的村落,夜里还是偶尔能够听到打更的声音,“天干地燥,小心火烛”。小时候听到这句,心里总是莫名的踏实,不由自主的便进入了梦乡~


奇点历史


打更在古代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职业了,由乡里或者村庄出钱供养专门的打更人,打更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报时。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在这里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时间的重视,古代将一个整夜普遍分为五段,一段叫做一更,五段就是五更。

具体的时间分布是晚上七点算一更;九点为二更;十一点为三更;三点为四更;五点为五更,基本上打更的更夫一整夜就要守在沙漏旁,计算好时辰,然后尽职尽责的打更。

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视时间,出钱雇佣专职的更夫出力,是因为古代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离不开最基本的时间常识。


更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常人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显然打更在这里起的是一种警示作用。若是真发生火灾了怎么办,更夫会把锣鼓敲得比正常的急和促。当然具体划分,不同的灾害也有不同的鼓点。

除此以外,打更还有驱邪避害的作用,古代人普遍比较迷信,首先就是警示人们在邪祟出没的时间,比如说三更以后,五更以前,尽量在家待着,出来容易碰到不干净的东西。

普遍来讲,古代的神怪故事,最初可能都是更夫传出来的,因为他们与黑夜为伴,更容易遇见邪祟。

一般情况下五更后人们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了,皇帝也要起床梳洗,准备上早朝,北京的冬天,五点多起床,当皇帝也真够累的!


历史三日谈


古代没有钟表,无法精确掌握时间。在白天的时候,还能通过观察太阳高低,确认大致的时间。但到了夜里,这个事儿就很头疼了。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倒无所谓,反正天黑就关门上床玩老婆,天亮就起床下地干活。但对于另一些需要夜间工作的人,比如读书人,官员或者手工业者,掌握时间就比较重要了。

当然,古人已经发明出了一些计时工具,比如用点香计时,比如沙漏,或者夜观星象等。但这些要么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要么设备安排和维护比较麻烦,不可能人人用得起。

因此,采用打更这种模式,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更夫敲锣和喊话,让还没睡觉的人知道现在大致几点了。

至于打更的人怎么掌握时间,那就好办了。就是咱们前面说的这些计时工具,比如更香,点燃一支是一个时辰或半个时辰,时辰到了再点一支,很容易掌握现在多少时间。负责定时的人观测到时刻变化,告诉更夫,再由更夫敲锣告诉所有人。这样,一个地区只需要维护一套计时设备,通过打更实现时间共享,这也算古代科技不发达时候的一种信息广播平台。


巴山夜雨涮锅


打更,是古代民间一种传统的夜间报时系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叫更夫,据考证,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原先就是一个更夫。

在当时,一个晚上共分为五更,每更约是两小时,更夫打更每次说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如一更天(晚上7点到9点),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天(晚上9点-11点),防盗防偷,关门关窗;子时(11点—1点)平安无事;丑时(1点—3点)天寒地冻;寅时(3-5点),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在历史上,打更制度最初兴于汉代,距今有2000年历史。初期仅在皇宫皇城里面实行,到元朝才逐渐渗透入民间,虽然古人很早就发明日晷来测量时辰,甚至还发明了滴水计时的神奇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夜晚的打更报时制度,普通人家也能知道夜间时间。

五更天,朝中的官员和皇帝要准备起床上早朝,普通的平民百姓要开始一天的劳作。慢慢的,打更与衙门巡防制度合流,更夫就有了巡逻的职责。这多少还有点神秘,要知道,当年打更最初发明时,是要巫师才能巡防驱鬼的,普通人可真是不敢。怎么样,是不是令人感到奇妙呢?


亦文亦物出品,原创不易,关注看更多有趣、经典、实用的传统文化小知识


亦文亦物


想必很多人都在影视剧里见过更夫,而且只要更夫出现的地方必定有事发生,轻者有梁上君子上蹿下跳,重则杀人越货都有,而作为第一目击者,更夫时常成为第一个领盒饭的人。

我想,更夫不可忽视的一个作用就是治安巡逻。

在古代,更夫是一种职业。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日出前肯定要有所准备,比如孩子们的早饭,带去田地的饭菜,还有家里需要喂养的牲畜等活计,这些活需要凌晨时候就要开始操劳。

但是古代并没有钟表这种先进的计时工具,想要定时闹钟是不可能的,白天时还可以依靠看日头辨别时刻,到了晚上,太阳落山,月亮一月也就出来那么十几天,想靠星象辩时有很大难度,重要的是,大晚上的都睡的那么沉,谁会睁着眼睛看时间呢?



更夫就是大晚上睁着眼睛看时间的那个人,不过他是依靠沙漏或者燃香来计时的。

更夫打更分五更进行,每更有不同的暗语。

比如一更(晚上七点)时,更夫开始报更,每两小时为一更,更夫皆用不同暗语。

在更夫报更时,除了耳熟能详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还有“防火防盗”这些警示语,除了提醒百姓注意事项,对一些不法分子也起到震慑作用,所以很多时候,更夫相当于半个巡警。

当然,更夫还有一个更神秘的身份,就是驱鬼除邪,古人认为敲锣能驱鬼,便让更夫使用敲锣的方式报更。这点在《红楼梦》中曾有提及,晴雯的表哥死后,人们都说是被妖精吸了精气死掉的,贾母惧怕,便派人将宝玉房间围住,巡逻打更……。而我们看鬼片时,打更的大多第一个遇难。



所以,更夫肩负几个使命,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打更人大多不能睡觉的,一直盯着计时器,真真是一件消耗人的活。像现今时代变了,各种计时产品层出不穷,更夫也已销声匿迹,不过偶尔想起来,还会回味那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微影悼红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在一些古装剧里面听到过,无论哪朝哪代夜晚都是有更夫的,更夫的任务有很多,可不只是报时间这一个,只能说报时只是他众多任务之一,除此之外他夜晚还有很多的职责。

众所周知,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到了夜晚都是会紧闭城门,实行宵禁,到了时间谁也不能上街,如果被捉到不免就要挨一顿板子,说不清为什么上街那可就惨了。打更的同时更夫相当于是在巡夜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法的事情,更夫如果遇到违反宵禁的人会立马捉住他,然后联合专门巡夜的人对其进行审问。

更夫每晚走街串巷,他们还要负责防火防盗,古时候可不像现在,百姓们无论是取暖或者是照明都是要用火,古代房屋全是木质结构,就容易引起火灾,如果睡熟了真的有火灾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那损失可不小。更夫在巡夜的时候如果发现有火灾,可以早早处理。

古时候夜晚还是有盗贼出没的,这种问题即使现在都没有彻底根除,如果有巡夜的会发现,其实更为重要的作用是震慑这些小偷,让他们不敢去盗窃。有的时候更夫还会喊平安无事,百姓们听到这句话会睡得更加踏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古人非常迷信,认为打更的拿着火烛和铜锣会有驱鬼的作用。

那么打更的在夜晚怎么确定时间,每隔一更就出去敲锣呢?第一种办法是滴漏,第二种是沙漏这两个原理都是相同的,相当于是一个时钟。第三种办法是用香,古时候一直有人在形容时间的时候说半柱香的时间,报时的香都是专门制作出的,香上有刻度的花纹,这种香叫做百刻香,造价相比普通香略微昂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古代人们把每天24小时分成12个阶段,即十二时辰,它们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00-1:00);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1:00-3:00);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3:00-5:00);

【卯时】日出或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00-7:00);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7:00-9:00)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00-11:00);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00-13:00);

【未时】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00-15:00);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00-17:00);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00-19:00);

【戌时】黄昏,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19:00-21:00);

【亥时】人定,“人定”的意思是夜深之后,人们不再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21:00-23:00)

为了让普通老百姓掌握这些时辰特别是掌握夜间的时辰,就有了巡夜的职业——更夫(俗称打更的),所以打更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在古代,没有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更夫这个职业甚至遍及农村城镇。古人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有些听惯了打更声音的突然听不见打更报时都觉得心里不踏实,甚至是一种恐怖、肃杀不详的气氛,让人睡不着觉。

打更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那时只有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红楼梦》就有这样一段描写“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打更的人判断时间依靠的是古代的一些原始的计时仪器,(1)滴漏(也叫铜壶滴漏):滴水计的原理,是在某一条件下,每个滴落水珠的大小及其形成的时间相等。水从高处的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滴到低处的有浮标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低处容器里的水位来读取时间。这样,无形的时间转换成了有形的尺寸。铜壶漏滴中的最底层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

(2)沙漏:沙漏的计时原理与滴水的滴漏差不多,就是把水换成了沙,利用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设计的改进型“五轮沙漏”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以此来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结构完全相同.

(3)燃香:古典小说上常常写道:“一炷香的功夫”,武侠小说中高手比武时也常以“一炷香”为限,古人就是以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计量时刻的。古人用模子把香粉末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称之为“香篆”。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这种香又称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计时器。元代著名的天学家郭守敬还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主要还是古代老百姓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白天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太阳知道个大概,但是一到了夜里,就无法知道时间了,因此,古人就想出了打更这种人工报时的方式。

史论纵横小的时候也下地干过活,当时并没有钟表,到时候了我叔瞅一眼太阳看一下影子基本就确定时间了,古代大概也是这个样子,一般农民别说时间,就是二十四节气都知道。

到了晚上古人也发明了相应的计时工具,比如沙漏、点香的方式,古代有一炷香的时间,其实就是用香来计时。

但是,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用起了,而且古代对时间的需求也并不是特别重要,因此,通过县衙雇佣更夫的方式来给广大人民提供公共报时的服务。

古代晚上如何打更?

其实打更有很多说到的,一更怎么打,二更、三更怎么打都有说到,打更要清脆响亮,还有节奏感。

一般晚上七点的时候打第一次更,九点打二更,十一点打三更,因此有半夜三更的说法,现在我们经常说的“更新”中的“更”字估计也和这有关系。

打更不单单是报时,还有防火防盗的作用

另外,经常看到影视剧中打更的还会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其实是在提醒大家防火和防盗,古代时候的社会治安很不好,经常有土匪和强盗出没,当人们干了一天的活,在晚上黑灯把火的情况下,更容易做案,而打更的出现,其实也是一种巡逻,一旦看到有不法行为,立马上报官府。

在《水浒传》中赤发鬼刘唐在寺庙中居住就是打更的看他像歹人,就上报官府了,表现了古代社会的打更者的确承担着一些社会职能。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古代女人不方便出门,如果家里发生病情,就得等更夫来了去找大夫。

可以说,更夫是古代黑夜的明灯,是古代的110,119,120的集大成者。

当然,在古代更夫是一个很受尊重的职业,你想一想,胆子小的人,也不敢晚上单独去打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