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热,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的特征:

器型:以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为主,也为宫廷生产陈设瓷器,但是出土文物中没有见到。此期汝窑、官窑、均窑大量进入宫中,宫廷用的定窑大量减少,但是质量很高(竞争造成);

收藏大热,定窑瓷器

胎体:洁白细腻坚硬,很薄;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还生产酱釉等品种;

釉质:色泽莹润。极薄,可以见到平行的竹丝刷纹。大部分器物釉面出现泪痕。覆烧工艺出现,出现芒口;

纹饰:刻花、划花装饰登峰造极,线条极为流畅。印花工艺已经成熟;

特色: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印花通常在盘、碗等内侧。

收藏大热,定窑瓷器

要鉴定定窑瓷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伍贰伍陆贰零柒伍壹伍 严先生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收藏大热,定窑瓷器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

收藏大热,定窑瓷器

1200万成交 北宋定窑紫金釉带盖大梅瓶

2010年红太阳成交作品。

藏品尺寸:高46.5cm;

672万成交 宋代定窑白釉狮纹盖盒

2010年中嘉成交作品。

藏品尺寸:高12.8cm;口23cm;底10.2cm

495万成交 北宋定窑酱釉刻莲瓣炉

2005年中拍拍卖成交作品。

藏品尺寸:高14cm

宋定窑划花鱼纹盆成交价:388万

宋定窑白瓷大碗--成交价:596万

定窑刻莲花纹盌--成交价:143万

定窑刻莲花纹盌--成交价:512万

宋定窑白瓷双鱼折腰盘成交价:351万

宋定窑紫釉折扣梅瓶成交价:148万

宋定窑暗花双鱼碟连宋影青碟---成交价:217万 北京保利翰海睿嘉四季精品征集,151-5517+7382无前期费,只求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