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赋

赋乾.西江苗寨赋

西江仙景,苗族之都。千户聚居,六千余众。

地处黔东,雷山县境,离城卅六,距州卅五。

西汉迁入,历史悠久,一千八百,根深蒂固。

两个山头,聚族而居,千年古寨,千户民族。

两山账出,化气结作,天门大开,地户紧凑。

溪河环绕,砂环水聚,青山绿水,生气融融。

层层房屋,六千族民,苗族大寨,世界之最。

追根溯源,史藏文明,汉时鸡江,清朝鸡讲。

民国时代,觉名不雅,绅士共商,改为西江。

西江苗寨,生态完整,民风民俗,原汁原味。

专家研究,领略风味,最佳去处,西江村寨。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西江旅游,省府明确。

贵州东线,民族风情,建设寨馆,打造胜地。

二零零五,评为先进,二零零八,大会召开;

设施水平,提前五年,歌馆桥园,风光无限。

各国游客,参观游览,称赞西江,多姿多彩。

西江故事,丰富多源,美人谷中,尽出美女。

西江四村,互不通婚,女必外嫁,媳必外聘。

犯必惩罚,决不留情,优生优育,二千余年。

思维开放,族规完善,西江民族,聪明美丽。

登观景台,览西江景,听导游词,思发展事。

刚迁此地,规模不大,原始森林,荒无人烟。

汉史记载,迁来鬼方,鬼方含义,古时荒凉。

西江苗寨,何为世大!五次大迁,始此定居。

西江地形,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选择此地,战略考虑,利于生存,利于防备。

还有一说,就是风水,水湾越大,地越有气。

能聚财富,能聚人气,能发人才,地灵人杰。

西江格局,地处大湾,天门大开,地户紧闭。

前有环水,背靠青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

寨老认为,风水宝地,聚族而居,世称大寨。

西江轮廓,两座金塔,苗族心目,一对牛角。

生活崇拜,生产相随,癸祀祖先,吉祥仙物。

千年发展,自然形成,建筑规模,使人惊奇!

玩在西江,看在西江,美得心动,美得心醉。

需在世间,由如天宫,人间金銮,梦中奇境。

西江夜境,非常美丽,四千电灯,霓虹闪耀。

两座灯塔,光彩不断,节能省电,技术革新。

建筑文化,层层叠叠,吊楼建筑,鳞次栉比。

山腰坡顶,奇奇怪怪,保护耕地,珍惜土地。

西江文化,入选遗产,木楼技艺,银饰锻造。

吊脚楼房,全木打造,不用钉铆,全色青瓦。

龙脊图案,两头翘角,中饰龙宝,如飞雄鹰。

三层木楼,一层养畜,二层住人,三层存物。

中间客厅,两侧厢卧,宽敞走廓,有美人靠。

风雨桥边,情歌对唱,感情交流,兴趣浪漫。

建造风格,同房一样,不用钉铆,凿榫衔接。

苗族三宝,是芦笙场,是风雨桥,是护寨树。

西江古街,天然馆博,珍贵文物,眼花燎乱。

银饰刺绣,避邪试毒,样样精致,美仑美奂。

节日文化,洋洋大观,大小芦场,热闹非凡。

三六九节,丰富多彩,各种节日,余音绕梁。

鼓藏节日,十三年节,唐姓世袭,传幼继承。

活路头家,蒋氏世袭,农活开始,也有讲究。

开秧门仪,完谷祭式,样样考究,风调雨顺。

田园观光,水稻民族,海拔近千,雨水充足。

世代农耕,土地肥沃,自给自足,文化丰富。

玩在西江,旅游开发,修建馆寨,铺通道路。

名声渐远,游客千万,收入颇丰,人民富足。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否真实,不如游观。

西江苗寨,人才辈出,老革命家,民族干部。

工医师傅,歌师歌弟,到处都是,人文发达。

省府州府,都很重视,闻名贵州,扬名华夏。

赞曰:

两座金塔出账来,金城水绕富贵泽。

千户苗族聚斯地,六千民众坐福宅。

观景台上抒浩气,风雨桥头对唱热。

幽幽千年古苗寨,闻名华夏旅游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