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謝《詠鵝》,給了我童年詩的開始。

這也是很多中國人學的第一首古詩。

所以,我在《凱叔·詩詞來了》中,首先收錄了《詠鵝》。然後我們做了一件從沒有人做過的事,把《詠鵝》創作成一部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這事太有挑戰性了。

我們陷入了好長時間的思考:

7歲小男孩駱賓王創作出了《詠鵝》,流傳千年,人們喜愛這首詩,真就是因為它言辭優美、富於動感、色彩對比鮮明嗎?就這麼簡單?

並不是。

我們和北京大學張一南博士還有小學語文高級教師陸蓓蕾一起,反覆考證駱賓王的人生軌跡。這才發現,駱賓王7歲寫的這首詩,其實就是寫出了他的人生信仰。詩的關鍵點不在於「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在於另外一句「曲項向天歌」。

人最寶貴的是,抬著頭,一生向天而歌!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怎能就簡單地吟唱了事呢?得與詩人同遊,走入他的內心。

於是,我們把詩創作成聲音戲劇:

這一天,小學生麥小麥從天而降,闖入了一個繁華而陌生的地方。穿越到了古代?竟然遇到了……

故事裡,小主人公麥小麥和大多數小孩子一樣,每天語文課上懵懵懂懂,對詩也似懂非懂:「一首短短的詩,三五成句,念念就過去了,不就是一首童詩嘛。」

但是,有一天,麥小麥機緣巧合,穿越到了唐朝初期,竟然遇到了詩人駱賓王,兩人共同經歷了一段動人心魄的歷程。

「我是駱賓王,我就是駱賓王,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

這時,一首詩不再是一段優美活潑的音節韻律,活成了一部戲劇,一個激勵人心的宣言。

為了創作好這個劇作,我們還真是好好地研究了下鵝。

為什麼那麼多人獨愛鵝呢?

有人的記憶是這樣的。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有人只記住了鐵鍋燉大鵝。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我們發現,幾十年前,

在張大千的畫筆下,

鵝是寵物,得抱著。

➤ 張大千《仿趙孟頫繪羲之換鵝圖》

1700年前,在東晉王羲之的心裡,

鵝是高於藝術的:

吃不得啊。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 平安帖

它太貴了。

有多貴?

幾年前,王羲之的平安帖的摹本,拍賣價3.08億。摹本!摹本!不是原帖!那時,羲之的眼裡:

一幅字,一幅畫,

剛好夠,換籠鵝。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 陳洪綬 《羲之籠鵝圖》

王羲之:我只寶愛山下的鵝啊!

什麼境界。

鵝在山下,與山下相對的,是廟堂。

掛念山下的鵝,就是志在山林。片片羽毛不染。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鵝,是吃不得的呀。

吃掉了就沒有千年來的寶貝們個個都愛的詩了,沒了最美書法裡自由的靈性了。

然後,我們又發現,士人最愛鵝的朝代,除了魏晉時期,唐朝也算一個,人生贏家的標配就是溜大鵝。文人頗愛。

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家,也該是一個養鵝大戶,他在7歲時寫下《詠鵝》這首詩。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鵝,有一種說法叫「執戈之鳥」。鵝字是「我、鳥」的組合。「我」字在古代隱有「執戈之王」的含義。執戈之鳥,自然卓而不群。

曲項,向天而歌。

一種秉性高潔,一種不妥協,一種要用一生堅守的,不一樣的人格。

鵝的個神!我們把他的詩做成爆好聽的聲音戲劇

誰會想到天才神童駱賓王7歲時的這句詩:「曲項向天歌」,竟要用他一生去印證。

所以,就有了開始聽到的聲音戲劇音頻。一個故事,一部戲劇,就像河流,帶著孩子進入詩詞的意境,進入詩人的人生場景,對話、聊天、感受甚至共同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 .......

這樣精彩的劇作故事,我們一共創作了150部。麥小麥一次又一次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千百年前詩人的世界,與李白、與杜甫、與王維、與白居易,與上百個大詩人第一次親密接觸,展開一段段精彩的詩詞漫遊和冒險......

所以,就有了《詩詞大劇院》。

我們將一一呈現給你,古詩除了詞韻優美之外的,靜水流深。

你會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