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她是新时代的女民警,也是四年来坚持在扶贫一线的女干部。近日,榆林市佳县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着手将这位女民警的平凡事迹素材,推荐给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节目组,参与拍摄精准扶贫电影。请看这背后的故事——

“驻村扶贫,四年坚守,冷暖自知,心怀感恩;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这是在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工作日志扉页上看到的三十二个字。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苏丽,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榆林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二级警督。

2014年6月3日,她被派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乌镇刘家峁村任驻村工作队长。作为一名市局宣传干部,她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群众的感情,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调查摸底、总结经验,钻研业务、解民忧、帮民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工作的敬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处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风采。俯下身子,勤勤恳恳的付出,挑起担子,兢兢业业的工作,迈开步子,实实在在的收获。四年来,从一名英姿飒爽的女民警转身蜕变成一名任劳任怨的驻村女干部,时刻用“快乐工作、坦然生活”作为行动指南,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赢得了扶贫工作的成就感,受到市县乡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得到了困难群众和扶贫同行们的好评。

扶贫先扶智 扶智从孩子起

贫困户刘付生自身残疾,有个智障妻子常外出不在家。两个孩子,儿子刘峰13岁,女儿刘媛9岁,一个男人带着两孩子,日子过得恓惶。炕上没有像样的被褥,一口锅又洗又刷又蒸又煮,家里衣物破旧,桌椅板凳通百用,既当柜子用又当饭桌使,地上堆着的纸箱里满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和鞋子。2015年夏天,下着大雨的午后,刘付生因没有钱租新屋,旧房腾不出,眼看雨越下越大,房子漏雨、掉土,很危险。苏丽得知情况后,带领队友与乡镇第一书记耐心劝其搬出危房,然后冒着大雨在泥泞中来到镇上,自掏腰包为付生家缝制全炕新被褥,枕头枕巾,锅碗筷勺,笔本纸刀,生活用品等置办齐全。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旧房里,唯一让苏丽舍不得落下的是两个孩子满墙的奖状。她小心翼翼揭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整理后贴到新屋子的墙上。雨地里,一家人热泪盈眶,分不清泪水还是雨水,在场的村支书和干部们都默默地被这位弱女子的作为深深地感动着。

一年后的初夏,苏丽在进村入户时,听队员说,刘付生家的女儿刘媛找过她两次,换了新衣服,手里还提杏儿。“阿姨说过,穷富不要紧,女孩子要讲卫生,所以再见她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手和脸,再换上干净的衣服。”这次,孩子写给苏丽的日记虽有错别字,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这个小姑娘的真情戳到了……苏丽含着眼泪,看完孩子的日记,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一笔一划书写那认真的劲与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她为孩子改出错别字,并写了寄语在日记本上。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2017年的秋天,刘付生住院了。秋收地里,刘峰和刘媛兄妹俩弱小而忙碌的背影再次触动着苏丽的内心。尽管很少有母亲的照顾,但在两个孩子的眼睛里,从未有过困难。更让苏丽感动的是,兄妹俩一直以身残志坚的父亲引以为荣,常怀感恩之心,积极阳光的面对着贫苦和坎坷。学校得奖状了,摘了大南瓜了,学到新古诗了等等都要与苏丽分享。天冷送棉衣,暑期送凉鞋,开学送书包,寒假送图书,一些寻常的问候,成了苏丽内心最大的牵挂和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刘峰的勤学好问,刘媛的天真无邪,始终让她坚信:扶贫先扶志,扶志先从孩子起。

百变角色应对农村“大舞台 ”

从最初没有门闩、潮湿的窑洞里搬进现在舒适的彩钢房,从最初鞋子粘在泥泞土路拉不出到现在的硬化路绿化道,时光走了,真情还在。她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的三年里,在局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为贫困村协调项目资金108.5万元,用于硬化通村道路、打坝、加固补修淤地坝,修缮排洪梁和村委会驻地,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积极为村民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用于春耕,赠送电脑,添补贫困村没有电脑的历史空白,她还在村里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时而,她是讲课的老师,时而她又变成警民联谊会的主持人,一会儿又成了田里收割庄稼的农妇。角色的转换,贴心的关怀,与贫困户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和分析贫困原因,为她草拟《榆林市公安局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关于乌镇刘家峁村和张家沟村三年扶贫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切都按政策来,一切都照方案走。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四年来,每逢春节,她都要给村民们书写春联,周边的驻村工作队和派出所也纷纷同她“讨”作品,她一写就几小时,但春联还“供不应求”;她策划编写制作的《榆林市公安局结对帮扶工作专刊》将市局所有结对帮扶干部的事迹整理编册,受到市县乡扶贫工作部门和检查督查组的认可,带着样书说要做范本;她参与年度电视宣传片《带着感情真扶贫》拍摄和制作,并负责后期宣传推广,一夜之间点击率就达6万;她设计制作的《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日志》成为全市行业部门唯一;她策划制作各类大型户外宣传展板,将法律知识和扶贫政策用图文形式展示,赢得扶贫同仁们的赞许,她主持的各类扶贫有奖知识竞赛、警民文艺联欢会得到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和诚恳的夸赞;她邀请市级医护人员,举办送医下乡活动,现场问诊,发放医药品,为村民减轻医药负担;她起草的扶贫宣传文章《发挥职能优势 化解矛盾纠纷 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多种形式助力脱贫攻坚》被国家“民主与法制”、“陕西政法网”头条推送,被《西部法制报》《政法天地》、《榆林公安》 等报纸和杂志头版刊登;她写下的驻村帮扶工作格言座右铭“幸福扶贫,快乐工作,坦然生活”被“榆林扶贫”公众号原件展示;她在微信朋友圈做过代言“广告”,帮村民卖粉条、鸡蛋和杂粮。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平日,苏丽常把一些旧衣服和头花,发卡送给村里的妇女们穿戴。晨练时、田间干活时,向村民们问疾苦,谈心、聊家常。苏丽的声带出现疾患,反复发作,时不时的需要禁声。村医为她送来药品,村里女人们熬好蒲公英水,蒸了凉瓜,用民间土方治疗她的声音嘶哑。大家都很关心她,就连路上遇见老妈妈提着梨筐还要给她塞几个为嗓子下火。苏丽被这些食物背后藏着村民们最纯朴的感情感动着。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闲暇,她与队友们打羽毛球跳健身操,硬把“可乐”倒入纸杯当“红酒”喝;春节,她与村民扭秧歌搬水船,扶贫干部秒变演员;小伙伴们用彩色文件夹做成的花环,戴在她的头上,称她为“扶贫女王”;春耕和秋收,她和队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半夜泡面加班又加点,居然被她戏称这是“港式”夜宵;她患干燥性鼻炎,铲来泥土放在泡沫箱里,注入大量水,就成了她DIY加湿器。她与队友同吃同住,亲如姐弟,经常帮小兄弟洗衣服,做饭,她又变了兄弟们嘴里的最美厨娘。第一书记钟晓健亲切地喊苏丽是才女姐姐、是他的好帮手。苏丽说,人与人之间,也许最直接的表达就是做几顿好吃的

四年来,除了日常的驻村工作,入户,填表,调研,谈心,计划,走访,联络以外,她的大量工作被搬到了电脑屏或手机屏前,各类App 公众号,杂志,报纸,登载她撰写的扶贫文章,翻看她QQ空间里《扎在营中》相册,近万张工作照片,收听她的故事广播,笔者早已湿了眼眶。春夏秋冬,爱与风华,她为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写过那么多文字,却从没有想过为自己整理文字资料,当笔者问到原因时,她从容淡然地一笑道,“问心已无愧,心安能理得”。

她经常在思索生命的意义。在这个世界里,做一个好人,付出辛苦和代价远远超出预想。每个人都在一边成长一边希望,唯有不忘初心,才有方得始终。她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她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初心不改 继续前行

有人说,“真正的英雄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它。”

扶贫工作有苦有累。但苏丽却变苦为乐。苏丽爱书法,“党员风采”栏目登载她以扶贫工作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苏丽爱摄影,扶贫攻坚的成果,被她一一记录;苏丽爱读书,微信公众号里刊登她的读书笔记;苏丽爱音乐,录音棚里有她录音的身影;苏丽爱播音,扶贫故事成了她电台的热播;苏丽爱美食,朋友圈里都羡慕她的厨艺;苏丽爱漂亮,脱下警服,换上时装,她就是摄影师眼里的麻豆;苏丽爱公益,新浪微博成了她做义工服务打拐的手头工具;苏丽又出发了,历时三天,走过六个县区,十个人组团,近一千公里的路程,圆满完成了榆林市“幸福扶贫.光荣脱贫”故事巡讲主持人的工作任务。一个热爱生活,将新媒体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的她,爱一切正能量。乌镇乡政府干部魏旭烨说,苏丽是妇女干部中的“女神”,做什么像什么,学什么是什么!乌镇镇长王晔认为,苏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巾帼美民警。市公安局主抓扶贫工作的政治部副主任苗林的朋友圈里分享着苏丽的文章,故事,播音和书法。看,村民刘付生把苏丽当亲人一样看待,她一回村,就让儿子、女儿为她送去玉米,梨,葡萄;村民刘学山对寒暑假前来看望他的苏丽女儿叶嘉宜说,你长大要像妈妈一样,成天笑呵呵地吃苦,工作能干,为人善良;贫困户张倩倩虽然已经上了大学,但苏丽在感恩节收到倩倩发来的感恩短信,并嘱咐爷爷送苏丽爱吃的红薯和南瓜。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听,榆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榆林市公安局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殿玺说,苏丽参与榆林市扶贫故事巡讲活动展示的不仅仅是扶贫干部新形象,更是展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风采。市局领导和同事们一致认为,一名女同志,坚持四年的扶贫工作,真是不容易。

瞧,近日,榆林市佳县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着手将这位女民警的平凡事迹素材,推荐给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节目组,参与拍摄精准扶贫电影。

现在,她仍然和队友们一起,继续坚守在驻村工作的第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耕同收,同苦同乐。回城,她是一名可爱的人民警察,回村,她是一名普通的帮扶干部。“初心即永远,前路无涯,永不停歇。”有人曾笑她满身泥浆,但她却笑着说,你从未看过真实的世界。扶贫路上,苏丽虽也有力不从心,但她问心无愧。她虽然平凡,但绝不平庸、她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努力践行宗旨,无悔入警誓言,架起了一座公安机关和老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从宣传民警到驻村扶贫干部,她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有的只是以一颗赤子之心,一边治疗声带疾患,一边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民警,感动着每一位困难群众。在她任驻村工作队长期间,榆林市公安局被评为先进单位,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先进工作队,她本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笔者向她祝贺时,她却说,这些荣誉来自于家人的理解,领导们的支持,同事们的鼓励,贫困户的配合和队友们的努力。一个始终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真正的干部,一定是俯下身子做事的”。 我们祝福苏丽:爱她所爱,行她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四年坚守 无问西东——记榆林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苏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