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這些,怎麼養好魚?羅非魚的生活習性是這樣的

不瞭解這些,怎麼養好魚?羅非魚的生活習性是這樣的

羅非魚一般棲息於池塘底層。其活動情況晝夜有所不同:白天多在水的中上層活動覓食,中午能接近水面上層,但發現聲響便會立即下沉躲避。下午則漸漸由水體上中層往下層活動,夜間則沉降到池底休息,一直到天明。尼羅羅非魚和福壽魚、奧尼魚多在水體中上層活動,所以捕撈比莫桑比克羅非魚容易得多。

羅非魚對環境適應性很強,它能耐低氧,一般鯉科魚類在水中溶氧2毫克/升以下,就會室息死亡,而羅非魚在含氧只有0.4毫克/升的水中仍能生存。羅非魚可以在高度密 集和極肥的水域中正常生活繁殖。

羅非魚同時能耐高鹽度,在鹽度高達34〜40的海水中能正常生活,而且從淡水移向海水或從海水移到淡水都能正常生活繁殖。其適宜的pH範圍廣,在4.5〜10的酸鹼度水體中均能生長。

羅非魚屬熱帶性魚類,養殖時最大的弱點是畏寒,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不能自然越 冬;就是南方地區,每年有短期降霜,最低水溫在6〜8℃:以下,對羅非魚生存也有一定影響,必須增設保溫措施,才能安全越冬。

羅非魚的生存溫度為15〜35℃,當水溫降至15℃時不攝食、少動。尼羅羅非魚最低臨界水溫為8.6℃,而奧利亞羅非為7.13℃。致死溫度尼羅羅非魚為6.04℃,奧利亞羅非魚更低,為3.95℃。羅非魚的最高臨界水溫為40〜41℃。最適生長溫度為28〜32℃。

羅非魚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當水溫超過其適應範圍時,則運動不正常,代謝不協調。在不適水溫條件下,除鰓、嘴和胸鰭輕度擺動和兩眼左右轉動外,魚體基本不動,只有遇到騷擾時,才有自衛反應。溫度若再降(或升)連這種自衛能力也沒有了,到了臨界水溫,魚體會失去平衡,最終死去。

不瞭解這些,怎麼養好魚?羅非魚的生活習性是這樣的

羅非魚的生活習性是這樣的

羅非魚的食性

羅非魚的食性很廣,它是以植物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稚魚階段,羅非魚以浮游 動物為主要食物,隨著生長,逐漸轉以浮游植物為主食,這主要與其鰓的結構有關。在禾 然水域中,羅非魚成魚主要吃食絲狀藻類和植物碎屑。

尼羅羅非魚在體長2釐米左右時有捕食仔魚習慣,所以在產卵池中要及時撈苗。

在養殖條件下,羅非魚以有機碎屑、浮游生物、人工餌料、絲狀藻類、大型植物 以及蚯蚓、孑孓和蝦類為食。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中的硅藻、裸藻、甲藻、綠藻和浮游 動物中的輪蟲、枝角類、撓足類等。羅非魚還能吃食一般魚類無力消化的藍藻類 物,如微囊藻、魚腥藻這些對池塘十分有害的藻類。

人工投餵的米糠、麥粉、豆餅、菜餅、蠶蛹、魚粉等羅非魚也十分愛吃。在食物緊缺 時,它們甚至吃池塘底泥。羅非魚性貪食,食物不足時,常常發生大魚吃小魚、親魚吞食 幼魚現象,養殖時務必注意。

羅非魚的生長主要在當年適溫範圍內。其生長可劃分為三個生長階段:1齡之前為旺| 盛生長階段;1〜2齡為第二生長階段,其生長速度顯著下降;2齡以後為生長漸趨停滯的 第三階段。因此,羅非魚的養殖,主要要把第一個生長階段抓好,以充分利用羅非魚生長 優勢。

不同品種的羅非魚在生長上是有差別的。尼羅羅非魚比奧利亞羅非魚生長速度快 10%〜15%。雜交種奧尼魚比尼羅羅非魚生長得更快。在實際生產中,應因地制宜選擇生 長較快的品種進行養殖。

羅非魚雄魚的生長速度顯著大於雌魚。在同等飼養條件下,雄魚要比雌魚重40%左 右。雌魚生長慢的原因,主要是繁育過密,而且有口腔含卵孵化的習性,雌魚在孵卵時很 少吃食,必然影響其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