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敘 言

趁著年華還好,趁著還未衰老,去探尋未知的風景,未知的人和未知的自己。真正的衰老,是不再走出去,不再用心去經歷、感悟這個美麗的世界,不再擁有大自然賦予你的一切。在行走的路上,把歲月變成美的詩篇。

退休時光一下子給了生活大段空白,以行走作畫的好心情將其填滿,盡情貪歡,穿越于山海間。這趟沒有盡頭的旅途,只為找回自己,將旅途中收集的陽光,釀成金色的蜜與朋友們分享。

“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象和夢幻才能獲得”。有的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從心裡流淌出來的……如波德萊爾的詩篇《西苔島之遊》描述的:“在那裡,一切如此美麗而秩序井然,豪華、寧靜,充滿歡樂。”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深秋的日子簡而又簡,聽大海的濤聲、讀走心的文字、繪靚麗的風景。不再滿街巷的去尋找那些入畫的場景,也不再為曼妙的景像做過多停留,閒暇時漫步海灘、聽濤品茗。其實萬物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再風光的今天,也會變成昨日的風景。隨遇而安,珍惜當下,安恬自然地記錄心靈的感悟,為昨日的風景增色添彩……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登上島城山頂向東遠眺,峻峭秀拔的浮山九峰自東向西一線排列,房屋道路隨山勢而建,層層疊疊、如詩如畫。每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都是一次與自己心靈的深度交流……

嶗山腳下的老漁港船來船往,在岸邊等待著新鮮的魚、蟹和蝦等的人們也自覺形成一個市場,下午是漁船進港最熱鬧的時間。

渴望在自然深處與自己的天性見面,把看到的有限迴歸到無限,瞬間昇華為永恆。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記錄自己的心靈旅程,其實就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這樣才不會辜負這一段“良辰佳緣”。曾有過這樣的體驗,觸及心靈的感受,會在腦海裡存留很久,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一生。我清楚記得,島城層層疊疊如火的紅色屋頂,在湛藍的海水和濃郁的綠樹映襯下映照著我的雙眼,留下了無法忘記的景象……

我的導師諶北新先生曾說過:“筆力未遒,空善賦彩,氣韻不周,空陳形似。”這幾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老城的街道別有一番韻致。這裡便是“坐下就能畫三幅畫的地方”。徘徊在那上上下下的磚石路上,令人不知身處何方。老街與海相接,與山相連,在山環海抱中渾然一體。步入街道高處徑直向下望去,你會看到樓宇間樹縫中閃爍著片片蔚藍的色塊,帶著霞光,伴著陣陣浪潮聲,隨著玫瑰色的海風迎面撲來,沁人心脾……

靜下心來聆聽大自然的物語,是一種內心的奢侈。選一個微風不燥的午後,去仰口聽琴觀海也是一種奢侈。觀嶗山聖色、賞海島風光,看秋風在海濤中徜徉,聞一聞空氣中大海的氣味,靈魂與自然對話,令人身心怡然。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秋陽斜照海面,沿海一線化作一道晶瑩碧藍的緞帶。佇立海岸,鹹溼的海風吹拂,輕鬆愜意。隔海相望,遠方朦朧的海島和蔚藍大海中耀眼的白帆交織出一幅美妙的畫卷……

“心照萬物,萬物皆心。”繪畫的形態非目視而來,是神遇而得。有常理,無常形。過去的時光或許很美好,但更應把握現在,因每一個當下,都將成為回憶,記錄下眼前的美景,不留遺憾才是對一生最好的交待。

藝術的事情不外兩種狀態,生命的追求和生命的記憶。……對我來說,藝術不是什麼神聖的東西,它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每次畫畫,就是一次夢想的追尋,一次趟過生命的河流。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雨後,島城平添幾分涼意。山下那座敦厚的聖保羅教堂在氤氳中也逝去了往日靚麗的雄姿,寂靜地融進了古樹、群山和建築物之中。秋風乍起,亂雲飛渡,對於那些善於觀察的眼睛和懂得接納的心靈來說,記錄下這種蕭瑟景緻帶來的震撼,也是一種讓人留戀的特殊享受,一個畫家,要麼就是自然,要麼追求自然,前者使他成為樸素的畫家,後者使他成為感傷的畫家。

音樂與詩都屬於“意象”表達,將線條看作是音樂的旋律與節奏,把色彩看作是音色、音高與和聲。通過轉換,讓聽覺美感和視覺美感聯繫起來,再化為詩意的表達。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基督教堂、天主教堂、聖保羅教堂,這三座著名教堂已成為島城的一種珍存、一種符號、一種城市魅力。青島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歐式建築博物館”,有360多棟上個世紀初的歐式建築,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明晃的教堂像抹上了一層霓虹,朝霞初照,像滿目熟透的橘林;晚霞輝映,像一座瑪瑙的城堡。讓人想起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日裡,陶醉在迷人的教堂鐘聲之中……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或許可以考證一條老街、一座老建築的年歲,卻無法記錄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故事。一條條街道、一座座老建築印滿歲月的痕跡,恍若精美繪畫,又如滄桑的故事,讀不完也讀不夠……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三面鬱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此時的我只想靜靜地凝視她,輕輕地靠近她,探究她的故事……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遊歷歐洲歸來,對青島仍存留著難以割捨的情愫,青島是一座充滿記憶的城市,青島的建築容納著世界建築的精粹。對於我這個住了十多年的“老青島”來說,對青島的老建築懷著深深眷戀。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喜歡蘇軾那首表達超凡脫俗的詩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曾幾何時,我也象孩子這般純真的以為空氣是可以用顏色來描繪的。秋高氣爽,空氣便理所應當是溫暖的。然而不知何時,那種純真己經離我很遙遠,再找回來,恐怕窮極一生未必辦到了……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這片金秋的密林中藏著很多記憶,每一次孤獨的尋覓,都是為了繾綣的詩行……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觀象山上的奧博維特旅舍,屋頂酒吧堪稱青島景色一流的觀景平臺,位於觀象山最高點,整個島城景色盡收眼底。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感念這一方天地的靜美。從前記憶中紛紛揚揚的落葉和若隱若現的瓦紅,當再次走進的時候,看紅葉渲染蒼翠,方知人生的旖旎絢爛。

“畫到絢爛時,靈境是歸處”——帶來的精神享受和心靈啟蒙。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陽光伸出酥酥的手指,撫摸我眼中的彷徨,奼紫嫣紅的思緒凅成記憶幻境……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飄渺的淡紫色與枯黃的色彩融為一體,花崗石立柱撐起銅皮屋頂的望火樓,始建於上世紀初,是由德國建築師設計的消防觀望臺,它曾是德國佔領時期青島市區的制高點,也是青島的地標性建築。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青島散落在山海之間的那些歷史建築,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和堅毅的品格,歷經山海洗禮,歲月鐫刻,依然傲立,將生命演繹得倔強而透徹。竭盡所能,描繪出它散發著遺世獨立、泰然無爭和水至深處靜無聲的靜幽之美。它堅固的身軀只留給這座城市一個靜默的剪影,將自己淹沒於美麗的山海之間……

面對眼前的景色,拿起畫筆就能感受到那種兩情相悅的興奮和急切。眼前不僅是旖旎的景緻和誘人的風情,感官的迷醉之後是靈魂的觸動。細細啜飲,感受這妙不可言的滋味以及所蘊藏的悠遠深邃的哲思玄想。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一座座起伏連綿的山丘和樹木掩映下的房舍及蜿蜒上下的街道,院落的外牆上常常是綴滿爬牆虎,稀落的枯枝還掛有金黃殘葉,腳邊石子路也被落葉點染,靜謐的教堂時不時地會響起鐘聲。陽光下海水漸次變換色彩,一處風景兩個季節,可遇不可求的景緻。不要小看這些尋常院落,中國現代史上的許多社會名流或文化名人,就曾一度居住其中,康有為、蔡元培、華崗、揚振聲、聞一多、梁實秋、老舍、王統照、沈從文、蕭紅、蕭軍……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傲兀的望火樓,是畫家們喜歡光顧的地方。百年來屹立在觀象山西北麓上,它翹首凝視小港碼頭曾經的熙熙攘攘、環伺老城的南北東西、訴說著百年島城的歷史變遷……

每個人的自性裡,都有一盞心燈,點亮內心這盞般若燈,就能發現創造美。

用寧靜的心態來描繪動盪的外部世界和騷動的內心世界。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浮山角下,荒草菴院內的兩顆銀杏樹在秋風的吹拂下開始泛黃,乾旱少雨,山坳間水庫裡的水位也下降了許多,青島大學背靠浮山,面臨大海,佔據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浮山是市區面積最大的一塊“綠肺”,九峰排列,峻峭秀拔,整座山脈自東而西,一直延伸至市南區,最後斷於膠州灣。九座山峰,有“浮山九點”的美譽。登山遠眺,高樓林立的背後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令人心曠神怡……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臨風佇立,海風送來清爽的同時也送來依稀可辨的歌聲,濃郁的色彩和冷暖交替的筆痕構成一組神奇的旋律,充滿意味的審美享受……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視覺藝術不在於你能看到多少,而在於自己能感受到多少。寫生,是對美的邂逅與親近。似乎嗅到了大海的味道和一種不可名狀的感受。在繁忙喧囂的都市裡,真正感受到審美的律動和心底的清澈……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青島本該叫琴島,即“一座形似里拉琴的島”。里拉琴,古西臘的一種七絃琴。站在山頂觀海是件很愜意的事兒,觀象山的傍晚很靜,沒有喧鬧的遊人,只有凝固在時間裡的紅瓦綠樹和永恆不變的滄海。海的深處,幾點船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飄忽不定……

結 語

藝術離不開真切的情感。技巧表現的只是物象的真實,它不是靈魂,因為靈魂只有藉助生命才能呈現。敞開心靈之窗,釋放來自心靈的觸動。

一個人的審美,傳遞出來的信息,絕對不是簡單的好不好看,而是他對這個世界的感覺,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整個人生畫風和調性。

朋友說他喜歡這批畫,“不是那種震撼,拍手叫好的喜歡;不是感動不已,潸然淚下的喜歡;也不是入人心肺,難以忘懷的喜歡。是一種舒適的,輕鬆的,合意的,相遇在路上,像花草樹木的自然,看見了就喜歡了,然後繼續朝前走。說實話,很多畫看過就忘記了,但畫裡的情緒,鬆散而有致的構成,還有畫中的那些故事卻記住了。畫意便在此吧……讓人有遐想的空間和韻味。”

一直覺得技藝只是熟練操作後帶來的附屬品,所以並無每天勤勤懇懇的描摹和專研。空閒時就會跑到觀象山頂,看夕陽入海,等著對岸島上的華燈和滿天繁星。

用快樂的方式畫最初由心底自然流露的溫情和觸動,讓心靈的塵垢在自然的吟唱中滌盪,用畫筆記錄身心清朗通透的瞬間。

自由的顏色,沒有界限,在風的驅使下,它們穿插於彼此之間。

未見此景時,則與汝之心同寂,識得此景時,頓時明白起來……


蔡樹本:詩意的靈魂之歌——來自青島秋日的情思


蔡樹本,蒙古族,1953 生於內蒙古,青島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會員。1976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並留校任教。授業於妥木斯教授。1982年考入北京中央美院,師承侯一民、李化吉等教授,研修壁畫藝術。1987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做為湛北新教授指導的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1988師承清華美院著名漆畫家喬十光教授,研修漆畫藝術。



藝術簡歷

作品多次參展、獲獎、發表和被收藏,其中:油畫《祝酒歌》2016年由中國美術館收藏、《陰山岩畫》2013年由內蒙古美術館收藏。“2009中華頌·世界遺產風景油畫系列創作”《重慶武隆喀斯特》組畫,在北京博物館展出被有關機構收藏。入選第七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等重要展覽,獲《首屆全國少數族美展》銀獎和《第三屆全國少數族美展》優秀獎,獲得三次內蒙古藝術創作最高獎“薩日娜”獎。

多次應邀赴歐、美、日、俄、韓、蒙古國及港、臺多個城市進行藝術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在法國里昂、日本東京、韓國木浦和臺北等地舉辦展覽。出版《蔡樹本藝術作品集》壁畫、陶藝、環境藝術、樹本畫馬等四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