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网这朵奇葩!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去哪儿网绝对是朵奇葩,每个季度,它的营收都在快速增长,让投资人为之血脉喷张,但每个季度,它的亏损又在持续加剧,让投资人感到无比绝望。

去哪儿网CEO庄辰超曾对外预言,2016年底,将是公司摘去亏损帽子的历史性时刻。那么就让我们在离历史性时刻并不太远的今天,看看他们的奇葩表现。

8月25日,去哪儿网公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营收和亏损均“站上”了8亿元这个数量级。“看多者”大声欢呼——原来用钱真的是砸得出市场的;“看空者”则更加悲观,质疑这不过是用高昂支出堆砌出的虚假繁荣——用2元成本换来1元营收,跪了!

奇葩一:

季度亏损8个亿

去哪儿网真的能在2016年底实现盈利吗?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家奇葩公司近一年多来的财务表现。

去哪儿网这朵奇葩!

从上可以看出,2014年Q2起,去哪儿网延续着“单季赚多少,就亏损多少”的势头。其营收增长虽然很快,但2016年底,肯定还摘不掉“亏损大王”的帽子。庄辰超当初立下的“军令状”,很可能只是一种“望梅止渴”式的激励。

更让人觉得奇葩的是,他们这5个季度,亏损累计竟然超过了30亿元!

奇葩二:

酒店多卖了1亿元?是拿营销费用充数啦!

实际上,分析去哪儿网这一季的财务报告,还可以预判,如果其机、酒业务延续目前的发展势头,不仅2016年底没有扭亏的希望,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盈利!

先说酒店。

这是OTA厮杀最凶狠的一片战场。仅看Q2财报,去哪儿网在酒店预订领域的业绩是十分喜人的,相关收入2.589亿元,酒店间夜量达1780万。

然而,这一串闪亮的数字背后,却有仍有不少细节之处值得推敲。

过去4个季度,去哪儿网的酒店收入同比增幅稳定在76.8%-107.6%之间,Q2却激增至261.6%,换而言之,本季度有1亿元左右“突然增加的收入”。

与此同时,去哪儿网的营销费用同比增幅,也从过去几个季度平均175%的增长,激增到了227%(达7.027亿元),费用支出“突然增加”了1.12亿元左右,与“突然增加“的酒店收入基本相当。环比来看,营销费用也比上季度增加了3亿多元,甚至超过了当季酒店的全部收入。这是什么样的公司,营销费用竟会超过营业收入啊!

有理由推断,去哪儿网Q2酒店收入的快速增加,实际是由营销费用补贴的,等于是把别人家的钱,放到了自己的口袋,这样的奇葩手段,也是少见!

奇葩三:

航司佣金越来越低,它的赚头越来越大?

再说机票。

这是去哪儿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当年挑战携程的最有力武器。2015年Q2,去哪儿网的总机票量为2810万张,同比增长46.9%,增速低于携程的60%。并且,这已是去哪儿网连续两个季度机票增速低于携程。

向来以机票价格低闻名的去哪儿网,为何现在机票卖不过携程了?主要原因在于,去哪儿开始看重利润率,想赚钱了!

2015年Q2,去哪儿网机票及机票相关收入为5.17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单张机票平均收入同比增长25.9%。这一年来,航空公司在不断调低佣金比例,按照常理来说,票量增幅应该大于收入增幅才对(同期携程网机票量增长60%,票务收入增长45%),去哪儿网单张机票收入却逆势增长,业内判断,原因可能有两点:1,进一步盘剥供应商,逼迫供应商只能通过提升机票价格来维持生计;2,默许供应商通过对赌、低舱高售等违规手段获取更多利润。

这种靠增加单张机票收入,来维持业务增长的方式,无异于引鸩止渴,代价将是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增长面临停滞。

奇葩四:

号称有64亿元家底,其实59亿是借来的

最后再来看现金流。

截至2015年6月30日,去哪儿网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应收账款和短期投资总价值为64亿元人民币,比起上季度末的14亿元,一下子猛增了50亿元。有力回击了市场关于“去哪儿网持续亏损,最多只能撑到年底”的传言。

但分析这64亿元的来源构成,可以发现其中有6.270亿元来自于2015年5月4日,根据授信协议从百度获得的贷款,另有8.25亿美元(约合52.8亿元人民币),为2015年6月17日发行的息率为2%的可转换债券,与2015年6月5日,增发的美国存托凭证。

计算可得知,去哪儿网目前64亿元家底中,有59亿元都是临时借来的,只有5亿元是原先留下的老本(相比上一季度减少了9亿元,恰好与Q2净亏损相当)。借钱的钱,最终,还是要还的。

所以说,去哪儿网这家奇葩公司想盈利?那真是遥遥无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