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同事成哥常常能輕易催辦好別人久催不成的事。

別人口中不好打交道的人,他也能和顏悅色地順暢溝通。

有一次,部門負責的材料急著上報,但需一家下級單位協助提供的數據久催未到。經辦同事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來找成哥求助。

成哥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急不緩地打了個電話。

他笑著向下級單位負責同志開口:“兜底的老弟啊,有件火燒眉毛的急事,沒你參與搞不定啊,請求老弟大力支持幫忙。”接著把需要的內容、要求和時限告知對方。

結束通話不到5分鐘,數據就到了。

同是催報資料,為什麼效果天壤之別?因為,成哥與另一位同事的催報方式和姿態截然不同。

同事是直接要求人家必須幾點前提供到位,而成哥卻是放低自己以請求支持幫助的口氣和對方協商,還把對方說成很重要的兜底。

同樣的事,姿態不同,效果就有了天壤之別的差異。你放低自己,就相當於抬高了別人,對於尊重自己的人,誰不願意幫忙呢。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些把自己位置擺的很高,蠻橫粗暴地對別人提要求、下命令、頤指氣使的人,就算他地位高出幾頭,也很難讓人心悅誠服。

而有的人,即便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你,甚至是頭回打交道,你也樂意幫忙。有時候還會覺得,可以幫上的忙如果不幫反倒會不好意思一樣。

這中間的差別就在於,前者眼中只有自己,什麼時候都是一副高姿態;而後者眼中有了別人,他在謙卑裡無形地放低了自己。

有句俗語說:“山低成海,人低為王。”在社會交往中,你越是把自己的身段放低,就越能顯示你的胸懷和氣度,越能獲得別人的理解與認同。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剛參加工作那會,我和不少年輕人一樣,心中有著一股傲氣。

老覺得自己是通過公招正兒八經考進單位的,對端茶倒水搞衛生之類的事看不上眼,認為做那些不起眼的事毫無價值。

當時,我們單位在一座沒有電梯的老舊辦公樓裡。會議室在頂樓,與茶水間隔著一層樓。

遇上人多的會議,負責茶水服務的那位工勤人員要下樓燒水、上樓倒茶,上上下下忙過不停。會議偶爾會出現參會人員茶水喝見了底還沒來得及續添的情況。

正當我準備和其他年輕同事一樣裝著沒看見、繼續低頭書寫時。卻發現我們單位的一把手已經站了起來,不動聲色地到茶水櫃上拿起水壺幫大家續添了。

上司從來都不會有我們初入職場的面子負擔,他一大早去單位,在工勤人員還沒來之前就搞完了自己辦公室的衛生,還順便把走廊也拖了一遍。

有時候,看到走廊盡頭的衛生間不乾淨,他也會拿起水桶、掃帚去清掃一番。當時,不少人給上司提建議,讓他別幹這些事,說不符合他縣級領導的身份。

上司這樣回答:“我是老百姓的子弟,從小就做著這些事,現在搞點勞動算什麼,沒哪點不符合身份,還賺到了健身健體呢。”

當時,剛踏入社會的我們,看著身居高位、被大家尊敬的上司都能彎下腰做這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大家都陸續放下了思想負擔。

慢慢地單位形成了一種這樣的共識:大事小事,只要我能辦的就是好事;有為沒為,只要自己能補位就是有為。

即便離開那家單位多年,老同事們相聚依然會說起當時領導的人格魅力,讓大家獲益至今。

現在,每當看到剛畢業的年輕讀者向我抱怨在單位常要做些瑣事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想將當年自己的心路歷程和他們分享一番。

其實,一個人在別人心目有沒有價值和地位,從不在於你把自己端起來放在什麼位置、也不完全取決於你做出了多大的成績,而在於你有沒有格局、夠不夠的謙卑、會不會在做好自己本職的同時積極補位。

放低自己,從來都不是醜事、也不吃虧。反而,你還會收穫更多的好評、善意和驚喜。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放低自己,是一種格局。格局越大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姿態放的越低。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媒體記者參加香港企業家李嘉誠家宴的視頻。

飯桌上,李嘉誠正在向兒子嚴肅地傳授為人之道和生意經。這時,保姆進來為他送來了一碗湯。

李嘉誠中止講話,連說三聲“謝謝”,告知保姆自己遲一會兒再吃。他的做法被網民熱議美談,說他堪稱大格局的典範。

對待地位不如自己之人的言行,最能真實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格局和胸襟。

一個時時處處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往往有著一顆既能容納風雨也能盛裝委屈的心,他的眼中有他人,能理解和換位思考。

有句話說:“海洋之所以能夠美麗寬廣,是因為它始終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容納百川。”

人亦如此。當你懂得放低自己時,就不會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心理負擔和干擾,你才能以更平和的心態去生活、學習、工作。

把姿態放低時,你會發現看不慣的人和事會越來越少,瑣碎的生活也不再是一地雞毛,你和世界的關係也將越來好。

- END -

⊙作者:安芮嫻,用文字為你治癒生活的不開心。寫安暖的文字,給最懂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