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黃河邊有個小鎮,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被譽爲「河洛江南」

十里銀灘如畫,萬畝金稻飄香。現如今的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李莊村的銀灘農業觀光園區裡一派豐收景象。一年一度的“新米節”已經拉開帷幕,從2014年開始,會盟新米節已成功舉辦4屆,而今年這一屆將更有特殊意義。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18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名單,作為河南省鄉村文化活動的優秀代表之一,會盟新米節成功入選。

豫西黃河邊有個小鎮,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被譽為“河洛江南”

豫西瞭解會盟的人們都知道,銀灘本是會盟鎮的一片大灘塗,在這兒舉辦新米節,又怎樣能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呢?這一下就問到點子上了,新米節辦的好一方面是因為會盟的米好,另一方面是活動辦的好。

洛陽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孟津會盟歷史文化更顯厚重,會盟鎮在洛陽享有盛名,有“河洛江南,魚米之鄉”之稱。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5300畝,重點分佈在銀灘觀光園周圍。黃河大渠橫貫東西,沿岸土地肥沃。黃河水種出的水稻,產量高、口感好,其品質無可比擬。會盟鎮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這裡的大米顆粒飽滿,色澤透明,味道香甜。煮起來香飄四鄰,被譽為“貢米”。會盟大米可謂是遠近聞名家喻戶曉。

豫西黃河邊有個小鎮,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被譽為“河洛江南”

千年黃河農耕文明在會盟銀灘周邊的近20個村莊持續傳承,每年豐收季節,這裡的河洛兒女用新米節這種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的盛景,分享豐收的喜悅。如今這裡的農耕文化、農業節會和鄉情民俗,已深深地影響到周邊地市,特別是豐收季節周邊市民到現場購買新米已形成傳統。會盟新米節形成的“體驗勞動樂趣、品味豐收喜悅”主題,也與國家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初衷高度契合。

豫西黃河邊有個小鎮,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被譽為“河洛江南”

新米節時間跨度長,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9月15日至10月15日,以“觀萬畝稻田、賞銀灘美景”為主題,孟津梨採摘、鄉村攝影採風、稻田釣蝦比賽、民俗文藝演出、少兒繪畫寫生等多種遊樂體驗等待著遊人們,第二階段是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主題為“品會盟新米、享健康生活”,將舉行“水稻收割體驗活動”和“碾新米體驗活動”,讓遊客體驗勞動的艱辛及愉悅。

豫西黃河邊有個小鎮,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被譽為“河洛江南”

以萬畝稻田、萬畝荷塘、萬畝魚塘、萬畝梨園等產業基地為依託,除了新米節,會盟鎮逐漸形成了一年四季的多個農業主題節會,春季“洛梨花節”、夏季“荷花節”、冬季的“十里銀灘·黃河燈會”等農業主題節會,年接待遊客量突破百萬人次。舉辦新米節,不但傳承了黃河農耕文明,豐富了農民精神生活,還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可謂一舉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