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破败土楼竟有如此来头

这栋破败土楼竟有如此来头

墙皮斑驳脱落,过道阴森昏暗,外墙上的"拆"字显眼醒目。紧邻着茅箭实验学校的一栋破败三层土楼,在繁华的闹市中,犹如一座灯塔般醒目。

这栋破败土楼竟有如此来头

土楼外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子笑 摄

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微草社会实践团队迎着细雨,来到这栋充满浓厚时代气息的危楼,探访它及孤岛守卫者—李安德背后的故事。

这栋土楼建于1969年,曾是"二汽"职工宿舍。而77岁的李安德是"孤岛"的坚守者。他说,这里曾是1969年北京三建公司为"第二汽车制造厂"援建的职工宿舍,是十堰为数不多保存至今的"干打垒"式建筑。与同时代的很多建筑一样,它们见证了十堰步入工业文明。

这栋破败土楼竟有如此来头

孤岛坚守者—李安德老人 中青网通讯员 徐子笑 摄

李安德老人是重庆永川人,1969年部队复员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十堰,支援三线建设。从此,就深深的扎根在十堰这块土地上。

李安德老人回忆说,当时的十堰十分落后,全市就一条砂石路,没有铁路,运输工具更是贫乏。人员、物资都从丹江口走水路运到邓湾,再靠人力运到工地上。因为建设不易,最初建设者们只能住在自己搭的"芦席棚"中,后来才住进"干打垒"员工宿舍中。

"干打垒"就是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加以夯实,以此构筑墙体。李安德说,"干打垒"曾经是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

十堰市文物局局长郭崇喜介绍,当年"二汽"在建厂之初使用的"干打垒"并不是简单的夯土建筑,而是将水泥、石灰、砂石和泥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关键部位加入红砖和圈梁夯筑而成的,结构强度并不低。

在郭崇喜看来,"干打垒"作为十堰重要的工业遗产,对研究中国工业建筑样式,恢复和保护古建筑,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栋破败土楼竟有如此来头

土楼内部 中青网通讯员 徐子笑 摄

李安德居住的土楼因为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楼,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但李安德并不愿意离开,对他来说,这座土楼,有他的记忆,更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