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公路活地圖 腳板丈量幸福路

在擔任復興鎮交通管理站站長的六年時間裡,先大俊同志用初心詮釋了理想信念,用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用實績換來了群眾稱讚,是群眾眼中名副其實的“組組通”。

不忘初心跟黨走,堅定信念兌現承諾

1975年10月,先大俊出生於復興鎮明溪村紅色革命家庭,祖父先仲虞是解放戰爭時期黔東北遊擊縱隊司令員,解放後,任思南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思南中學校長,中國體育報社政治處主任、人民體育出版社總編室副主任等職,於1990年10月離休。從小受到革命文化的薰陶,先大俊同志立志要做頂天立地、一心為民的男子漢。1996年8月,先大俊同志被分配到復興鎮工作,先後在鎮水務站、團委、計生站、人社中心、村建站、交管站工作,期間相繼擔任復興、東泉、梅子、明溪管理區書記,工作履歷涵蓋全鎮所有村(社區)。

在讀書期間,先大俊同志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997年7月,經黨組織批准成為中共正式黨員。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爺爺是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是堅定的布爾什維克,作為革命後代,只有跟黨走才是正確的選擇,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決心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成為了共產黨員,先大俊同志更加註重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立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初心,在單位是排頭兵,在家是好能手,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著對黨的承諾,帶著濃濃的故鄉情懷,在這片生他養育他的土地上,先大俊同志用革命的意志,堅定了對黨的事業的忠誠。

牢記使命敢擔當,把忠誠寫在崗位上

職責就是使命,使命呼喚擔當。參加工作後,先大俊同志一直任勞任怨地工作,把職業當成人生樂趣,把成績作為精神糧食,執行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不打折扣,始終牢記祖父“要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千萬不能給咱們共產黨添麻煩”的囑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在擔任管理區書記期間,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先支書,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先大漢”。2002年,在擔任復興管理區書記期間,堰塘組村民習正剛與郭龍章因土地邊界問題發生糾紛,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得知情況後,先大俊同志迅速走訪當事人和當地群眾,摸清實情,從中午到晚上,飯都沒來得及吃,有人勸他先吃飯再工作,他說,既然發生這麼大的矛盾,說明大家心裡都有氣、有疙瘩,如果不及時疏通,可能會釀成更大的後果,把事情處理好了,我吃飯才落得下肚。就是這樣一種信念,先大俊同志對當事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雙方各讓一步作為人行路,最終達成和諧協議。

遇到重大事件、重要險情,先大俊同志總是身先士卒,用寬厚的身軀挺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他常說,領導,我身體壯,扛得住,請讓我在前面衝鋒吧。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7年6月,東泉村小梯子水庫水漫堤壩,隨時有決堤的危險。先大俊同志跟隨鎮裡搶險隊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看到水庫的水位越來越高,泥土築成的堤壩眼看支撐不住了。險情就是命令,隨著一聲令下,他二話不說挽起褲腿,扛起麻袋裝的沙土,堆在堤壩邊加固。看到他的衝勁,其他幹部群眾紛紛動手,邊疏邊堵,經過激烈奮戰,堆砌了一座新的防洪牆,有效抵禦了決堤的危險,保住了水庫下方數千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他常說先有國後有家,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8年4月15日下午,土井村農村公路“組組通”施工現場發生一起交通意外事件。接到報告後,先大俊同志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參加現場救援、安撫家屬等工作。在處置工作中,突然接到學校通知,他的孩子摔傷骨折了,很嚴重。一邊是面對失去生命的群眾的悲痛,一邊是聽到孩子受傷的心痛,先大俊同志在電話中交代妻子要好好照顧孩子後,毅然繼續投入到救援和安撫工作中。待安撫工作結束,已是凌晨兩點了,先大俊才請假去醫院,看到受傷依然堅強的孩子,一向堅毅的先大俊只能偷偷地流淚。安頓好孩子後,第二天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學校老師和同學瞭解到其父親的工作性質後,自發組織每天背送上放學。

實事求是善作為,鋪就美麗鄉村致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道路交通是打通群眾致富的最後一公里。

復興鎮地處德江縣西北面,據縣城30公里,轄17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全鎮國土面積142.06平方公里,人口4.2萬。在2013年以前,全鎮道路總里程112公里,道路基礎設施還不發達,嚴重製約脫貧攻堅步伐。

按照鎮黨委政府安排,先大俊同志到交管站工作後,立即撲到各村各組,深入瞭解全鎮地質、河流、道路等狀況,迅速理清思路,向鎮黨委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議,積極對接上級交通部門,爭取項目入庫實施。緊緊抓住貴州省 “交通扶貧”和“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會戰的機遇,科學規劃道路289公里,項目入庫289公里。

2017年以來,全鎮共啟動實施“交通扶貧”項目22條50餘公里、“組組通”項目57條120餘公里、“世界銀行貸款”項目3條22.9公里,建成下壩50米長大橋、賈村50米長人畜便橋、花家灣20米長大橋,設立候車亭14個,覆蓋貧困戶1000餘人。

先大俊同志始終奉行親力親為、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對轄區建設的每一條通村通組公路,從起點到終點、從路基到路面、從路線到周邊,都實地查看,除了開會和出差,不論晴天還是雨天,他都親自到現場督進度、把質量、管安全。東泉至明溪世行貸款項目道路工程,全長10.5公里,惠及群眾2萬多人,復興鎮負責協助監督和化解矛盾糾紛。施工期間,先大俊同志一日一巡查,對路面寬度、砂石厚度、施工安全度嚴格把關,遇到矛盾糾紛及時調處不過夜,實現世行貸款項目建設“零糾紛”上交。

先大俊同志深知,道路交通“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只有管好路、好的路,才是持續致富的基礎。因此,他始終堅持“建養並重、有路必養”原則,以“暢、潔、綠、美、安”為標準,以發動群眾參與為出發點,抓好上路率、出勤率,每條道路都留下他的身影、到處都有他的腳印,幹部群眾都稱他為復興道路交通的“活地圖”。目前,全鎮納入養護計劃的縣道、鄉道、通村道路共計128.6公里。

如今正值農村公路組組通建設的攻堅期,先大俊同志依然堅持六點起床,先到道路現場和砂石場看一看,然後再按時簽到上班;依然把辦成事、辦好事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憨態可掬又不乏智慧,始終為黨分憂、為人民謀福,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地奮鬥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第一線,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先鋒兵”。(德江縣復興鎮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