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朱維羣:中國僑務工作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目的

「正论」朱维群:中国侨务工作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目的

西方媒體8月間連續發文,歪曲和描黑中國的僑務工作。6日,《紐約時報》發文說新加坡警惕中國向華人施加影響,文章毫不掩飾地挑撥華僑華人與所在國的關係,還稱“中國越來越模糊華僑和華人的區別”“試圖左右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華人政治活動”。26日,美歐一些媒體報道了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更下力描繪道:中共“統戰戰略使用各種方法影響海外的華人社區、外國政府,以及其他參與者,從事支持北京優先政策的活動”。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那些國家已淪陷於中國的“統戰陰謀”了。

根據我國僑務部門定義,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外籍華人一般指已加入外國國籍的原中國公民及其外國籍後裔,華僑和外籍華人統稱僑胞。中國從不諱言並高度評價海外僑胞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他們在反“獨”促統等方面作出獨特貢獻,在增進中國與其他國家關係中也起到重要橋樑作用。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廣大海外僑胞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中華兒女,是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及促進中外友好的重要依靠力量。這一切都是光明正大、世所共知的。

中國不會忘記,也希望相關國家不要忘記,從中國走出去的華僑華人對所在國同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橫跨美洲大陸的中央太平洋鐵路、橫亙加拿大東西部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等重大工程,都有數以萬計的華人參加。二戰期間僅在美國陸軍服役的華僑華人就超過1.3萬,是美國參軍人數比例最高的族裔之一,其中有近20%的人陣亡。就在西方某些勢力極力散佈對華僑華人不信任情緒的今天,數千萬海外僑胞仍在為所在國發展盡心竭力,他們的貢獻得到很多國家政治領導人和社會有識之士的高度評價。對本國華裔與中國的親近感,絕大多數國家也都予以理解,認為這與華裔對所在國的忠誠並不矛盾,相反對這些國家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合作是有利的。

中國曆來高度重視僑務工作,長期以來黨和政府都設有分管僑務工作的部門。今年,中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中央統戰部統一管理僑務工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併入中央統戰部,中央統戰部對外保留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牌子,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歸中國僑聯行使。

這是為了加強黨對海外統戰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廣泛地團結聯繫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更好發揮群眾團體作用。西方有媒體藉此做文章,試圖造成中共有關部門“近年來”才關注僑務工作的錯覺,除去其用心可疑,也反映出有些人對中共的統一戰線工作缺乏基本瞭解。

對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開展工作,歷來是中共統一戰線工作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作在黨內歷來由中央統戰部牽頭協調、具體承擔和支持配合,在中央統戰部內歷來就設有負責這項工作的專業局。中共中央2015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指出:海外統一戰線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凝聚僑心、彙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引導華僑、歸僑和僑眷致力於祖國現代化建設及和平統一大業,推進全球反“獨”促統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長期以來,中央統戰部和中國所有的涉僑工作部門,都是嚴格按照這一主旨及相關法律和規定做工作的,沒有一個字、沒有一項工作含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試圖左右”他國公民的意圖。

有些人的臆測,不過是他們根據自己多年對他國實行“和平演變”“價值觀滲透”的所作所為,對中國意圖的一種猜度。

統一戰線有個“戰”字,一些人就試圖把它歪曲成一項充滿敵意的工作。實際上,統一戰線是團結人的工作,是廣泛凝聚共識和人心的工作,它靠的不是強權政治,靠的是真誠為僑服務,靠的是增強中國人民的利益同所在國人民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靠的是以“德不孤,必有鄰”的精神,長期致力於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

我們遺憾地看到,國際上一些勢力無端攻擊華僑華人,質疑他們對所在國的熱愛,否定他們的貢獻。這些言行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同一些國家一段時間以來對華強硬政策上行密切相關,也可以說是後者的組成部分。比如,美國一些政治勢力對中國留學生進行肆意汙衊,加大限制,縮短某些專業學生的簽證有效期;一些政治人物指責中國用孔子學院對美開展意識形態滲透和從事間諜活動;對中國引進海外人才的“千人計劃”極力攻擊,甚至將間諜的帽子扣向華裔科學家。

這些行為不僅引起中國強烈反感,也引發西方許多明智之士的批評。

某些勢力的言行,就連西方媒體自己也知道與事實相距太遠。《紐約時報》文章承認,中國舉辦的一些“幫助組織海外華僑聚會、安排新加坡華人訪問祖籍村莊、協調留學項目、為年輕的新加坡人組織‘尋根營’”等友好交流活動,“並非中國獨有”。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其他國家也在做,單單中國不能做?過去中國能做,現在中國不能做?應該說,這是一些國際勢力不健康心理的反映,是一種“杯弓蛇影”式的政治心病。

病根之一是種族歧視殘留。一些國家迄今仍未擺脫“白人至上”的陰影,他們要求華裔公民效忠所在國家,卻拒絕給予他們同其他族裔一樣的尊重和平等權利,在處理一些問題時慣於根據族裔搞“雙重標準”甚至“多重標準”。對一些華裔美國科學家或政府僱員受到不公正指控或基於他們血統的懷疑,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會長、法學家吳華揚就沉重地指出:“過去160年間,儘管華裔移民為美國貢獻了不可估量的財富和成就,但他們卻始終被貼上‘永久外國人’的標籤。”

病根之二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敵視和排斥。西方一些人原本希望改革開放導致中國走上他們所希望的道路,沒想到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美國此番對華貿易戰所用的招數,有些已超出經濟範圍,而包含改變中國社會制度的意識形態要求,這些人當然更不希望看到華僑華人成為中國社會穩定的積極力量。

病根之三是“中國威脅論”作祟。美國的歷史,要麼是給別人當殖民地,要麼是將別人視同殖民地,一些勢力從來拒絕雙贏和共贏。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發展和崛起被視為對其地位的威脅。而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也就成了其煽動恐華反華的最順手材料。

長期以來,中國積極支持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依法維護他們的權益,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這些絕不會因西方一些勢力的攻擊和挑撥而改變。同時,我們也繼續鼓勵海外僑胞尊重所在國法律法規、文化、歷史和生活習俗,為所在國的發展盡到應盡的責任。

任何外來壓力,除了使廣大僑胞與中國越走越近,不會起到任何其他作用。

(作者朱維群 孫鼕鼕:分別是中央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幹部)

「正论」朱维群:中国侨务工作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目的

來源 | 統戰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