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向苏军和盟军递交无条件投降书,轴心国最强的德国投降了,欧洲战事似乎也要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统帅部宣布投降,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将军都愿意缴械,盘踞在欧洲南部的中央集团军群就是德军最后的抵抗者。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中央集团军群由90万人组成,司令官为陆军元帅费迪南德·舍纳尔,这是一支重兵集团,火炮近万门,坦克、装甲车近2000辆,飞机1000架,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费迪南德的想法是继续抵抗,等待苏军与盟军为了重新瓜分利益而翻脸,这样德国便可以重振旗鼓。

然而费迪南德的想法并未实现,此时除了美国,包括苏联、英国、法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已是强弩之末,不愿再发生大型战役。苏军在得知德中央集团军群不愿投降后,当即决定彻底吃掉他们,最短时间内结束欧洲战场。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苏军为了攻破柏林集结250万人,再算上后来补充的,驻守在柏林的苏军至少有300万人的规模,苏联统帅部抽调了其中的3个方面军(苏德叫法不同,其与集团军群是一个等级),共计200万人。这3个方面军将从不同方向攻打德中央集团群所在的布拉格,从而进行一场大型的抓俘虏战役,不放走任何一名德军。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为了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3个方面军都是在刚经历了柏林战役,还未休息的情况下进行急行军,3天奔赴200公里。效果是很明显的,如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仅一天就抓了8万俘虏。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占据先手、兵力、装备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德军抵抗力度不大,除了少部分如费迪南德那样不愿投降的人之外,大部分德军已经不愿再打下去了,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让苏军完成包围、缴械。

反抗最激烈的是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奥地利集团军,他们在苏军完成包围的情况下,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两个师趁机逃到了美军控制区(后来还是投降了)。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图为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后建造的纪念碑,以纪念那些在布拉格攻势中阵亡的苏军。

200万人包围90万,一场大型抓俘虏战役,阵亡率却高达7: 2

虽然1945年的德军已经日薄西山,各方面优势都被苏军、盟军超越,但他们仍然具备极强的战斗力。布拉格攻势持续了不到六天,德中央集团军有86万人成为俘虏,剩下4万则在战斗中阵亡。苏军的损失比德军更大,阵亡超过14万人,每损失7名士兵,才能干掉2名德军。

柏林战役中,苏军的伤亡比德军小得多,这是因为柏林战役属于巷战,德军只能靠着建筑物抵抗,而苏军可以用飞机大炮轰炸整座城市。布拉格战役不同,苏德双方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交界处交战,战场规模、灵活程度更大,德军所能发挥的实力也更加可怕。换句话说,如果90万德军都选择反抗的话,苏联的损失绝不止14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