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张天师与罗真人谁更牛?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描述农民起义的作品,但书中也涉及到不少佛道人物,其中一些佛道人物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道教的张天师与罗真人便是如此。

《水浒传》中的张天师与罗真人谁更牛?

作品开篇第一回由仁宗天子御旨宣请张天师来朝祈禳瘟疫,从而引出这个道教人物,这代张天师号曰虚靖天师,在江西信州龙虎山修道。而罗真人则是宋徽宗时期人,在第三十五回梁山攻打高唐州遇阻,须请公孙胜出山相助,才牵出公孙胜之师罗真人,他在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紫虚观修行。这两人皆是道教中得道高人,而且在作品里皆有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首先,两人身份有别。天师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衣钵弟子,历代天师皆是道教的首领;而真人则是对那些道行高深、修真得道的道士的尊称。那么可知,张天师是经过朝廷敕封的本代道教之首,地位尊崇,而罗真人只是道门中一个道行高深的老道而已,他不是张姓嫡传,所以是没有资格成为天师的。真人可以有许多,而天师每代只有一个,差别不言而喻。

其次,两人皆是法术通玄的得道高人。第一回便通过龙虎山住持真人之口介绍说:“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在洪太尉叩请天师的过程中,张天师也是大显神通,不断生出各种幻象;而在他与洪太尉的对话里,也可见其有未卜先知之能,且有驾雾兴云的本领。书中对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天师虽然描写很少,但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对而言,作品对罗真人的描述则详尽得多,梁山泊极其重要也能力非凡的头领公孙胜是其首徒,自然便令读者对之油然生敬。而在惩罚李逵的过程中,我们更是见到罗真人法术通天,既能呼唤天神,亦能知卜未来,还能将葫芦变化成人,并有一千余员可腾云驾雾的黄巾力士为伴当,简直就是人间大仙。在后来宋江前去参拜时,罗真人为宋江写下八句法语,不仅对梁山等人后事了然于胸,且颇有通晓天机之能。因此,这两人无疑都是道教中得道高人,其神乎之术简直已半人半仙。而从书中看,天师更有锁镇魔王之能,并将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一百单八个魔君锁镇,这虽是前代老祖天师之功,但同为道教天师,每代大抵应是功力悉敌,何况,每经一代天师,皆要添一道封皮,除警示后人不得开启外,只怕对魔君也有封镇之效。可知,这一代虚靖天师也是名副其实的,而罗真人虽也几可通天,却未必有能镇住如许魔君之功力。

《水浒传》中的张天师与罗真人谁更牛?

再次,两人性情不同。作为道教首领,张天师却“性好清高,倦于迎送”,他甚至并不住在道观之中,而是“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而且即使是龙虎山主持道士亦难得一见,真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颇具道家高士之风。而罗真人则不同,常年住在二仙山紫虚观,即使是寻常百姓也可以听他讲说长生不老之法,戴宗寻访公孙胜时所遇的那个吃面老人便是急着去听讲的,可见罗真人是常常开坛论道,度的是普罗大众,走的是亲民路线。当然,张天师也并非不问人间烟火,只是他作为道教之首尊,虽很少直接面对寻常百姓,但当皇帝差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宣他往东京做醮祈禳天下瘟疫时,张天师当即乘鹤驾云前往,可知他也是心怀天下百姓的,只是与罗真人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最后,两人在《水浒传》中皆有重要的作用。《水浒传》开篇,便是通过宋仁宗宣请张天师来朝祈禳瘟疫,钦差洪太尉在龙虎山伏魔殿误走妖魔,从而揭开水浒英雄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宏伟篇章。在此期间,以张天师有预知过去未来之能,他应该是可以卜知洪太尉放走妖魔一事的,但他并未加以阻止,显见合当人间有此一劫。而罗真人更是作者浓墨重彩描绘的一个人物,其弟子公孙胜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罗真人对公孙胜的几度收放,都意义重大,甚至关乎梁山存亡。一个与纵放梁山众魔君相关,一个可以影响梁山后来的发展,因此,两人在书中皆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张天师与罗真人皆是道教中亦人亦仙的高士,虽然作者的描绘有轻重之别,但两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读者心中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