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我不是藥神》電影最近熱度愈來愈熱,演員山爭哥與“關谷傳奇”王傳君的演技再度被觀眾認可外,激起全社會一起討論的還有電影背後那個真實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圖片來自網絡:《我不是藥神》宣傳海報

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陸勇還是江蘇無錫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在治療期間他一直在服用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一盒格列衛的價格為23500,兩年的費用70萬對於陸勇還可以承擔,但是對於很多白血病家庭根本承擔不起這種救命的藥。

《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圖片來自焦點人物:陸勇與紅十字會志願者探訪印度製藥廠

之後陸勇開始通過從印度代購仿製藥,由於人力成本和生產註冊的費用遠低於國內,在藥效有保證的同時價格為正版藥的六分之一,這也為更多的病友帶來生的希望。所以陸勇也被眾多病友成為“藥神”“藥俠”。

《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圖片來自網絡:服藥患者說,我是要求生

生命對於每一人都是何其珍貴,但是又有多少人因為生病而吃不起藥,特別是近年有多種救命藥因為納入醫保、因為降價就減少生產而退出市場。

《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6月乳腺癌“救命藥”的赫賽汀納入醫保後去昂過多低出現缺貨;2011年,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出現全國性緊缺;;2012年,治療心臟衰竭的搶救用藥“西地蘭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療甲亢的“他巴銼”斷貨;2015年,心外科用藥“地高辛片”、“放線菌素D”全國斷供......

這些救民藥對於這些患者就是生的希望,真心希望有更多人關注保護這些患者的利益,保護這些救民藥可以真的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不是成為一些商人牟利的手段。

《我不是藥神》火了,可是沒有告訴你如何躲過“有病無藥”的天災

圖片來自東方IC

另一方面如何預防疾病,如何保持身體的健康在《我不是藥神》熱映後成為熱門話題。美國醫學博士F·巴特曼在《水是最好的藥》裡介紹了水對於肥胖症、抑鬱症、癌症、心臟病、早老性痴呆、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綜合症、肌萎縮等慢性疾病的防治、緩解或治療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通過積極地體育鍛煉來提高身體的素質,還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和飲水規律來提高自身免疫力,不要等到生病才知道健康的珍貴。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