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庆亲王奕匡到底贪了多少钱?

翼78794170


众所周知,庆亲王奕劻确实很爱钱。但是,爱钱到什么程度,见仁见智。至于具体贪污了多少两,这个真的难以有确切的数字。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个演绎的片段。慈禧太后怒斥奕劻,你爱钱没错,可是咱的大清要是亡了,你的钱又从哪里来呢?实际上,庆亲王活着时,就屡次遭到御史的弹劾。奕劻是天潢贵胄,当朝显贵。庆亲王死后,后世有人称庆亲王为大清“首富”,当时的人们记载他说,亲王家就是中国官场的“集市”,想进去求官都得交红包,如果不给红包的话,门卫都懒得通报。

我们只可以举一些例子来一窥全貌了。奕劻70大寿之时,他专门做了四个小册子,按照礼物的贵重程度和钱的多少,以作区分。据记载,最后竟然有50万两白银和价值100万两的贵重礼物,北洋舰队的定远和镇远二舰单搜艘价格才170万两,也就是说,光一天时间做一次寿,收的钱就相当于一艘七千吨的主力铁甲舰。

当然,这种坊间说法不一定完全靠谱,但是数字打个对折除以二,也够惊人了。

在其掌握实权的20年间,贪腐不计其数,袁世凯曾经送他10万两的银票,仅仅是让他在慈禧面前说句好话。光汇丰银行一家的存款就达200万两白银,加上房屋、票据、其他各地财产,不敢想象了。 大清灭亡后,其他的王爷都变卖家产,聊以度日,可是他的儿子载振却靠着老爹的存款的利息过着奢侈无比的生活,之后还在天津开了一个劝业商场,这个商场成为天津最大的商场。

古人云,上下交征利则国危,1917年,奕劻病死,时年79岁。这样的人物却可以善终,大清不亡才怪。本期特约作者.一碗凉粉,对原文有改动。


秦右史


庆亲王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孙,此人极其能拍慈禧后后的马屁,因而在清末成为权倾一世的重臣。他有个绰号,被时人称呼为满清二号贪官。(一号贪官是和珅)而他贪污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靠

卖官来敛财,二是巧立名目受贿



先说他卖官敛财。

据说奕劻因为慈禧的赏识,在当上了总理大臣后,专门卖官鬻爵。凡是到他这里求官的,一律都要献上大笔银两,否则免谈!比如当时杨士廉想出任山东巡抚一职,就出了十万两银子找他买的。再比如有个叫陈璧的道员为了升官发财,也用了一批奇珍异宝外加五万两银子送给奕劻,并且还拜了奕劻为干爹,才一跃成为正部级的邮部尚书。杨士廉和陈璧,在当时也仅仅是众多行贿者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奕劻卖官卖的最牛掰的一次,是他把大清的皇位也以三百万两银子卖给了袁世凯!据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记叙: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隆裕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奕劻手里。另外据载涛父子的回忆,为了逼溥仪退位,袁世凯给了奕劻三百万两银子,希望奕劻能帮忙劝隆裕太后同意皇帝退位。而奕劻也不辜负袁世凯的银子,极力劝说隆裕太后,应当同意退位。隆裕太后原本不愿意,但是见到奕劻也这么坚持,便最终答应了。

为了钱,连祖宗的基业都能卖!奕劻这种敛财如命的精神,也真的是没谁了。当时的人讥笑他是“老庆记公司总经理”,真是一点也没有黑他。做官没有什么政绩,捞钱却独有一套本事。



再说他巧立名目受贿。

官员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当卖官已经不能满足奕劻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以各种名目受贿这条敛财的办法。奕劻七十大寿的那天,官员和各地进献者们络绎不绝,庆王府的门前车水马龙,排起了长队。为了掩人耳目,奕劻表面上告诉家人一律不得收礼,暗地里却令属下做了四个册籍,将送礼者按礼物厚薄分为四级。这次寿宴,奕劻收得现金五十两之多,礼物的估价在百万两以上。他过七十大寿的时候,都已经是宣统元年了,大清没两年就要完蛋了。比七十大寿敛财更绝的是,武昌起义后,四川总督锡良曾自告奋勇率兵督陕,奕劻竟然还向其索贿八万两,否则就不在调令上签字。锡良闻之大怒:“生平不以一钱买官,况此时乎?”既然你们皇亲国戚都不在乎大清,那咱们小人物也就不操这心了。




卖官,卖皇位,卖祖宗基业,这还不是奕劻的全部。袁世凯能崛起,跟奕劻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说,没有李鸿章就不会有袁世凯;没有奕劻,袁世凯也不会统领北洋军那么多年。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的靠山没了。于是他又开始傍领班大臣荣禄的大腿。荣禄也病重后,袁世凯非常肯定的认定奕劻将继任,立马送上十万两银子。果然,奕劻接替了荣禄的职务。袁世凯为了拍奕劻马屁,月月有都有月规,年年都有年规,不间断地给奕劻送礼。每遇到奕劻及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儿女大婚,皆由袁世凯一手操办,不用奕劻花一分钱。

就是靠奕劻的支持,袁世凯成功的控制了北洋六镇的指挥权。即使他被载沣以足疾开缺回老家,兵权仍然掌握在他手上。



奕劻这么疯狂的敛财,连摄政王载沣都看不下去。载沣在搞倒袁世凯后,一直致力于搞倒奕劻,只不过他还没有成功,大清就灭亡了。当其它宗室因为大清的灭亡而断了生计时,奕劻的小日子却过的比任何人都滋润。

据当时伦敦《泰晤士报》的爆料称,庆亲王奕劻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两百万两之巨。如果算起其他银行的存款,以及大量的田地、房屋、票据、金银首饰,势必不下千万之巨。另外还有人估计,如果他的家产折合成白银来计算,高达上亿两!而大清帝国晚期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上亿两而已。说他是大清国二号贪官,他是当之无愧。


那么,奕劻是不是真如旁人所言,贪污了那么多银子呢?从他和他的三个儿子在民国时期的挥霍来看,还真的是八九不离十。

奕劻有三个儿子,老大是载振。据载振的回忆称,清帝退位的时候,庆王府被洗劫一空,损失了三百多万两。这要放在别的王爷身上,那就是破产了。但是在奕劻这是,只是小意思罢了。据称奕劻和他的儿子在天津庆王府,每天都干三件事:

睡懒觉、抽鸦片、养一些名贵的花鸟鱼虫。家里一堆仆人,除了要伺候他们父子,还要雇喂养这些宠物。

此外,载振还喜欢京剧,尤其爱听尚小云和谭富英的戏,载振也会豪爽地送给这些京剧演员一些礼物,如玉器、牙雕,古玩等,有时也给钱,挥金如土。据载振的儿子溥铨回忆是:我父在津,长期依靠银行存款和利息来维持王府的巨大开支。日伪后期,伪联币贬值,存款一折再折,失去了经济收入来源。抗战胜利后,局势不稳,物价飞涨,王府坐吃山空,经济越来越困难,只得不断变卖珍存的古玩珠宝来维持王府的生活和开支。

奕劻的家产一分为三,载振只是拿了三人之一而已,居然就能靠着家产撑到抗战结束后!要知道溥仪的七叔载涛,正根的近支皇族,他后来都坐吃山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沦落到街上摆摊度日的地步。奕劻的家财之巨,可见一斑。



载振的两个弟弟载搏和载抡,也是花钱如流水的两个潇洒哥。老二载搏喜欢赌,常去天津英租界赛马会豪赌,但是逢赌必输,曾经一夜之间输掉了奕劻花巨资给他建的一套中西合璧的豪宅。除了赌,载搏还喜欢玩洋妞。纵观载博的一生,就是在花花世界中度过的。

老三载抡倒是不喜欢赌,但他的问题是花钱大手大脚。不过他出手这么阔绰,也给他赢得了很多人缘。据载振的儿子记载,载振去世的时候,家里做丧事,他的五叔载抡居然把李宗仁以及民国的一些高官都请到了家里来祭奠。这要是不花点本钱,哪请得动?

总的来说,奕劻的贪污数目非常巨大。而他和他的儿子在清朝灭亡后,生活待遇方面也是所有宗室中最潇洒,最挥霍的。说奕劻贪污了一亿两银子,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奕劻家族的财富状况确实是宗室当中最好的,就算没有一亿两,几千万两还是有的!


Mer86


满清十二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只有两家是皇族远支,一个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另一个就是庆亲王奕劻。

由一个爵位卑微的辅国将军,到史无前例的铁帽子王,奕劻这条荣华富贵之路走的十分漫长。虽然祖父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但到他奔前程、讨生活的时候,这位日后的铁帽王爷基本就是个沾皇亲的落魄户。

总之,从他祖父之后到他,他这一支的时运很不济。这一点对日后的奕劻影响很大,因为早年的贫寒,对于满清朝廷他似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只要给钱,管他什么样的祖宗,悉数可卖。

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奕劻之所以能成头一号肆无忌惮的巨贪,这是个重要的心理支柱。

朝廷是别家的,只有落袋的银子才是自家的。

奕劻发迹也算是时势造出来的。女人当政终究是小气的,所以慈禧是容不下恭亲王奕訢的。拿下一个有本事但不怎么听话的,空出来的位子自然要找个碌碌无为、乖巧听话的顶上。

奕劻大本事没有,但庸俗能力还是有的,阿谀奉承、钻营攀交这些他都极擅长。他跟恭亲王、慈禧兄弟的关系都不错,进慈禧的心腹圈子,他干的事也很讨巧,给慈禧代笔写家信。

如此一来二往,加上在皇族的枝叶上也是数得着的,慢慢地他就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等到慈禧一把将恭亲王拿下,他的机会就来了。

说到奕劻的贪,除了咱们上面说的那一点,另一点也很重要——满清已经坏到根子里了,朝中那些人,要么是讲实惠的贪官,要么是不讲实际的喷子,剩下的就是野心家、钻营客。

有大本事的,慈禧容不下,慈禧之下的官场也容不下。

这是奕劻一上位就敢大贪、狂贪的土壤,没有多大风险,相反还可能给自己包一层护身膜——自古以来,贪财好色往往代表没野心嘛。

因为这些,慈禧最终只能是明知他贪而任由他贪。因为换其他庸才贪官一样,换成野心家、钻营客可能更糟。

从奕劻这一点其实就能看出,满清在那个时候已经走进死胡同了。

但慈禧是有失误的,她应该用一个对朝廷有感恩之情的皇族,而不是奕劻这种对朝廷无情无义的人。没有奕劻配合袁世凯逼宫,卖祖宗,搞得好,满清兴许还能多蹦跶两下。

据说,奕劻最后到隆裕那说狠话,说鬼话,拿了袁世凯三百万两银子。

很巧,奕劻的宅子就是和珅当年的宅子,满清两大巨贪进一家门,真正的同流合污!

但奕劻混的终究比和珅好,和珅不过是巨额财富临时保管员,乾隆一死,嘉庆宰猪,和珅的一生不过是天朝养肥了再宰的活剧。

但奕劻不同,在这一点上,老家伙是有黑智慧的。有人说奕劻拿袁世凯的钱把祖宗忘的实在有些过分,贪到这种连基本底裤都不要的程度,太可耻太可恨!

殊不知,老家伙玩的是一箭双雕,又能贪财又能保财。

奕劻的结局鲜明地说明了这一切。满清覆灭,袁世凯当政后,乱世奸雄的心里始终是念情的,正因为如此,守着巨额财富的奕劻在民国才会没遇麻烦,得了善终。

聊到这,该说说奕劻究竟贪了多少这个话题了。

有专家说,奕劻贪得的银两数额过亿,参照满清朝廷一年收八千万两,这种可能性很大。

何以这么说呢?

实在是因为老家伙卖官的生意做得太猛了。他的“庆记公司”几乎是把过手的官位卖了个遍,连慈禧任命的都得再收一道钱,顶多打个折。

举个鲜活的例子。

1911年,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放话,售银三十万两。盛宣怀提出想买,奕劻知道后什么反应呢?别人三十万两可以,他得六十万两。

谁让他有钱呢。

这又卖又敲竹杠的机会,老家伙怎能放过。

除了卖官这个主营业务,老家伙还有很多见缝插针敛财的手段,其中过寿最出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诞辰,借这个寿诞,老家伙收了多少呢?所得现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搞了这么些巨额财富后,奕劻藏富的手段也是高明且引领潮流的,大部分存外国银行,国内的银号基本不鸟。(《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曾经研究过,庆亲王奕劻的银行存款可能高达712万英镑。)

一来,老家伙跟洋人关系不错;二来,老家伙知道洋人有职业操守。

朝廷你想查,一个字,难!

但就是这么一个巨贪之人,王府里挂的家训却是这样的——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书以遗子孙。

里子越贪,面子越正!


黑句本



 从史实而言,奕劻贪腐大爆发于庚子议和之后,尤其是入值军机处以后。民国学者许指严在《十叶野闻》一书中曾说:   庆王奕劻之贪婪庸恶,世皆知之,其卖官鬻爵之夥,至于不可胜数。似其门如市也,戏称之曰“老庆记公司”。上海各新闻纸之犊尾,无不以此为滑稽好题目,盖前此之亲王贝勒入军机当国者,未尝有赃污贪墨如此之甚者也。初,庆王以辛丑和约成,大受慈眷,然实李文忠(指李鸿章)未竟之功,而王文韶为之助成,庆王可谓今天之功矣。顾荣禄未死以前,庆王实绝无议政权。及荣禄死,太后环顾满人中,资格无出庆右者,遂命领袖军机,实则太后亦稔知庆之昏庸,远不及荣禄也。庆之政策无他谬巧,直以徇私贪贿为惟一伎俩,较之树党羽以图权势者,尤为未达一间。其所最好者,多献礼物,拜为干儿,故门生,干儿满天下,然门生不如干儿之亲也。   

奕劻贪腐确为事实,但说其昏聩则是误读此公,久经官场的庆王爷绝非糊涂蛋,其人精明得很。奕劻是个功利的现实主义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取财富是他信仰的一种理念,无论是制度,还是改革,抑或是宪政,在他看来都是一种工具,权力才是一切。庆王奕劻并没有问鼎最高权力的野心,他只有将权力转化为财富的欲望。   

坊间传闻奕劻与人交往,不论亲疏,只论金钱,给钱多就亲近,给钱少就疏远。有些与奕劻有金钱交往的官员便成为京城传闻的主角,以《梦蕉亭杂记》一书而留名后世的陈夔龙就是一例。陈夔龙,本是荣禄心腹干将之一员。荣禄死后,他通过夫人又与奕劻结上了关系。传说陈夔龙的夫人“幼即拜老庆为义父”。陈夫人对待这位当国的义父极为孝顺,“凡所贡献,罔不投其嗜好,且能先意承志,问暖嘘寒”。不仅如此,为了丈夫的政治前途,陈夫人甚至“常居老庆邸中,累日不去”。庆王每日上朝,她常亲将朝珠于“胸间温之”,然后,再挂在义父的颈上,然后把庆王送至门外。京师有人为此写诗道:“百八牟尼亲手挂,朝回犹带乳花香”。成为当时一大趣闻。


鄢城秀才


提到清朝的贪官,大家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财满天下的和珅,而其实在清朝末年有一人贪污起来比起和珅来也是不遑多让,这个人就是权倾天下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奕劻系乾隆皇帝十七子永璘之孙,奕劻因为在咸丰年间和慈禧弟弟桂祥搭上关系,后来被慈禧招入京城,成为晚清年间李鸿章以后慈禧太后的心腹。



奕劻这个人才干不怎么大,但胜在忠心,对慈禧事事尽力,所以政治上永远正确。奕劻在还没有入京之前,只是个王爷,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所以没什么钱。入京以后,奕劻掌握实权,为了以后打算加上自己“穷怕了”,于是在晚清朝堂掀起了一场卖官鬻爵之风,大发横财,时人称作“拜菩萨”。

当年邮传部尚书职位空缺,盛宣怀看上了这个职位,奕劻知道他有钱,原价30万两银子的乌纱帽,奕劻要了他60万两。段芝贵为了能够当上黑龙江代理巡抚,送给奕劻白银10万两,第二天便走马上任。光绪三十四年,奕劻七十大寿,官员们竞相送礼,奕劻一天收到了五十万两白银,礼物更是不计其数,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



奕劻不仅靠卖官发财,还以各种名目受贿,许多人办事都得靠向奕劻送钱才行,而送钱办事必然又会让那些人向底层百姓盘剥,如此层层贪污,清朝岂有不亡之理。1903年,军机大臣荣禄病重,袁世凯看上奕劻一定会入军机,于是让自己的手下持银50万两相赠,奕劻入军机以后,袁世凯更是月有月供,年有年规。


奕劻到底贪污了多少钱?曾经有人估计他贪污的钱财可能高达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帝国的财政收入也只达到8000多万两。不过奕劻的贪污也在某种层面上来讲促进了革命的成功,也算做“革命的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