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文发现地球大小团状物质以每秒9万公里速度被黑洞吸入

星球吸入黑洞事件在宇宙中屡见不鲜,但是能被观测到的却屈指可数。

近日,科学家通过使用欧洲航天局XMM-牛顿太空望远镜的X射线观测宇宙时发现一团地球大小的物质被距离地球10亿光年的PG211+143星系内黑洞吸入。

最新天文发现地球大小团状物质以每秒9万公里速度被黑洞吸入


据了解,该团状物质大约花了一天时间被黑洞极强的引力场牵引至黑洞,在被黑洞完全吞噬之前加速达到三分之一光速,相当于每秒90000公里,该速度下能在瞬间环绕地球两周,最后该物质一头撞入了黑不见底的深渊。

科学家称,要观测到如此完整过程的事件需要很好的运气,需要恰好有大量的物质落入超大质量黑洞,该区域就会释放超级明亮的X射线,这样从遥远的距离也能看到。

最新天文发现地球大小团状物质以每秒9万公里速度被黑洞吸入


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宇宙中大部分星系,包括我们居住的银河系的中心都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质量大小不一,大约99万~400亿个太阳质量。天文学家们通过探测黑洞周围吸积盘发出的强烈辐射热量 推断这些黑洞的存在。物质在受到强烈黑洞引力下落时,会在其周围形成吸积盘盘旋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势能迅速释放,将物质加热到极高的温度,从而发出强烈辐射。黑洞通过吸积方式吞噬周围物质,这可能就是它的成长方式。所有的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会失效;它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当黑洞“打嗝”时,就意味着有某个天体被黑洞“吞噬”,黑洞依靠吞噬落入其中物质“成长”;当黑洞“进食”大量物质时,就会有高速等离子喷流从黑洞边缘逃逸而出。科学家利用流体动力学和引力相关理论并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后得出结论——“进食”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黑洞,将会使其形成分形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