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鉴定为何这么神奇,这个故事告诉你

在很多情况下,司法鉴定能够为当事人获得公正处理提供技术支撑。37岁的陈某中专毕业后一直在某市做建筑工程生意,后来又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承揽房屋拆迁工程,生意很是红火。

  2016年12月,陈某准备买一张高铁票去上海谈生意,可是售票系统显示陈某被限制高消费,不能购买高铁票。陈某赶紧到司法机关进行查询,发现自己因为欠了别人一笔6万元商铺租赁款被法院列入了失信人名单。陈某感到很疑惑,自己从来没有租赁过任何一处商铺,怎么就成了一名“老赖”?

笔迹鉴定为何这么神奇,这个故事告诉你

  2017年1月,陈某赶回了老家,找到了案件承办法官。法官告诉陈某,由于其拖欠一笔6万元的商铺租赁费用,2016年1月某商业广场将其告到了法院。陈某辩解,自己虽然去该商业广场看过商铺,但是当时觉得这个商场人流量太小,自己最终没有购买或者租赁商铺,更没有签订任何合同。见陈某态度坚定,法官调取了商业广场提供的租赁合同交给陈某。陈某拿着合同仔细看了看,发现租赁人一栏签的是骆某和自己的名字。

  陈某和骆某是初中同学,其回忆两人确实曾一起到过该商业广场看过商铺。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陈某回了趟老家参加初中同学聚会。事业有成的陈某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特别是骆某频频给他敬酒,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过了几天,骆某突然打电话给陈某,约他到淮安一个新开的商业广场去看看商铺,陈某欣然应允。两人来到了商业广场,转了半天,陈某觉得商业广场人流量太小,就没有进行投资,之后和骆某也就断了联系。

  看着合同上的签名,陈某非常肯定是骆某造假。承办法官叫来了该商业广场的经理到法院,就陈某的申诉进行调解。经理承认当时签订合同时并没有严格审核租赁人的身份信息,承诺不再要求陈某承担还款责任。陈某表示只要将自己从失信人名单里拿出,自己不再追究该商业广场的任何责任。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最终出具了一份谅解书。然而2017年5月,陈某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上一笔6万元的工程款被银行冻结了,很是着急。陈某拿着与商业广场签订的谅解书,找到了该案的执行法官,可是法官对于这份谅解书的效力并不认可。执行法官表示自己是根据法院的判决书依法冻结陈某银行卡里的钱,谅解书不能改变执行结果。

  万般无奈之下,陈某来到了检察院进行申诉。法院第一时间调阅了《租赁合同》、《房屋交接验收确认书》等原件,并听取了当事人陈某以及商业广场当时负责招租的经理孟某的陈诉。为了弄清事情真相,还陈某一个公道,2018年3月,检察院委托司法鉴定中心对该份合同上的签名笔迹进行笔迹鉴定。由于租赁合同的签订时间是2014年,鉴定中心要求陈某提供2014年前后自己的签名作为样本陈某是做建筑工程类生意的,自己签订的工程合同一直都有保留。陈某拿出自己在2014年签订的6份合同,上面都有自己的签名,另外,陈某在司法鉴定中心的要求下,又在两张A4纸上写满了自己的签名作为第7份样本。

  半个月之后,司法鉴定中心对样本出具了笔迹检验鉴定书,认定合同上的签名与7份样本在起收笔、运笔、搭配比例等特征上具有不可解释的本质性差异,反映了不同人的书写习惯,并最终确认合同上签名并非陈某所写。

  2018年4月,检察院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根据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笔迹”鉴定书意见,认为陈新刚不是租赁合同的签订人,既无事前委托又无事后追认,因此陈某不是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建议法院再审。2018年9月,法院宣布改判,认定由骆某一人承担对商业广场的全部赔偿责任,驳回商业广场对陈某的诉讼请求。

  当检察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某时,陈某终于松了一口气。陈某的女儿今年暑假过后要上一所私立初中,如果自己还在失信人名单上,自己将被限制高消费,自己的孩子也将不能进入私立中学就读。事情的圆满解决终于让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笔迹鉴定为何这么神奇,这个故事告诉你

司法鉴定所提醒,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更改,笔画、笔锋、力道都可以体现出每一个人的特质。因此在民事诉讼中经常要对笔迹的同一性进行鉴定,但不是所有的笔迹鉴定都能给出具体结论。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书写习惯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形成条件、心理原因等发生变化,故在委托笔迹鉴定时,常常因样本条件不充足导致笔迹鉴定无法给出同一性或否定性结论,这给鉴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案中,陈某保留了2014年签订的6份合同作为样本,与那份伪造签名的合同签字时间相近, 因此6份样本的有效性受到司法鉴定中心的认可,这也是笔迹鉴定最终能给出确定性结论的关键。

关注本号,可免费向我们咨询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专业司法鉴定人、法医帮您24小时在线解答。

为社会各界处理刑事、行政、民事等各类案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