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来自:牛牛圈 wxdshida

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东阿阿胶(000423.SZ)$近来,随着医药股迎来一波调整,恒瑞医药、片仔癀都低下了高傲的上涨曲线。6月初至今,恒瑞、片仔癀,这两个热门医药股全部下跌30%以上,同期医药100指数下跌28%、沪深300指数下跌15%。两大医药龙头的跌幅不仅远高于沪深300指数,也高于其领衔的医药100指数。

其实,从去年底,就有很多大V在呼吁买入医药股,随着今年中美贸易纠纷、A股市场下跌,呼吁喝酒吃药的声音越来越多。就我而言,尽管耳边不断响起买入医药股的声音,尽管恒瑞医药、片仔癀始终刷新我的认知高度,但庆幸的是,我顶着了诱惑,一直没有买入医药股。究其原因,不是我对医药股有偏见,也不是我故意对医药股的各项美好前景视而不见,是我始终在心中有两个顾虑。一是医药股终将面临估值杀。二是对医药股的高成长性报有顾虑。

一、谈谈可怕的估值杀

套用一句不恰当的话,任何不谈估值的炒股行为,都是耍流氓。还记得上个月,我跟某个券商医药研究员聊了几句,对方跟我大谈阔论了半天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我只问了一句:估值杀的问题你考虑过吗?对方疑问:什么是估值杀?

是啊,作为一名行业研究员,可以只关注行业信息、公司信息,专注于行业、公司的基本面研究,这个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基本面信息,更应该关注企业的估值。因为,一不小心,一场估值杀的浩劫就会出现,直到把你的金钱全部吸干。

这不是危言耸听。

年初我写过一篇小短文《从东阿阿胶年报聊估值杀》。文中以曾经的明星股东阿阿胶为例,2011年至2015年,东阿阿胶的年利润从8亿增长到16亿,增长了一倍;但同期股价却从50元左右下跌至30元左右,跌幅达到40%,深度套牢。同期,PE从60倍下跌至15倍。这便是估值杀。只要估值高了,任凭你业绩增长再好,碰上了杀估值,股价依然跌跌不休。

实际上,估值杀更可怕的案例是银行股。以明星股招商银行为例。

在2007年股市大牛市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招商银行的市值始终没有超过当年的高点,直到2017年,经过了十年长跑,当年高点买入的投资者才终于解套。而这还是一家堪称典范的明星级银行股。

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十年里,招商银行的净利润从2007年的152亿增长至2016年的621亿,增幅308%,同期总市值却是零增长。反映到估值就是市盈率从2007年的40倍跌到了如今的7-8倍。这便是估值杀的可怕。10年净利润增长3倍,不可谓增速不快,但还是抵挡不住估值杀的压力。

回到恒瑞医药和片仔癀,这两大明星股的PE如今是什么位置呢?片仔癀的PE图可能有点失真,但不影响整体观察。看完下面两张图,相信大家对这两大医药明星龙头的估值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我一直不买入的原因。

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为什么我不买医药股

二、医药股真的是确定性高成长吗?

在医药股投资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邱国鹭先生。邱国鹭先生在其著作《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医药股的看法。

邱先生讲,很多机构只看到医药覆盖面扩大,没有看到医改对药价的打压。日本过去20年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医药产业规模的年度增长率还不到1%。医改对行业竞争格局最实质性的改变是医药企业定价权的消失。一旦定价权消失,仿制药企业的估值就会向原料药靠拢。例如,尽管欧美老龄化带来了药品用量的快速增长,但欧美的各大医药公司近几年的估值都不到10倍市盈率。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人都在以日本、欧美国家为例,描绘着老龄化到来后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可是却选择性的忽略了两大背景:一是谁是真正的医药大买家?二是欧美、日本的医药企业估值如何?

对于第一个背景,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即国家、卫生部、社保机构才是医药的最大买家。现在很多重大疾病都纳入医保,这一方面解决了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也将医药采购权掌握到卫生部一家手里。当市场上出现这样一家庞然大物般的单一买家时,定价去就自然从医药企业转换到了买家手里。对于一个失去了定价权的行业,高估值的基础也就崩塌了。

对于第二个背景,我没有研究,但邱先生的书中已经讲了,欧美大医药公司的估值都不到10倍。我想,之所以这样,有很大的原因是医药企业研发的巨大投入和不确定性。一种新药需要耗时几十年、几十亿元的投入,但是否能够投产却存在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理性投资者无法给予医药企业很高的估值。高风险自然得低估值。

因此,无论是从主观的研发还是从客观的政府采购定价,医药企业的高成长很难说就一定具有确定性。

三、建议定投医药100指数基金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我赞成买医药股。对于一些估值不高、有确定性前景的医药企业,特别是手中握有定价权的医药企业,是可以买入的。比如同仁堂、东阿阿胶,现在估值都不是很高。

当然,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定投指数基金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医药指数基金主要有全指医药和医药100指数。我建议定投医药100指数。

关于这两个指数的比较,雪球上有很多,从历史市盈率、盈利等等方面。我只想谈谈我的逻辑。

医药行业是高研发投入的企业,这样的高投入,决定了医药企业个体的不确定性和整体的集中度提高。也就是说,随着研发一款药的成本越来越高,医药企业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最终,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将大幅提高,市场份额将集中到少数几家企业手里。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无法预测哪家企业将胜出,但我们可以确定,胜出的企业必然是大型企业。

而医药100指数恰恰是市场上市值最大的100家医药企业,这个指数编制方法,确保了我们能够100%投资以后终将胜出的企业,也确保了这个指数的盈利性和稳定性。

这便是我对医药股的认识。

最后还是一句话,如果您看好医药行业的美好前景而买入医药股,那么请您学习一下估值杀。如果您确实想买入医药股,建议您在合理估值时,定投医药100指数基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富途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富途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富途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