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7號線11號線昨日試運營,「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正式通車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市民在地鐵站前拍照留影

□統籌:楚天都市報記者呂銳採寫:楚天都市報記者呂銳周丹黎先才通訊員王桂蘋常敏袁永華產啟鬥彭珂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李輝蕭灝

昨日上午9時,武漢地鐵7號線、1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武漢長江公鐵隧道也同步開通。地鐵首次駛進南湖,深入光谷腹地,武漢人開私家車過江又多了一條便捷通道。昨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兵分三路體驗發現,兩條地鐵線以及公鐵隧道的開通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不過,7號線野芷湖站周邊缺乏公交接駁,市民乘地鐵還不太方便。

地鐵7號線首日客流達20萬乘次

“吵了一兩年要去園博園玩,因為開車太遠沒能成行,這次總算如願了。”昨日,從南湖瑞安街上車乘坐7號線的何濤說,8歲多的兒子經常唸叨,班上好多同學都去園博園玩過了,就他沒去過。平日裡總覺得園博園太遠了,一路開車太累,不想堵在路上,一直跟兒子推說以後再去。現在地鐵開通了,他答應兒子的事也總算做到了。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眾多市民乘坐7號線嚐鮮

“媽,你看,我坐地鐵過來了,這新地鐵好漂亮啊!”昨日上午,市民李英桂用手機拍下7號線車廂裡的場景,通過微信發給了80歲的母親。她說,她住在南湖,母親住在武昌新河街。為了去看母親,又不想忍受堵車之苦,她每次都是騎電動車來回。20多分鐘車程,夏日的高溫炙烤、冬日的刺骨寒風,都讓她備感辛苦。

李英桂說,7號線開通了,她每天都可以去看母親了,從瑞安街上地鐵,單程就4站路,十多分鐘就能到母親家裡:“就當出來遛彎了!”

昨日上午9時40分,在7號線湖北工業大學站,市民王先生帶著9歲的女兒王奕如乘坐7號線,前往香港路站。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市民乘7號線出行

“我們這次專門做個實驗,看到學校要多久。”上車後,王先生看了看時間,讓女兒記錄下來。

原來,王先生居住在洪山區南李路金地聖愛米倫小區,在漢口的武漢市第六醫院上班,為了照顧女兒上學,他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女兒在附近上學。平時住在出租屋裡,週末回家居住。

“沒辦法,南湖太堵車了,要想不遲到,早晨6點前就得出門,孩子肯定受不了。只能租房住。”王先生說。得知7號線快要開通時,父女倆多次到香港路站實地查看,盼著7號線開通。地鐵穿過長江公鐵隧道,抵達香港路站,總共耗時20多分鐘。父女倆出站後,還專程出站走到學校。

“從出家門到抵達學校門口,一共只要40來分鐘!我們終於可以搬回家住了!”王奕如開心不已。

儘管是節假日,但7號線依然很“火爆”:武漢地鐵集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晚8時,武漢地鐵全線網客運量300萬乘次,其中7號線為20萬乘次。

地鐵11號線 白領不再擔心堵車遲到

昨日上午8時55分,地鐵11號線光谷火車站B出口,數十名市民爭相步行進站進入首發列車,用手機記錄列車開通試運營的歷史性時刻。

和現場首批乘客一樣,家住統建天成美雅小區的31歲小夥張文兵提前半小時就在車站等候,準備趕10時10分的C5613城鐵回黃岡老家。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眾多市民體驗乘坐11號線

張文兵說,之前回老家,他要先轉兩趟公交到傅家坡客運站乘大巴,回家耗時4小時左右。11號線開通後,上午9時在小區門口上地鐵半小時就可直達左嶺站,再轉乘公交到城際鐵路左嶺站,上車後10時36分便可到達黃岡站,回一趟家前後不超過2小時,還能趕上家裡的午飯。

當首趟列車途經湖口站時,60歲的羅師傅頭戴白色安全帽、左胸佩戴對講機,高興地上了車。他是一名施工安全員,在光谷五路一處工地上班。以往上班都是騎摩托車,聽聞地鐵開通,羅師傅特意來體驗。“車頂是藍天白雲,室內寬敞舒適,車速很快,只有5站路,10分鐘左右可直達工作地點,太方便了。”羅師傅說。

今年30歲的邱俊家住光谷新世界華府小區,在左嶺新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總工辦就職,此前開車上班要半個多小時,現在從湖口站上車抵達左嶺站只需20分鐘,出行成本不超過10元。

昨日上午9時32分許,首趟列車抵達終點站左嶺站,記者注意到,附近居民紛紛嚐鮮,準備坐地鐵去光谷逛逛。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市民開心地乘坐地鐵出行

“地鐵終於通了,一家五口特意來感受下。”家住左嶺新城二社區的吳志民格外興奮。他的愛人李娟娟在東湖高新管委會上班,以前上下班乘301路公交,在路上要1個小時左右,車上人多擁擠,有時晚上加班太晚還趕不上車。“今後上下班,乘地鐵從左嶺站到光谷四路站只需20分鐘左右,也不擔心堵車,真是太方便了。”李娟娟說。

記者瞭解到,為迎接地鐵11號線開通,附近社區居民自發在左嶺站D出口前,敲鑼打鼓慶祝。

長江公鐵隧道 秦園路出發5分鐘抵達澳門路

昨日上午8時40分,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武昌秦園中路入口處,28歲的市民張猛開著自己的越野車,特意趕來“嚐個鮮”。張猛家住水岸星城小區,在漢口澳門路附近經營一家餐廳。他告訴記者,平時開車都是走二橋,堵車的話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不堵車也要近20分鐘。這次隧道通了,專門來跑一趟,看需要多長時間。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公鐵隧道開通後,武漢又添一條過江通道

9時整,工作人員拉開隔離柵欄,隧道正式開通。張猛隨著車流進入隧道,4分鐘50秒之後,他的越野車就出現在漢口澳門路附近。“太方便了。隧道里雙向6車道,比長江隧道更寬敞。”張猛高興地說。

上午9時04分,從漢口開過來的第一輛車抵達秦園中路出口。這是一輛別克商務車,看到出口兩側“夾道歡迎”的媒體和“湊熱鬧”的市民,司機有點“受寵若驚”,一邊開車一邊笑著向兩旁的行人揮手致意。

隨後,記者驅車進入隧道,因是節假日,隧道內車輛不多,行車順暢。隧道內限速60公里/小時,車道為實心白線,不能變道。在通行過程中,隧道廣播響起,提醒司機注意安全。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下午5時,隧道內共計過往車輛9430臺次,其中武昌至漢口4489臺次,漢口至武昌4941臺次。

聲音

地鐵野芷湖站

盼公交接駁

昨日早上8時30分,記者在地鐵7號線野芷湖站看到,雖然距離站門開啟還有半小時,但站外已經等候了數十名乘客:有拿著三腳架準備直播的高校女生,有拎著行李箱趕火車的旅客,還有帶著孩子出遊的家長們……

李雅男、張明濤、黃俊是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三人是安徽老鄉。昨日一大早,他們就一起從學校出發,步行約40分鐘,到野芷湖地鐵站準備乘7號線去武昌火車站,再坐高鐵回家過節。

他們說,本來買了9月30日的火車票,但擠公交回家的學生太多了,他們嘗試了幾次,都沒能擠上車。想著地鐵7號線就要開通了,乾脆把火車票改簽到了10月1日。昨日早上7時許,他們就拎著行李箱往地鐵站走。不過,野芷湖站周邊交通還不發達,沒有公交車接駁,他們只好步行前往。

李雅男說,走了40分鐘還是比較累的,要是能有公交到野芷湖地鐵站,估計很多學生都會過來乘地鐵,那就方便多了。

希望能開通公交到野芷湖站的人不在少數,對於江夏居民來說尤其如此。家住江夏大花嶺的張娟,昨日帶著3歲多的雙胞胎兒子,乘7號線去香港路的武漢兒童醫院體檢。她說,以往都是老公開車去,路上有好幾個堵點,經常要花一個多小時。得知地鐵7號線即將開通,她和老公前幾天就來踩了點。

不過,踩點很有些困難。張娟說,他們開車導航過來,一路比較偏僻,周邊也還在建設,地鐵站很不好找,他們繞了好幾圈總算找到了。如果能開通公交接駁,就不會走這麼多冤枉路了。

洪山區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已注意到野芷湖站的公交接駁問題,目前正在與公交集團協調,爭取早日開通相應線路方便市民。

地铁7号线11号线昨日试运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正式通车

地鐵站內指示牌為市民導向

提醒

11號線轉乘2號線

有多種方式

地鐵11號線開通後,給東湖高新區至左嶺一帶片區和沿線市民帶來出行便利。根據規劃,11號線設換乘站3座:光谷火車站與2號線南延線及城際鐵路換乘,光谷五路站與19號線換乘,未來三路站與9號線換乘。當前,在2號線南延線、19號線、9號線尚未開通的情況下,地鐵11號線與地鐵2號線之間換乘該如何乘車呢?

記者體驗發現,市民若從光谷廣場站出發,可從C出口出站,步行至民族大道光谷廣場公交站,乘坐913路公交,在高新大道茶棚村下車,步行800米即為光谷火車站地鐵站。

若時間充分,也可考慮從光谷廣場站下車行至魯磨路光谷廣場公交站,然後乘坐公交756路,在光谷一路天成美雅站下車,再步行至光谷火車站換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