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说起年羹尧,人们的第一印象是《甄嬛传》里,年世兰的哥哥,是雍正帝无比忌惮的奸臣,但是你可曾知道他戎马半生为国,纵马战场让雍正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为雍正开辟疆土,为我大清臣子的先锋。世人只知帝王允许下的历史里他是一位乱臣贼子,这未免太过于牵强。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年羹尧不算出身名门,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是大清翻译满汉文字的一位小官。但是年遐龄自己十分上进,起点虽低,但这阻碍不了他上升的步伐,最后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受父亲影响的拼二代年羹尧自有一股韧劲,父亲为他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使得年羹尧非常善于变通,父亲的成功也让年羹尧平添一分傲岸。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虽然年羹尧十分聪明,但是他本人十分地难以教化,极其不愿受到约束,幼时读书还殴打老师。年羹尧好奇心非常重,什么都很感兴趣,对于那种迂腐的老师他是十分学不进去。他遇到学武的人,觉得很有兴趣就强烈要求学武,遇到学胡琴,年羹尧也要去学几天,陆陆续续地年羹尧学了许多东西但是都是皮毛。他教武功的老师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就威胁他不念好书就不教他学武,年羹尧对武功始终放不下爱,就只好答应了。自此桀骜不驯的年羹尧踏踏实实地学了几年东西。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几年以后,年羹尧的师傅们再无可教授的东西。年羹尧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从此年羹尧就进入官场锻炼,能力出众的年羹尧很快被康熙发现委以重任,年羹尧也欣赏雍正的胸怀和大志,两个少年有着共同的梦想和志向将他们的心拉在一起。

年羹尧先后到四川、西藏等地任过职。在四川当值时对边陲事务的处理颇有心得。在平定西藏以后,雍正登位,又逢青海战事。年羹尧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平定青海。青海大胜归来的年羹尧风光无限,一时无人能比。年羹尧精于兵法,几年的战场生活让年羹尧更善于用兵,对战场上的微末细节都能洞察几分。战场把年羹尧送上了最高处,高处不胜寒,战场也把年羹尧拖向囚徒之路。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在雍正的后宫里嚣张跋扈,因为父亲和哥哥都在官场如鱼得水。这让年世兰目中无人得罪了许多人。年羹尧自己和雍正有着少年志同道合的情谊,雍正登大位以后,年羹尧的这份初心还未改变,帝王终究是无情的。雍正赏识年羹尧的用兵之道、处理军务出众圆滑,年羹尧赏识雍正的帝王博爱,两人是朋友,也是知己。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年羹尧在拥有无比尊荣之后忽略了帝王的恻隐心,世上可以有雍正,但是不能有和雍正一样的年羹尧。帝王杀心骤起,年羹尧还无所察觉,年世兰还继续任性妄为。年羹尧察觉到雍正对他的忌惮之心时,年羹尧想到的不是急流勇退,反而是正面迎上。这种锐气大概就是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加上年羹尧自己的能力出众,英雄情节的年羹尧没有把雍正的一次次警告放在眼里。帝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藐视皇权,年羹尧就是如此。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年羹尧后来被贬官,负气的年羹尧,曾经威武的大将军在战场上说一不二。雍正的做法让年羹尧寒心。最后年羹尧被罚入狱,曾经骑在马背上杀敌卫国的儿郎被帝王的猜忌送入了打牢。那一刻,年羹尧知道了雍正的小人之心,知道了曾经认识的胸有天下的少年不过是一个玩弄权术的人。年羹尧更多的应该是气自己认错了人,曾经用生命捍卫疆土的他,用生命保护雍正的他终究抵不过人性。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戎马半生纵马归来,功臣为何遭受了怀疑?

年羹尧的一生可谓是前半生快意,后半生不得善终。前半生少年名于大清,作为太子的伴读,后来入官场,励精图治为国为民。乱世一平,年羹尧再无可用之处,和平之时世人只看到帝王加在他身上的不臣之心。若帝王无猜忌,君臣一心,大清将会是另一番光景,终究没有迈过人性这个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