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汉墙面世 开启万亿绿色建材市场

本报记者 李正豪 北京报道

9月29日晚间,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566.HK)在北京正式推出了基于玻璃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新产品——汉墙。这也是全球首套“发电墙绿色系统解决方案”。

汉能最新推出的汉墙可抗12级台风,能适应零下40℃到零上85℃的大温差耐热抗冻自然环境,使用的是不燃性材料,可以在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汉墙提供10年质保,25年功率输出不低于85%。

官方资料还显示,在研发过程中,汉能汉墙产出了超过700件专利,并且已经申请及获得了包括中国3C认证在内的全球6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威机构的认证,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发电墙绿色系统解决方案”。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高级副总裁冯启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汉能汉墙内置的薄膜太阳能芯片负责把光变成电,这种核心技术来自汉能此前收购的“瑞典研发、德国产业化”的Solibro公司,“过去5年,每年(光电)转化效率大概是提升1%~1.5%。目前,我们已经将这项技术全部国产化”。

事实上,冯启异领导的团队,在汉能内部主要是负责上游薄膜太阳能芯片的研发及其国产化,而另一个团队,负责攻克将芯片应用在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和解决方案中。

著名建筑设计师、港珠澳大桥建筑与景观设计师、汉能首席设计师刘谦告诉记者,“墙过去就是墙,保温、采光、舒适、安全。今天,我们赋予墙新的功能,让墙可以发电。我们现在大量强调低碳建筑、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现在,我们通过汉墙获得的电,恰好可以用在建筑自己身上,转化了电能的绿色指标。如果我们把这个推广好的话,将成为我们未来建筑的一个新领域,也将成为颠覆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而从经济性上来说,汉能汉墙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建材属性,二是投资属性。从投资属性来说,即使不算光伏补贴,大概几年之内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它的寿命是在25年以上。

在发布会上,汉能创始人李河君举了一个例子,可以大致展现汉能汉墙的投资价值和社会效益,“以北京移动建筑物南立面安装1000平方米汉墙计算,日发电量可以达到326度,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1.89万度;如果全国现有的30亿平方米玻璃幕墙全部采用汉墙系统,一年发电量可达到2448亿度,折算成商业电费,仅发电的收益就可以达到2693亿元。”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张彬在记者采访中补充道,“产品的经济性很重要,大家都很关心。LEED是全球绿色建筑认证领域的NO.1,一些跨国企业在租办公楼、写字楼的时候,都选择租用LEED认证的铂金建筑,这种建筑的租金也会高25%~30%。而汉墙已经通过LEED认证。”

张彬还表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民用电一般是白天发电、晚上用电量大,而汉墙主要面向商用,即白天发电白天用,不用再储能、直接消耗掉。商业用电平均是1.1元/度,这样看我们的经济性就更加明显了。”

第三方数据显示,薄膜太阳能建材市场完全是蓝海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我们希望与社会各界人士同期努力,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为整个人类做点贡献。”李河君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