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区文化馆今何在

李云胜 文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辉煌一时的七桂塘玉屏楼,那里后来成了玉屏楼商场,之前却是作为西市区文化馆的所在地,曾经是合肥市的文化胜地,举办过各种文艺活动,庐剧、黄梅戏、灯谜、歌舞表演……

西市区文化馆今何在

一、地主家的大宅

玉屏楼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处地主家的大宅子,这也不奇怪,七桂塘位于当时的三孝口繁华地段,能住在这里的也不会是什么小门小户。

据早已退休的西市区文化馆馆长夏永清回忆,这处大宅在解放后就被腾空了,早先的地主被打倒,宅子就划归了国有。

这座宅子早先是干什么的,夏老先生记不清了,毕竟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也不在这边工作,直到后来把宅子拆掉,盖起了西市区的小礼堂,那时候才开始慢慢形成规模。

夏老先生介绍说,当时盖的礼堂规模很大,差不多能容纳800到1000人,二楼上面是演播室、储藏室等。

特别有意思的是那时候盖礼堂的砖全都是来自合肥的老城墙,是在合肥老城墙的城墙砖拆掉之后再利用,在三孝口这里建起了西市区礼堂。

听了夏老先生的介绍才知道比起那个漂亮的礼堂来说,那些不起眼的砖石更有故事,更有沧桑。那些曾经护卫合肥,历经风雨沧桑的城墙如今变了模样,依然融入合肥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从合肥消逝,这也算是一种对合肥城市的纪念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见过合肥城墙的后来之人。

王传国先生以前住在小马场巷,即现在的女人街,他对七桂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西市区的小礼堂。

他回忆说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到这里来看各种各样的表演,对于那时候的小孩子们来说,那里简直就是天堂,附近有光明影院,有小礼堂,一边可以看电影,一边可以看演出,就在这度过了他和小伙伴们快乐的童年时候。

对于合肥的老市民来说,这里就是各种文化爱好的聚集地,各种戏剧的票友都可以在这里观看喜欢的戏剧表演,还有西市区的各种文艺表演活动也会在这里举办。那个年代的娱乐项目没有多少,所以西市区的文艺活动中心就在这里,有任何的活动都能吸引大量的市民前来观看。

西市区文化馆今何在

二、文化馆里活动多

夏永清馆长今年已经是耄耋之年,对于在西市区文化馆工作的那段岁月,记忆深刻。

据他回忆,他是1973年调到西市区文化馆工作,一直到1987年调离,在这里工作了14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的玉屏楼是最鼎盛的时期。

最开始文化馆是在街对面,光明影院旁边的合肥市电视台边上,后来小礼堂建成后,将文化馆搬迁到玉屏楼这边来开展文化工作。

那时候主打的是群众性的文化工作,逢年过节都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灯谜、赛诗、文艺表演等等活动,更不用说各种不定期的表演活动。

夏馆长说,那时候的西市区文化馆不仅仅在合肥,甚至在全国都有文化交流,将文化发展走出这一隅之地,让全国都了解合肥,同时也让合肥的市民接触到全国各地前来交流的文化团体。

在夏馆长家里,我们看到了一摞一摞由文化馆编印的《文艺节目》,还有一大堆小册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灯谜,其中也有不少是夏馆长自己编制的,这些灯谜很多都传到全国各地去了,这都是他们当时文化馆在文化发展上做出的贡献。

夏馆长把他的家里都变成了馆藏室,到处收藏的是当时的文献资料,从这些俯拾即是的老资料里可以看出那时候西市区文化馆的火热。

1981年11月5日,“合肥黄山合唱团”成立了。合唱团是由合肥音、舞协会,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和原西市区文化馆三家联办的。它是我省第一个群众性业余的合唱团,集培训、排练、演出为一体。

这对于现在很多70后、80后来说应该是陌生的,但是生活在八十年代爱好歌唱的中青年们都对它充满了向往。

夏永清作为建团元老,也是当时的副团长,把黄山合唱团作为他这些年文艺工作的最大成就。

当年合唱团成立大会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团的祝贺,夏馆长的收藏里还有当时发来的贺电。

那个年代,群众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黄山合唱团的成立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吸引了很多人来参与,当时的成员中最小的16岁,而最大的已经52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由于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心参与,方为黄山合唱团带来了发展之路上的第一缕曙光。

而黄山合唱团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将歌声唱遍全省、全国,赢得了各项荣誉。黄山合唱团一直活跃在西市区文化馆小礼堂的舞台上,几十年间一直歌声不断。并且在30年之后,黄山合唱团历经沧桑又再一次聚首,当年的团员散落全国,风尘仆仆千里而来,一杯清茶、一根香烟,济济一堂,共叙往日小礼堂舞台上的一次次演出。

西市区文化馆今何在

三、总被雨打风吹去

玉屏楼度过了它最辉煌的时候,那也是夏永清馆长对文化馆最美好的回忆,1987年他就被调往教育局工作,也是在那一年,玉屏楼商场成立了。

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对三孝口金寨路一段进行改造发展,建成了龙图、红旗几个大商场,以及七桂塘和女人街等商业街区,而玉屏楼的商业化转型就被淹没在这热闹红火的大潮中。

刘俊良先生是当时龙图商场的经理,他对于玉屏楼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记得龙图商场旁边是有个玉屏楼,主要是经营丝绸、服装等针织纺织品,规模还可以,跟龙图商场一样,都是当时合肥市民逛街首选地。”

后来,伴随着三孝口商业区的衰败,玉屏楼也逐渐黯然。很长一段时期,玉屏楼尽管仍作为商业用途使用,但是除了那幅巨大的壁画,早已看不出曾经的文化气息,而西市区文化馆已变成蜀山区文化馆,且搬迁到了三里庵附近。

曾经的风光已被雨打风吹去。除了老合肥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合肥曾经有座玉屏楼,或者知道玉屏楼商场,对于再之前的故事就不甚了了,很难想象曾经的玉屏楼是个文化胜地,更难以想象如今的玉屏楼在合肥人的记忆里已然消逝。

再美好的城市也只是一座座高楼,魅力的建筑总会被雨打风吹而去,只有那些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人文的故事才会让城市慢慢扎根下去。

可喜的是,随着七桂塘商业街区的改造升级,玉屏楼焕发青春的日子应该指日可待。

合肥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过去有很多故事发生,今天也有很多故事正在发生,希望明天的人们能够记得合肥昨天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合肥这座城市扎根而下,参天而上。

西市区文化馆今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