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儒家最有名的十人,影响了中国甚至是东亚千百年!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是儒家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其言行语录和思想被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在古代孔子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为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甚至有句话叫做“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是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孔子的再传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儒家学说也被称作“孔孟之道”,元朝时追封为“亚圣公”,和弟子著有《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性善论”。

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均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4.董仲舒,西汉时期人,他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使得汉武帝“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5.周敦颐,北宋时期人,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先贤,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爱莲说》。 他提出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6.程颐,北宋时期人,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7.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他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理学也被称作“程朱理学”,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8.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代人,是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 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即是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9.王守仁,即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曾经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完人。 他曾“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也没得出,于是对“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他自己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10.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死后被谥为“文正”,他是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两个半人中的那个半个,两个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