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你用過的牀單,到底去哪兒了?

旅客在列車上休息

有時會擔心

臥鋪床單、被子不乾淨

其實被單、被罩和枕套

都經過徹底消毒的

不信咱們就一起到洗滌車間

看看床單去哪了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暑運日均洗滌臥具13萬件

鄭州客運段洗滌車間鄭州洗滌廠

承擔著鄭州地區

所有擔當列車臥具的洗滌任務

洗滌廠共有209名洗滌工

平均年齡48.5歲

每天要洗滌近10萬件臥具

暑運期間

工作量大幅增加

平均每天要洗滌13多萬件臥具

洗滌工一個班下來

差不多要經手幾千件臥具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從列車上換下來的臥具

需要經過5個步驟

洗滌、熨燙、烘乾、摺疊挑揀、入庫驗收

才能鋪在旅客使用的臥鋪上

別看只是幾個簡單的動作

一個動作要重複好幾千次

在洗滌過程中

洗滌工要經過

預洗、主洗和漂洗消毒三個環節

保證清洗的臥具符合衛生標準

“廠裡這些機器個個都像‘小火爐’,機器附近的溫度常年在50攝氏度左右,職工們還沒開始幹活就滿頭大汗。”

——摺疊工王師傅

每個程序看似簡單操作不易

半機械化作業的摺疊工

講究的是人力和機器的配合

前面的人需要往機器運送臥具

後面的人負責摺疊

摺疊臥具也是有講究的

幾下子就要將洗好的床單被罩

疊成平整方正的豆腐塊兒

疊好10捆也就是200條之後

再和前面送料的人交替換班

一干就是四個小時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洗滌廠女工數量最多

是臥具洗滌的主要力量

完成洗滌的臥具從設備裡取出來

經常容易糾纏在一起

因為潮溼,重量倍增

要把它們扯開並一條條碼放好

然後拿到熨燙整形臺上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整個環節由7個動作一氣呵成

臥具不能落地

否則就白洗了

“果汁、方便麵湯造成的汙漬機器上是洗不乾淨,要靠人工一點一點刷乾淨,有的汙漬要反覆刷二十分鐘才能刷乾淨。”

——去汙工李師傅

新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在洗滌廠眾多設備中

體格最大的是隧道式洗滌機

外號叫“洗滌龍”

每小時可以洗滌1.8噸臥具

可以一次洗滌

1200公斤至2000公斤臥具

比老式洗衣機節水70%

節能50%、節料30%

不僅速度快還洗得特別乾淨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自從有了這個設備

職工只需把分揀好的臥具

放在傳送帶上

輕輕按動操縱按鈕

就可以完成洗滌程序

“為保證乾淨的臥具按時按量上車,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職工們都是什麼時候洗完當天接的臥具,什麼時候下班。”

——洗滌車間書記黃紅恩

“汗蒸室”裡的幕後人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他們

從一線隱退到幕後

雖然崗位進行了轉變

但是他們依舊成為了

新崗位的業務能手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火車上你用過的床單,到底去哪兒了?

高溫、潮溼、溫差大

是洗滌工勞動環境的真實寫照

雖然同處一個廠房裡

卻因操作崗位不同

機器設備溫度不一樣

職工們在勞動中

不斷地切換冷暖模式

這群隱身幕後的洗滌工

雖鮮為人知

卻用不一樣的方式為旅客服務

為廣大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

默默保駕護航

文字:任良 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