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2018年9月17日——9月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那么,人工智能对我们法律人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让我们听听“PLUS演说会”上,来自上海检察院第三分院的周崇文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法律工作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在可憧憬的未来,法律人依然是决策者,而人工智能只是服务者。那么问题来了,对法律人而言,最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哪些服务呢?而人工智能又应该如何去掌握法律人的真实需求呢?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上篇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法律人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哪些服务?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研判证据、生成文书”这八个字似乎成为了人工智能服务我们最主要的方式。但这些真的是我们最需要的服务吗?可能并不尽然。

研判证据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虽然证据的证明关系看似纷繁复杂,但其中是有证明逻辑可循的。而这一证明逻辑虽然目前难以被人工智能掌握,但对我们来说却并不困难。如果未来的人工智能仍然属于弱人工智能,那么就很难提供优质的证据研判服务。

生成文书

目前我们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已经有自动生成文书的功能,可能在格式上、准确度上仍有所欠缺,但毕竟也是自动生成的,但是法律文书,承载的是法律人综合事实、证据与法律的专业研判,更承载了人性、道德、人文精神和公序良俗的价值判断,很难想象,在这一方面,弱人工智能能够给出满意的答卷。

PLUS演说会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那么人工智能就没有用武之地吗?当然不是,只是它还没有准确地找到法律人的真实需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意见,其实法律人的决策就好比是拼拼图的过程,我们不需要人工智能来帮我们拼,我们想要的是它能及时地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拼图。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比如,当检察官在研判某一伤势究竟是摔伤还是殴打致伤时,目前我们可以依靠的主要是法医鉴定报告和鉴定人员的说明。但是,鉴定人员也无法给出肯定的、唯一的答案,因为他们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但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数据库,对同类案件进行横向的比对,从而给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意见,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那一块拼图。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但是不同的法律人需要的服务是个性化的。还是以伤势鉴定为例,对于排除同一个事实要素,不同的检察官会使用不同的逻辑方法。比如,有的检察官会问,本案是打伤的可能性有多少,而有的检察官会问,本案不是摔伤的可能性有多少,这两个问题的逻辑终点看似是一致的,但他的潜台词和在办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证据锁链的正向建构,一个是合理怀疑的反向排除。如果人工智能不能了解我们在拼拼图的时候是喜欢从上往下,还从内向外的话,就很提供给我们最需要的那一块拼图。

下篇

人工智能需要做好哪些调查工作呢?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伴而生,这是共识。不实现大数据,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所有展望就都是虚幻的。

数据收集

数据积累的前提是收集数据。

目前我们收集数据主要来源是起诉书、判决书这些格式法律文书。但是,这些文书只是他们展示自己决定的很小一部分载体,不能体现出复杂的取舍和决策的过程。更多问题是只有在审查报告、审理报告中才会详细论述的,甚至只会出现在会议记录以及他们撰写的调研文章中。现在这些内容显然还没有进入人工智能的数据库。除此之外,很多数据其实是掌握在辩护人、侦查机关、行政机关和具体行业手中的。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比如很多盗窃案件中会涉及到赃物的价格鉴定,而这个问题往往是辩护人和被告人最容易质疑的部分。但令人尴尬的是,有时候辩护人提出的质疑可能是具有生活经验上的合理性的,而鉴定部门可能并不会做出积极、正面的回应。如果期望人工智能给法官、检察官的决策提供参考,就必须从鉴定部门那里收集数据。仅仅依靠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数据,不管收集地有多全面,可能也只是南辕北辙。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数据管理

数据收集之后是数据管理。要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采集,肯定是以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为前提的。实现跨行业的数据共享,目前来说可能还为时过早。但目前在我们单位中,OA系统、流程管理系统、归档系统、查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等本身并不互通。这主要是因为平台的研发者、管理者,缺乏用户体验的意识。高效、便捷、实用、有趣

,一旦真正树立起这样的用户思维,来整合我们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一定会事半功倍,也必然会促使我们深度使用这些数据。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在法律人眼里,数据管理可能是与数据的分类储存划等号的,与使用者无关。但在技术的眼中,真正的数据管理是当然包括有效使用的,因为只有在使用中,我们才可能发现原有数据的问题,才会积累因使用数据而产生的迭代数据。

结语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成为时代热点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它为谁而生,为谁服务这一基本的导向性问题。脱离了这一基本理念,人工智能发展的自然举步维艰。因为法律人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而不是被使用者。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当然,司法者也需要端正自己的用户心态,也许现在司法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还不那么明显,也许我们对人工智能服务司法的期待还有点超前,但无论我们以何种理由,都无法阻挡技术进入我们的自留地,因为技术可能永远是有缺陷的,但它也是永远在进步的。这就是未来。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end

策划 | 吴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