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近日股市哀鴻遍野,股民叫苦不迭。股民們千百次的問:我賠的錢都去了哪裡?為什麼會有“蒸發”一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舉個栗子。

有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我們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並且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這段時間,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甲說:“好無聊”,乙說:“我也好無聊”,此時看故事的你們也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我們就稱之為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乙決定玩一個遊戲。於是,真正的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過了一個小時,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被稱作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和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到底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也就是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進銀行而獲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價格飛漲的燒餅,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當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比如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出現

也可能是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股票出現。

或者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遊戲的商品——不同發行商出現。

亦或是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也許是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遊戲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也就是燒餅買的最少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當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這個市場的某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資產在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最終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應當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看到別人的忽悠要理性對待。面對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的情況時,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市場莊家是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一 般人在被套初期總有這樣的想法,我就相當於存銀行了,我不賣,就是不賣,打死我也不賣,這個股質地又不錯,業績良好,憑什麼讓我賣?過幾年肯定會漲回來 的。這時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後70%或者80%以上時反而說了聲:“莊爺爺,偶怕你了,給你行了吧。”喀嚓一刀,割個乾淨。

這 種現象很奇怪,為什麼在套得少的時候不賣,結果到賬上所剩無幾時反而能痛下決心割乾淨呢?其實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因為幾年的牛市思維慣性,使你堅決相 信牛市還存在,跌20%咱補倉,攤低成本,等它反彈到我不虧時我就出局。但情況卻不如你料想的,散戶大部分表現為兩種: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願意出了,還 想再賺一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股價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戶的補倉不但沒有減少成本反而擴大了虧損。

那我坐莊是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太簡單了,當跟風盤變少而拋壓增大時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這樣的反彈後面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後乾脆橫盤,到了最後期,一天跌個一分兩分,上下幅度只有幾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把做T的成本計算好了,買賣的差價不夠手續費,再說了。因為不斷的下跌,你只要賣出去基本就沒什麼興趣再買回來了。

有人可能有疑問,既然都是那樣,我不賣不就得了。

其實,到了虧損70~80%以上的情況下是沒人願意割肉的,但為什又割了?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在反彈中,不斷的安排一些股走翻倍行情。你拿的股不斷陰跌,極長時間毫無起色,而不少股一反彈就是很快翻倍,並且那個業績是一天不如一天,你心裡是什麼滋味?

從忍耐、懷疑到絕望,最後痛下決心調倉換股。當市場大部分人都這樣做時,主力就獲得了成功。

調倉換股錯了嗎?不錯,不過你很難買到那些反彈中很快翻倍的股,為什麼?一個它是逆市而行,大部分人因為害怕把籌碼早早的就拋了;第二是仙股,那籌碼都在主力手上,做多少都是給你看的。第三是你買到了,並獲得了利潤。不過,這是你撞大運了,在這個市場裡比例極低。

、莊家操盤10個必經階段

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①準備:莊家根據市場整體情況以及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相關政策做出客觀合理的投資研究,為建倉做風險與收益評估,同時與相關管理層及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溝通關係,制訂操盤計劃。

②建倉:在準備做好後,正式開始用各種方法買入廉價的籌碼,又稱吸籌。

③試盤:在初步吸籌完畢後,莊家在拉昇前要對場內的籌碼持有者的特性進行測試,在探知其它籌碼持有者的相關情況後,對操盤計劃做出正確的修正。

④整理:當試盤失敗後(往往是浮動籌碼太多,小幅拉昇後,拋壓太過沉重)莊家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整理,把所有不利於後期拉昇的因素全部清除或理順,為後期的拉昇做好準備。

⑤初升:在整理完成後,莊家即完成了拉昇的所有工作,此時莊家開始進行第一輪的拉昇,即常見的拉昇一浪。

⑥洗盤:在初步拉昇後,底部獲利盤的獲利回吐拋壓加大,此時要進行打壓洗盤,清洗不堅定的投資者,同時讓場外投資者介入,以墊高投資者的成本,為下一步的拉昇做好臺階支撐。

⑦拉昇:這是莊家拉抬股價的核心階段,股價會進行瘋狂的拉昇,莊家的獲利空間主要源於該階段的拉昇。正常情況下,主要的拉昇會有兩波,即常見的波浪理論的三浪和五浪,中間會夾著洗盤的第四浪。所以,有的拉昇一波,而有的拉昇兩波甚至更多。

⑧出貨:莊家將股價拉昇至目標價位後,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派發籌碼,將籌碼轉變為現金流。

⑨反彈:因為第一次出貨不可能完全出貨完畢,故而在下跌一波後,會利用散戶的抄底心理反彈,此時,莊家再次派發剩餘籌碼。

⑩砸盤:莊家經過前面兩次出貨後,籌碼基本上派發完畢,所剩餘少許籌碼會進行最後的瘋狂的拋售,將利潤完全落袋。循環坐莊的莊家會藉此機會將股價大幅砸低,為後面的再次坐莊提前做好準備。

莊家建倉手段

1、拉高式建倉

拉高式建倉就是在股價上漲過程中進行建倉,在盤面上是可以看到股價走出一波上漲行情的。大多數冷門股或長期下跌的股票可能會出現拉高建倉的方式。因為莊家建倉時,股價呈現出略微上升的態勢,整個股價上升的過程就是莊家建倉的過程。莊家迅速從股價低位推高股價,有時以漲停板的逼空式建倉方法,成交量急劇放大,股價向上衝破上檔所有阻力位,成交量這時放出天量,完成建倉。這種建倉方式往往暗示著該只股票蘊藏著重大的利好題材,並且該股後勢還將有巨大的升幅。

用這種方式建倉的莊家,實力一般都比較雄厚,對股價底部判斷精準。操作手法也非常兇悍。否則,其就會身陷泥淖,無法自拔。具體的拉高建倉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1)一步到位式

莊家在建倉時採用逼空式的方法,股價在短時期內突然大漲,甚至多個交易日內漲停板。日K線拉出大陽線,股價迅速推到目標位。然後股價在相對高位做平臺或旗形、三角形形態整理,形成假出貨現象。而莊家在悄悄接納市場中拋出的籌碼,以達到自己建倉的目的。一般這種股票往往是市場中的“黑馬”。如如圖3-2,上海梅林在2000年1月初,多次漲停,莊家拉高的意圖十分明顯。

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2)連續持升式

股價底部已經形成,股市中的散戶惜售,莊家無法在底部收集到足夠廉價的籌碼。為了趕時間、搶籌碼,莊家使用連續拉高的建倉方式,短期均價線陡峭,日K線連續上漲,乖離率極大,引發拋籌,莊家吸貨。

從K線整體走勢來看,莊家在拉高建倉時,股價正在長期下跌通道上運行,或者是長期在底部震盪低迷運行。在K線走勢圖上,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收出小陰線和小陽線,整個走勢的震盪幅度大部分都不會超過2%。偶爾震盪幅度大一點,也會維持在3%左右。當莊家開始入駐建倉後,股價就會慢慢脫離底部區域,K線圈上也會慢慢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在股價剛剛脫離底部時,股價上漲的速度比較緩慢,K線圖上的走勢呈現出以小陽線為主,或者是帶長長上影線的小陽線。當股價被莊家推高一定幅度之後,其就會快速地把股價拉高,這樣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套牢者把手裡的籌碼拋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當股價脫離底部一段距離之後,K線圖上就會出現快速拉高的大陽線。

採用拉高方式建倉。莊家入駐之前和之後,個股在成交量上有很明顯的區別。莊家入駐之前,股價呈現出綿綿下趺的走勢,在這個階段,成交量相當低迷;當莊家開始入駐建倉後,成交量就會逐步放大。當莊家把股價推高到一定程度後,成交量會持續地溫和放量。隨著股價不斷拉高,成交量也隨之不斷地放大;當股價上漲到一定幅度之後,會出現放量上衝回落的走勢。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莊家故意快速地把股價拉起,之後又讓其快速回落,其目的就是震走那些短線獲利籌碼。

2、打壓式建倉

打壓式建倉是指般價還在下跌的時候,莊家就開始介入個股進行操作,整個下跌過程就是其建倉過程。在莊家建倉過程中,運用早期吃進的一部分籌碼,不計成本地大幅度向下砸盤,以便打壓股價。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莊家可以逐步增加吸籌量,並且到下跌的最後階段,其一見到籌碼就會吃進,直到基本達到目標倉位。

採用打壓方式建倉的莊家,資金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莊家在建倉的過程中,不斷地對股價進行打壓,因此其收集籌碼的整個過程中,股價一直呈規出下跌的狀態。採用打壓方式建倉的莊家,在選擇建倉時機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其一般都是選擇大盤處於弱勢下跌的時侯,並且選擇一些具有利空消息發佈的個股。然後在建倉的過程中,利用大盤弱勢和利空消息不斷打壓股價,並且同時對其建倉。

打壓方式建倉可以分為直線式快速打壓建倉和緩慢震盪打壓建倉兩種。在直線式打壓的過程中,當莊家收集到一部分籌碼之後,會快速地把股價大幅度打壓下去,有的甚至是打壓到跌停板或者是跌停板附近,然後叉快速地將股價大幅度拉起,莊家的目的是製造恐慌性拋盤。在緩慢震盪打壓建倉的過程中,股價在下跌的過程會不斷地出現反彈的走勢,但反彈的力度都比較弱,反彈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個過程中,股價的重心一直處於下移的狀態。如圖3-4,長百集團採用的就是直線式快速打壓建倉的方式。

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採用打壓方式建倉,K線走勢圖上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但又與其他股票下跌不太一樣。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採用打壓方式建倉的莊家,不會長時間打壓股價。因此,莊家開始建倉之後,K線走勢圖上的跌勢持續時間一般不會太長。打壓建倉都會在成交量上留下跡象。在建倉過程中,莊家不但要吃進籌碼,而且還要用—部分資金來打壓日股價,這樣在成交量方面還是能夠看得出來。在直線式打壓過程中,成交量會出現價跌量增的現象。在震盪式打壓的過程中,成交量會呈現出不規則的放大,也就是說成交量時大時小。由於莊家採用打壓方式建倉是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不斷吸籌建倉的,散戶把握起來比較困難,如果過早進場操作的話,很有可能買在股價比較高的位置。散戶在遇到打壓建倉方式的個股時,不但要分析判斷是否有莊家進場建倉,還要把握好進場的時機。一般來說,當莊家建倉接近尾聲的時候,股價的下跌速度會明顯放緩,並且K線走勢圖上會出現止跌信號,比如底部十字星之類的信號。有的會在股價下跌一段幅度後,在底部收出一根長長的大陽線,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股價都處於比較強勢的態勢,這些都是莊家建倉接近尾聲的特徵。散戶可以在出現這些特徵之後進場參與操作,但前提必須是確定有莊家進場建倉。

3、反彈式建倉

反彈式建倉是莊家為了節省建倉時間經常採用的一種建倉方法。當股價下跌到—個市場低點後,散戶見股價已低。惜籌現象嚴重。莊家無法再次打壓股價吸籌。為了節省吸籌的時間,莊家採用股價反彈的方式建倉,即莊家拉高股價,利用市場散戶的“反彈出貨”或“高拋低吸”的弱點,藉此大量吸納市場外拋出的籌碼,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籌碼,以便完成自己的建倉工作。

其實莊家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就已經收集到了一定數量的籌碼。當股價下跌到沒有繼續下跌的空間時,莊家就會利用手裡的籌碼,讓股價在底部進行反覆地反彈和回落,然後在股價的反彈過程中不斷地吸籌建倉。採用反彈方式建倉,每一次的反彈高點都比前一次的打壓點高。圖3-5的安源股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位百萬老股民的自省:中國股市鐵一般的定律,需要守

採用反彈方式建倉,從K線走勢圖上可以看到,股價都是經過一波下跌行情並且已經基本沒有繼續下跌的動力。當股價沒有下跌空間時,在K線走勢圖上收出一根或者是幾根大陰線,但很快就會收出一根大陽線,將前面的一根或者是幾根陰線實體全部覆蓋住,或者是連續收出小陽線實體,也有可能是收出止跌的十字星形態。在莊家反彈建倉的過程中,K線走勢圖上會呈現出以小陽線為主的K線形態,股價也在慢慢地回升,但莊家會再次打壓股價,讓其繼續回落。在反彈式建倉的過程中,每次股價反彈的高點都要高於前一次股價反彈的高點,並且每次回落下跌的低點,也會高於前一次股價回落下跌的低點,股價的重心呈現出不斷向上移動的走勢形態。在股價向上反彈時,成交量就會呈現出放大的現象。在莊家打壓股價讓其回落的過程.成交量會呈現縮量的現象。對於反彈方式建倉的個股,做短線的散戶可以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地參與短線操作,採取高拋低吸的策略獲取差價利潤。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的反彈高點和回落時的低點,並且要準確地判斷出莊家建倉完畢的時間。做中長線的散戶,可以在莊家每次向下打壓股價時,跟隨莊家慢慢地吃進籌碼,然後等待莊家的拉昇行情。

洞察莊家建倉蛛絲馬跡

莊家在建倉的時候總是採用種種手法去迷惑散戶,以免被發現。而散戶也總用各種分析方法去試圖發現莊家。本文對莊家的幾種主要建倉手法加以分析,供散戶洞察莊家蛛絲馬跡作參考。

一、打壓建倉法

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莊家出貨以後都會有幾波大的下跌,而這時就具備了主力再次建倉的條件。不論是老主力出貨後的第二次建倉,還是新主力入場,都會打個提前量,即在見大底以前開始收集,然後用手中的籌碼打低股價,待股價不斷創出新低,人心渙散時,再配合以利空傳聞,使得散戶們忍不住紛紛割肉,然後慢慢地收集。底部歷時越長,莊家收集到的籌碼就越多。

選擇這種手法建倉的莊家一般有較雄厚的資金,保密工作也做得好。否則打壓時被別人接盤而前功盡棄。個股還要有潛在的題材,然後選擇大市不斷下跌的調整市道或個股有重大利空消息時介入,這樣更可以事半功倍。

二、反彈式建倉

這是莊家為了節省建倉時間經常採用的一種建倉手法。即利用人們“高拋低吸”、“見反彈出貨”、“見反彈減碼”心理,而大口吃進籌碼。

當股價跌到低位以後,莊家已吃到一定的籌碼,但離自己目標還遠遠不夠。為了引發更多拋盤,每過一段時間就製造一波反彈,然後又將股價打回原形,經過幾次反覆以後,使散戶們慢慢形成了“股價到了什麼價位就可以拋掉,然後在底部又揀回”的心理定勢。待最後一次反彈時,大家紛紛拋售而股價卻再也不回落了,而是直線拉昇,拋掉的人只有後悔,或者到更高位追回來。採用這種方法建倉,莊家一般會在K線圖上留下雙重底、複合頭肩底等形態,只要大家認真去分析還是比較容易發現莊家的。

三、推土機法

這種建倉方式反映到K線圖上,就是一根陰線後,拉一根陽線,然後再拉2~3根陰線,再拉2~3根陽線,走勢陰陽交錯,但股價慢慢推高。由於這種建倉手法比較隱蔽,股價又往往不是處在歷史低位,人們一般很難看出莊家究竟是在建倉還是在拉高出貨,而莊家就在這樣不知不覺中收集到了很多籌碼。

這種建倉方法典型的有今年7~9月濟南百貨,股價從13元陰陽相錯地推高到16元多,然後完成建倉,國慶節後迅速拉高,巨量對倒出掉了大部份的貨。

四、急風暴雨式

這種方法是指莊家不計成本,快速吃進籌碼。一般而言,主要是在受到大盤利好的刺激或潛在重大利好公佈之時,這時大盤即將反轉,莊家只有採用這種方法建倉。如1999年5月19日,大市調整兩年後突然反轉,滬市大漲50餘點,其後幾天裡也天天放量上漲。跌怕了的散戶因為有“逢反彈出貨”、“高拋低吸”的慣性思維而紛紛拋售,莊家卻蜂擁而入,瘋狂搶吃籌碼,到6月30日,大市上漲了將近70%,許多莊家大勝而歸,散戶股民卻少有賺到錢的。

五、連拉漲停法

這是莊家針對冷門個股常用的方法。它不經過底部耐心收集的過程,而是連續幾天拉高,不斷利用漲停板的打開與關閉,快速地完成建倉。長期冷門的股票使股民形成“死股”的概念,大盤漲、它也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被套的人都很難受。因此,一遇上漲便會紛紛拋售。這樣,主力就輕而易舉地收集到大量的籌碼。例如:1999年6月7日,深石化突然漲停,隨後二天也放量漲停,許多散戶逢高出貨,莊家全部接下。到6月28日,短短15個交易日,股價翻了一倍以上,讓提早拋售者後悔莫及。

六、假破底法

是指莊家在底部進行較長時間的平臺式建倉後,仍然沒有收集到足夠籌碼,於是莊家便不惜成本,進行瘋狂打壓,擊穿底部平臺並一再創出新低,引發市場恐慌性的拋盤,而莊家則乘機吸納,然後又一單拉高,造成一個反彈的假象,騙出大量籌碼。

1999年12月下半月,滬市連拉7根陰線,打穿1400點平臺,造成破底的形態,這時股評紛紛闡述大盤已徹底走壞,可能要下探1000點。於是散戶紛紛斬倉。然而到了2000年元月4日,大市以又一筆反彈,收回到1400點以上,其後就走出了2000年持續8個月的大牛市行情。

七、逆勢建倉法

一般來說,投資股市都要順勢而為,但有些莊家卻反向操作,認為逆勢建倉容易快速拿到籌碼,同時,逆勢炒作更容易引起整個市場的關注,參與者也就會比較多。只要個股質地不錯或有潛在題材,就不愁沒有派發機會。

1、逆大市法。當大盤受利空影響或其它原因而出現跌勢時,莊家卻選好個股,逆勢建倉。1999年9月~12月,深滬股市一直處於調整的市道中,但凱迪電力自9月23日上市後,莊家即介入其中,然後逆市拉昇,吃到大量籌碼。到2000年大市轉好時,股價從16元一下子拉到了60多元。

2、乘個股有利空,出現大幅跳水時,莊家逆勢建倉。2000年3月29日,ST鄭百文被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申請破產還債,股價放量大跌,而莊家卻逆勢建倉,收集到大量籌碼。

八、統吃法

目前這種方法用在中小盤的新股、次新股中較多。由於新股的持有者成本都很低,一旦價位合適就會紛紛拋售,這樣莊家很容易就能吃到籌碼。而我國的股市又正處牛市之中,每年都有一二次大的行情,所以選擇新股建倉風險一般較小。特別是調整市道中,新股一般定位不是太高,就更是價廉物美了

莊家在下跌中是如何賺錢的?

不 少人有時候不理解,莊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將股價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虧了嗎?這真是傻莊,其實散戶是不明白的,莊家賺錢的手段很多時候是和散戶 不同的。我來舉個例子,600331,當時有些機構的成本是70多元,但開盤後連砸7個跌停板,最後在38元被打開,按理說機構虧慘,如果莊不砸跌停板, 出貨的價位不是高些嗎?損失不是小些嗎?

其實不是這種情況,不砸跌停板出貨,散戶也會跟著出;而承接盤有限,機構的貨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機構損失會更慘,並且你由於價格沒有吸引力,找不到對手盤,那就成了鈍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採 用了猛砸跌停的辦法,市場的目光就會集中到那上面來,當跌到一半時,有協同私募或者機構開始巨量吃單,因為在這幾天的跌停中市場的關注度非常高,而出現巨 單吃貨了,這說明這時的股價應該反彈了,技術上超賣出現,股價腰斬,怎麼著都要反彈個百分之十幾到二十,所以散戶、大戶一哄而上,機構賣單被哄搶。

但現實情況並不是散戶和大戶們所想象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貨,看似大單掃貨,其實就是莊家們設的陷阱,然後利益分享。

再 舉個南車上市的例子,上市價超過發行價60%以上,5個機構席位齊刷刷的排在購買的前5名,這些機構傻了嗎?非要溢價60%來接盤,特別在熊市中,還怕買 不到籌碼?如果等幾天再買,也許到發行價都有可能。其實,機構們一點不傻,這不過是機構之間穿連襠褲的表演,那些獲得60%以上溢價的會給這些接盤的機構 分配一定利潤的,而且這些機構買入的也並不多,更多的籌碼是溢價交給了其他人,包括大量散戶手中了。對接入大部分高溢價籌碼的這部分人,那些獲利者就不用 考慮什麼了。

這裡我還回到前面,600331,那些機構70多元的成本,卻賣出38元,那不鉅虧嗎?這不過是散戶思維,從現金數額來說,機 構是大放血了,但從籌碼角度來說,機構可以按現在復權價格18元,等於賺了一倍的籌碼,只要漲回30多,機構的本就回來了,而那些守在38以上的人,只好 等驢年馬月了。這還不排除後面繼續下跌的可能,如果股價繼續下跌,機構就更容易獲利。

所以,我操作的股票我就希望它能跌下來,儘量的低。

舉 個例子,在20元到18元區間,我出掉了手中的20%股票,在18到16區間我又出掉18%的股票,後面我就要回補,因為在這種下跌的情況下,不少止損盤 開始湧現,還有些人要補倉,這時候我就要根據籌碼情況做反彈,為什麼要做反彈呢?主要是吸引抄底盤進來,當然,如果抄底盤巨多,第二天我就再反手做空。

一般情況下第一天的反彈抄底的是不多的,只要進行兩天,散戶一看,這個股怎麼天天漲,特別是割肉盤和補倉盤,他們一般都會追進來,而高位的一看漲了幾天,不賣算了,等幾天也許還能賺點。這時候我再反手做空,將他們套住。

這中間我賺多少?因為拉的當中還要派發利潤,所以,每一段的下跌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潤。

那 我為什麼希望我坐莊的股價儘量低?你想想,你如果開個商場,你是希望你經營的貨物便宜還是貴?自然是便宜的好,因為這樣一來所用資金量就少。10元加1 元,人家就嫌貴了;如果1元加1角,不顯山露水的,沒人和你計較,而和10元和1元所賺比例卻是一樣的。股票也一樣,1元股票漲到1。5元,沒多少人感覺 什麼;但10元漲到15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