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机场中国游客被打事件,保留证据才不至于陷入更大麻烦 丨新京报快评

游客出境游如果不小心遇上了纠纷,最关键的是要保留好证据,尤其是视频证据。

视频来自新京报“我们视频”

近日,在泰国廊曼机场发生了一起当地边检工作人员殴打中国游客事件。缘由是这样的,一名中国游客抵达泰国时希望申请落地签入境,在走快速通道时因拒绝缴纳“不合理收费”被泰边检人员殴打,尽管满足落地签边检条件仍然被遣返。

近年来,旅游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国人外出旅游,享受旅游的快乐。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50.01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1.31亿人次。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游客在目的地出入境或过境时受阻甚至遭受相关工作人员辱骂殴打、索要小费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有关部门为中国游客在目的地国的顺利出入境做了大量工作。《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15年版)第十二条关于“持有效护照及签证在目的地国入境、出境或过境受阻时,如何寻求帮助?”问题中提示,我国游客应该理性交涉,但“如确系受到对方不公正对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以便日后诉诸法律解决”。

此次事件泰国相关方面已致歉,并迅速处理了相关人员,就是因为当事游客拍摄了视频有有力证据,通过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向泰国移民局、机场管理局、旅游体育部负责人提出交涉,要求泰方彻查事件,严惩肇事者,努力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不仅如此,外交部亦建立了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保护短信以及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积极宣传领保常识,传递领保信息,维护中国出境游客权益。

遗憾的是,中国游客在目的地国出入境的不畅和不愉快事件依然时有发生。今年1月份,在泰国还发生过因出境卡问题发生争执,泰国工作人员使用不文明语言辱骂中国游客的事件,与近日发生的“打人”事件相似。可以想象,随着中国出境游规模的继续扩大和目的地的分散化,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纠纷的发生,固然与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工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有关,但也是对我国游客出境游做了一次有益提示。于游客而言,出境游原本是一件为了寻求快乐的事,但却必须做一些功课,才能避免到了目的地国家“睁眼黑”而导致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首先是尽可能掌握更多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相关知识。如对目的地国家法律、宗教、习俗和文化的了解,不能“有错在先”,损害中国游客形象。

其次是需要了解更多的领保常识。如在交涉过程中“可要求对方提供翻译服务”。同时也要知道必要的联系方式。以泰国为例,就至少要知道泰国报警电话、旅游警察电话、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热线(+86-10-12308)以及相关使领馆的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只有如此,才能最快速度寻求到“外援”,以最大程度保护自身财产和人身安全。

最后,也最为关键的是,如果遭遇了纠纷,在有同行人员的情况下请其帮忙摄录现场视频,实在不行自己也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有视频证据当然最好不过。

杨劲松(旅游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