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一個土生土長80後的深圳人。深圳成立幾年後我才出生,生在深圳的郊區不是特區內,當時深圳到處是魚塘、水稻田。

----家在深圳 @pc9999

聽我爸說,我還沒出生時,村裡很多人偷渡去香港,因為真的太窮了,吃不飽,所以年青男丁都想去香港。

我爸也是其中一個想偷渡去香港的青年人,但因種種原因沒去成。還好沒去,如果去了,現在可能就沒分紅、沒分樓了,就不會從深圳快速發展中得到紅利了。

當時家裡條件還算可以,但也只是住20平瓦片房,居住環境不太好。那時都住這種房,這種就是祖屋了。

前五六年,祖屋倒了也不能重建,規劃成舊區的只能等規劃重建,印象中還記得這間房的模樣。

這後面就是我家,那時候全是空地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深圳是一個到處農田和魚塘的小漁村

我爸在村裡是養魚大戶,村裡和別村都承包了七八個魚塘。我爸是個很勤奮的人,每天四五點就起來網魚,再拿到市場賣。聽我媽說,當時(90年左右)每天能賣上千元。

大冬天,四五點就起床下水。當時我六七歲,也跟我爸下水幫忙網魚,冬天冷到打冷戰,這個畫面我還記得很清楚。早上賣完魚,我爸又去海邊抓跳跳魚,晚上去抓田雞。

有些人覺得深圳本地人不用做事就大把錢,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80年90年都是很辛苦的,我爸媽都是辛苦人。每天要走十幾公里,拿草給魚吃。現在的人走幾公里都很累,不要說還要拿草了。

現在日子才算好點,我媽老說我爸,不是沒錢,只是賺多少花多少而已。加上天氣原因,每年雨季都會下很大的雨,魚塘的魚都跑光了,每年辛苦養的魚都會因天氣原因虧損很大。再加上我爸也是個喜歡小賭的人,花錢也大,所以沒存多少錢。

如果當時隨便買個魚塘而不是租,現在估計也能過的不錯了。

村裡都是水稻和花生地。我還去幫忙收水稻、挖花生。雖然沒錢但很快樂,環境好、治安也好。當時,都是自己六點起床,走路去上學。

村裡每個男丁都分了一塊地,建樓

養魚十幾年後,村裡每個男丁都分配了一塊150平的地建樓。我家分了三塊地,一塊150平、一塊168平方。

1990年左右,我爸建了一層石米房,當時已經算很不錯了,周邊都是空地,我爸是最早建的。

1993年,我爸養魚手上又有了17萬,又想把168平的地建起來。因為錢不夠,把另一塊地7萬多賣了,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手上20多萬,把168平的地建了兩層石米層。

建樓也很辛苦,地基用的麻石要自己去石場拉,建樓的木頂要自己去山上砍下來、拉回來,很不容易。

建這棟樓很虧,因為一直出租沒住,月租好像800元,當時,那片空地就只有我家兩棟房。

這是我家外面空地,還有三棵荔枝樹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村委收回魚塘、水稻田,建廠房工業區

1995年前後,村委把魚塘和水稻田都收回了,建起了廠房工業區。村委開始分紅,每人300元/月。

村委建廠房缺少資金,讓村民入股建廠房。我家也有部分入股,每年也有分紅,但也不多。到現在,廠房分紅全家40000-50000元/年,村委固定分紅從300元/月到現在的5500元/月。

深圳快速發展的紅利也從分紅上體現出來。

雖然現在生活的不錯,但對小時候的環境和樂趣還是念念不忘。

深圳的發展我們提供了土地,得到回報也是應該的。本地人的辛苦很多人不知道,看到有樓收租,都覺得我們不勞而獲,是很多人沒看到過去,只看到現在。

外來人口大量湧入,建農民房、統建樓

因村裡建了很多廠房,外來人都過來打工了,慢慢的,村裡把一兩層的石米房都拆了,建六七層的農民房出租。

2003年,我家也把一層石米房拆了,建了六層出租屋。自己住二樓,其他出租。每層六間房,當時單間只租150元左右。

2009年,又把兩層石米房拆了,建了八層出租屋,單房租金250元左右,後來深圳就不準違建了,剛好趕上最後一波。地鐵11號線開通,租金漲到600元左右。

2008年,村委決定建統建樓,當時違建查得也比較嚴,建了三四年,2012年終於建好了。每個村民都免費分到50平方,超出按3000元/平的價格購買。

這就是真正的安居樂業吧,村民都住進統建樓了,多出來就賣了。統建樓建好後,村委也因這個項目賺了五六億吧,每個村民分了幾十萬。

這片草地,現在是十幾層的農民房

寶安大道和地鐵11號線塘尾站那裡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如今村民能過上好日子,當然要感謝特區的功勞,但村民也是很勤奮的,都是從種田、種水稻、種花生一路走過來的。

深圳發展40年。一路回想過去的日子,得到很多回憶很多。今天的生活是昨天辛苦換來的。幸運的可能是我出生在深圳,但我更感謝我爸媽的辛苦勤奮換來今天的日子。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家 在 深 圳 論 壇 網 友 熱 評

不是每個本地人都那麼幸運

@迪化薩爾罕:我們當年105平,3000元,但要滿18歲,不是男丁也分,我沒趕上…@唯才是舉:錯過的可不是很多,是太多了。村長壓低土地價格給我爸,還帶分紅,愣是不是,還好自己有建樓,不然真的懊惱中度過。@俊寧:我爸就偷渡去了香港,不然如果留在布吉發展,現在也是不愁吃喝。偷渡去香港也是無奈,60-70年代的深圳根本吃不飽,以至於我爸現在看到鹹菜,紅薯就想吐。1985年,我爸一個皇崗村的朋友,問他要不要一塊地,大概1000平米,給我爸的價格是3000元,我爸不要,寧願用3000元在布吉老家蓋房子。@axpqb:我們老家地也被徵收了,錢給村書記全部貪汙,我們一無所有,書記也進籠子了。為了生存,還要出來打工,掙錢交房租。不過在深圳還是搭上車了,環境造就人,也捉弄人,你是幸運的。

羨慕嫉妒恨的吃瓜群眾

@此情此景:哇,土著人也逛房網(家在深圳)

@點動成線:房網(家在深圳)大把本地人,只是不一定出來發聲罷了。@寶安灣:幸好沒去香港啊!這樣看來,村裡也真是幹事的,每年有分紅。@黃小姐在家:分紅少了點,不過你們有住不完的樓啊,苦逼我們揹著房貸喘不過氣。@viney:內地的大爺大媽就沒這麼幸運了,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唉…

享受到父母辛苦打拼半輩子的財富,很幸運

@rosemeimin:樸實無華的文字,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代深圳本地人的生活。@貝兒2016:很多本地村民講起8090年代也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要去香港耕田、打工,賺錢建房子,也很苦的。是他們的後代好運,可以享受特區快速發展和父母辛苦打拼半輩子的財富,不用那麼辛苦。一切都是苦盡甘來,他們的孩子畢業後,一樣要工作打工,沒有坐吃山空的,勤奮創造財富。

@pxliu:公司來過一個90後本地小同學實習,絲毫沒有看出傲嬌,加班任勞任怨。人家也是有地有房的人,值得尊重。樓主也很幸運!!!@998Evan:是個積極向上好年輕人!我70年代內地人,來深圳20年了,在這成家立業(倆娃),現在在深圳也有了房和小工廠。覺得深圳對得起奮鬥的人,這20年無怨無悔!@尤文巴喬:記錄的很詳細,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更離不開城市的發展。奮鬥總歸是有價值的。


深圳本地人有樓收租,不勞而獲?原住民:付出辛苦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