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酒也是一种文化,叫酒文化 。喝酒是一种高尚的情趣;而敬酒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气质和修养。

中秋、国庆佳节期间,亲戚朋友聚集一起适度喝点儿小酒,大家相互敬敬,烘托一下热烈欢乐的气氛开心开心,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各种劝酒套路的劝酒行为而酿成无止无休的悲剧时有发生。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久别重逢勿贪杯,贺庆佳节勿劝酒!

说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在酒桌上"劝酒"这一现象的话题时,天下粮仓盐城飞驰国际酒行老板刘保扣说:"现如今,中国的酒文化在大肆的"劝酒"行为中已经被严重扭曲,人们对于劝酒行为已经感觉到了切肤之痛!"因此,他特别提醒大家:久别重逢勿贪杯,贺庆佳节勿劝酒!

劝酒被追责案例,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刘老板列举了他近期从媒体报道中梳理出的一个又一个有关"劝酒惹祸被追责"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一)劝酒惹祸获刑(行拘)

【案例一】劝酒不喝动手伤人,四寻衅滋事者获刑

在餐馆遇到朋友相互敬个酒很正常,但是去年8月14日晚上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乡一男子因敬酒不成竟邀人将对方打伤。今年4名男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江陵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18年9月20日《法制网》)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二】逗幼童喝酒致死 ,3大人因劝酒获刑

2015年4月,攀枝花市民许某带着2岁的儿子圆圆(化名)去朋友家做客。席间,许某的3名朋友一直与圆圆相互碰杯、敬酒。结果,在喝下差不多二两白酒后,圆圆昏睡不醒,最终因饮酒过量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10月30日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许某3名朋友的行为均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获刑两年至两年十个月不等。(2015年11月6日《华西都市报》)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三】劝酒不成酒杯砸人 ,冲动男子被判刑

2017年04月,昆山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审结了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被告人侯某因劝酒不成便将他人打伤,造成舒某人体轻伤,最终法院依法判处侯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2017年04月22日《荔枝网》)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四】舅舅热情猛劝酒,外甥酒驾被行拘

2017年3月1日,城阳40岁男子王某到舅舅家走亲戚,结果舅舅再三劝酒,酒量极差的王某喝了不少。为了安全,当晚王某便在舅舅家留宿,但是第二天一早仍被交警以酒驾查获,王某被行政拘留5日,他的舅舅也因此后悔不已。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3月2日8时30分,双元路双高路口城阳交警大队流亭中队民警早高峰执勤时,一辆无牌二轮摩托车沿双元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双高路口处,民警发现该车无牌,便将其拦下检查。在与民警的交流中,摩托车司机王某身上散发着浓郁的酒气,民警随即对其进行了呼气检测,检测出乙醇含量为37mg/100ml,系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据了解,司机王某40岁,户籍山东微山县,10年前来城阳区干装卸工。3月1日傍晚17时30分左右,王某驾驶无牌二轮摩托车去舅舅家走亲戚,吃饭的时候舅舅不停地劝酒,王某本来不能喝酒,结果喝了6两多白酒,无法驾驶摩托车只好宿在舅家。第二天一早,王某虽然仍未消酒,但由于急着上班,便大着胆子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上路,结果被民警查获。3日下午,王某涉嫌饮酒后驾驶无牌二轮摩托车被民警合并罚款500元,行政拘留5天。王某的舅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后悔莫及。(2017年3月4日《齐鲁壹点》)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二)劝酒惹祸赔偿

案例一男子聚会饮酒猝死 ,4劝酒者被判赔偿12万

今年1月30日晚上8点,李某在微信群里提议去喝酒,后与吴某、韦某、莫某前往西乡塘某烧烤店,并打电话邀请王某一同喝酒。当晚10点左右,王某应约前往。王某到达烧烤店后,五人以玩牌猜码、谁输谁喝的方式助兴饮酒。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王某与李某、吴某、莫某四人共饮尽42度的两瓶白酒,每瓶500毫升,被告韦某则独饮啤酒。当晚12点半,五人离开烧烤店,而后吴某、韦某自行回家,王某与李某、莫某相约到江南区吃夜宵,三人吃夜宵约20分钟后离去,行至江南区某网吧时,王某提出需要休息一下,三人遂停下休息。

王某突然呕吐倒地并昏迷,李某、莫某为其清理了口腔内容物,守候在其身边,发现情况有异后,于凌晨2点18分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凌晨3点15分,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一场酒局后,男子王某不慎猝死。失去独子的王某父母将4名同饮者告上法庭。近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一审判决4名同饮者分别担责5%、3%、2%、2%,赔偿金额共计12万元,根据上述比例,被告李某应赔偿原告5万元,被告莫某赔偿3万元,被告吴某、韦某各赔偿2万元,以上共计12万元。该判决目前已生效。(2018年7月17日《中国法院网》 )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二】:家主热情劝酒,被判赔33万

2010年12月24日是重庆开县肖婆婆69岁的生日,众多亲友赶到肖家为其过生,肖婆婆的兄弟、64岁的老肖也来了。午饭时,热情的肖婆婆拿出自泡药酒待客,老肖喝了六七两,后醉酒摔伤。晚饭时,在肖婆婆的劝酒下,老肖又喝了六七两白酒。重庆市开县人民法院近日判决,醉酒者自担责50%,主人家担责50%。该案主人家的热情换来"最贵的劝酒罚单"———要赔33万余元(2013年1月13日《广州日报》)。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三】劝酒致醉酒引发惨剧,三好友各掏5万赔偿金

2015年5月,李某跟三好友喝酒,久逢知己千杯少,于是呢,不胜酒力的李某在好友的劝说下就多喝了几杯,结果自己先醉倒在了酒桌上。三人见李某喝醉了就接着痛饮了2个小时,酒足饭饱后竟让李某独自一人走到家中。然而悲剧发生了,李某因饮酒过量,夜里突发脑溢血去世。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李某家属多次找到其他三位当事人协商。家属认为当场三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劝酒导致李某醉酒进而引发惨剧,应负主要责任。而这三人则坚称李某醉酒并不导致死亡结果,其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突发脑溢血,李某死亡与自己无关,不负有任何责任。

最终双方来到司法所申请调解,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当场三人分别一次性支付5万元赔偿金,并在一个星期内支付完毕。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四】过度劝酒产纠纷 惹祸伤人后悔迟

2017年7月5日,孔志强、陈某等几人受邀到朋友李某家中,参加其女儿的生日宴席。孔志强与陈某第一次见面,相互之间希望多些交流。不想在互相劝酒时,一个极力劝喝,一个以开车不宜饮酒为由竭力婉拒,二人都心生不快。酒精刺激下的孔志强脑子一热,顺手抓起桌上的汤碗砸向陈某,陈某躲闪,却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右手刚好按在摔碎的碎碗片上,鲜血直流。陈某被紧急送往市区医院进行包扎。后经法医鉴定,陈某右手皮肤撕脱伤,右手拇长驱肌腱、右手中指指深及指浅肌腱断裂,大鱼际肌断裂,术后右手手腕至右掌有一弧形创口长13.5厘米,构成了轻伤二级。

案发后,孔志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追悔莫及。(2017年09月19日《检察日报》)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案例五】劝酒致新郎当天进病房,劝酒人共赔偿4000元

2016年1月14日,岳阳市家住亮山社区的居民冯某拿出1600元赔偿款后后悔不已,前几日一哥们大婚,他与几位哥们去吃喜酒时将新郎灌醉,新郎当晚不仅没进洞房反而进了病房。谁知新娘向他及其他劝酒人员提出8000元的索赔,经协商他们共同赔偿其4000元,其中冯某承担了1600元。(2016年1月14日《长沙晚报网》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酒桌有风险大,劝酒须谨慎!

类似上述因劝酒而惹祸的案例举不胜举。天下粮仓盐城飞驰国际酒行老板刘保扣说,在酒桌上如果真正尊重对方,就应该做到劝吃不劝酒。酒桌有风险大,劝酒须谨慎!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谈及酒桌上的风险时,刘老板道:如今不要说劝酒了,就连"一起喝酒",都是有风险。他说自己平时看资料得知,山东就有一个例子,王某和陈某一起吃饭喝酒,酒后,王某认为自己没事,便驾驶摩托车回家,陈某也没有制止。在回家路上,王某由于酒后精神不集中,直撞路边大树,当场死亡。王某家人认为陈某有一定的责任,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6万元。最后,法院判赔偿2万元。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办案法官认为,陈某作为共同饮酒人,明知王某酒后驾驶摩托车很危险,没有对其进行劝阻、制止或者护送,在主观上对王刚的死亡存在一定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这一个比较冷门的概念,叫"先行行为义务"。民法中先行行为,就是某一行为或某一结果之前的行为,比如,某大人带邻居小孩去滑冰,滑冰过程中,小孩受伤,这大人带小孩去滑冰的行为,就是该小孩受伤的先行行为;换句话说,该大人不带该小孩去滑冰,小孩就不会受伤,大人的先行行为与小孩受伤有因果关系。那么,防止小孩受伤,就是"先行行为义务"。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就共同饮酒人来讲,喝酒的人对同饮者过度劝酒、敬酒、赌酒、罚酒等行为都是先行行为,使得同饮者发生危险(深度醉酒致死或醉驾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增大,行为人对同饮者就负有注意安全的义务,但是,某些地区对同饮者搞"连坐制度",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同饮但未劝酒,可能情形是不同的。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简而言之,朋友之间饮酒,应相互劝诫、照顾。这不仅是道德上的善良谨慎安全保护义务,也是法定的义务。如果喝酒万一喝出什么大事来, 陪酒、劝酒的都脱不了干系,必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劝酒有哪些法律风险?

劝酒,的确是一种危险行为,弄不好会伤人伤己。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1、 赔偿责任

劝酒在以下情况中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是强迫性劝酒。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不喝就纠缠不休等行为;

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如明知对方有酒精过敏、患有疾病等不适宜喝酒的情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者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未尽其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等;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二、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人喝酒,致人死亡,他的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因此不构成犯罪。但他应该对对方的死亡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要赔偿死者家属。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2、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珍惜友情,倡导文明饮酒;珍爱生命,杜绝野蛮劝酒!天下粮仓盐城飞驰国际酒行老板刘保扣说:"喝酒不劝酒,才是真亲友。"小饮酌情,大饮伤身。他再三提醒各位朋友要饮酒一定要量力而行,敬(劝)酒也要适可而止!

千万要记住:酒桌上劝酒惹祸可能要坐牢!


如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栏目私信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