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方案調整,2018退休金還會漲嗎?

關於退休金的上漲問題,會不會漲其實並不是大多數人關心的,漲多少才是問題的關鍵。畢竟退休金是要保證退休(男60週歲、女55週歲)以後的生活的,就跟最低工資標準要保證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一樣,是跟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率掛鉤的。

從這個維度來考慮,正如通貨膨脹率總是年年在漲一樣,退休金也是年年在漲的。只是隨著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退休金從2015年10%左右的漲幅回落到6.5%,2017年漲幅降到5.5%。5月份的時候,人社部也已經公佈全國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總體增幅水平控制約在5%,實現14連漲的同時,漲幅也實現了三連跌。

現在領到退休金的人員,拿在手中的錢多了(雖然沒多多少)。但還在繳納養老保險的人,繼續繳納的意願卻越來越低。

這點,只要看看有多少人問:社保裡的錢要如何取出來就可以了。一方面是強制繳納,同時也考慮到公司單位比自己繳得更多。不然,真的沒人會將養老保險當成是保住這份飯碗的首要因素。

養老金方案調整,2018退休金還會漲嗎?

當然,問題分得越細我們對現象的理解就越清楚。雖然都是退休金的十四連漲,但國企、機關單位的退休金水平,遠遠高於那些私企裡朝不保夕的中產家庭和打工仔。飯碗更穩定,福利待遇更高,繳納退休金的意願自然更高。

面對不確定未來的人們,自然更傾向於把握住現在:購買股票,投資理財產品,攢錢買房、買車,最重要的是養兒防老,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小孩的教育上面。因為退休金只能給你最低保障,而拿在手裡的資產,有光明前景的孩子,才有更大概率給你更幸福美好的“退休生活”。

反映在中國當下的社會狀況,就是教育和養老同時成為兩大社會痛點(也是商家最暴利的點。)

何況,相比於西方社會,我國的醫社保制度歷史相對短暫,在利益承諾沒有大規模兌現之前,大家的對於退休金能養老的信任度還很低。再加上城市的物價水平不斷提高,在城市養老的成本不是普通階層能夠負擔得起的,如果養老金轉移需要複雜的手續(甚至不能轉移),繳納意願當然會不斷降低。

同時,“投資現在、消費未來”觀念又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共識,錯過改革開放紅利的,人人想的不是三四十年後的養老問題,而是如何搶佔時代的先機。還記得韓寒的那部《乘風破浪》嗎?彭于晏與其說是情懷,倒不如說是投資錯了未來,BB機、錄音廳沒有成為主流,反而是小馬的社交小企鵝帶來了時代的財富。

多少人在這場穿越的電影們中,想著:如果上天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買房!買房!還是買房!

所以,退休金上漲不是新聞,哪天退休金不漲了才是真正的大新聞。當然,退休金只是養老制度中的一部分,老人們最缺的真的不是錢,而是陪伴。這點,去了解點保健品的營銷策略就知道了。

養兒不僅防老,防的還有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